• 乐山市人民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四川乐山 614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成形术(mitral valvuloplasty,MVP)人工腱索置换(chordal replacement,CR)与瓣叶矩形切除(quadrangular resection,QR)两种术式治疗二尖瓣反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中期疗效,为指导MR患者临床诊疗方式的制定和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全胸腔镜下MVP的M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R组和QR组,并进行术后12个月的随访,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期间不良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评价并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100例患者,其中CR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49.50±9.23)岁;QR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平均年龄(49.91±11.48)岁。CR组的主动脉阻断时间较QR组更长(P<0.05),两组其余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总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住院时间、成形瓣环大小、同期伴随手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院前的左心房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院前两组患者的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R组和QR组术后12个月免除轻度及以上二尖瓣再反流率分别为84.8%和89.1%,经log-rank检验,两组生存曲线总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6,P=0.551)。结论  CR与QR用于单纯二尖瓣后叶病变MR的治疗均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