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潘剑云, 黄贻恩, 洪淑君, 方韶韩, 刘经纬, 陈伟强, 潘高涧, 姜杰, 耿国军. CYFRA21-1、CEA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因素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 31(5): 682-688. doi: 10.7507/1007-4848.202310010 复制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1位[2],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肺癌分类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5%。临床上多数NSCLC患者确诊时为进展期,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对NSCLC患者分期多采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公布的第8版肺癌TNM分期系统[3],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个体差异、治疗情况差异等多种原因,同一分期的患者可能预后不同。因此,对于NSCLC患者,还需要通过联合多项指标,建立不同于TNM分期的预后评估体系,以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是肺癌检测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EA在NSCLC患者的早期诊断、检测病情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可能成为NSCLC评估预后的指标[4]。CYFRA21-1作为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是NSCLC常用的肿瘤标志物,Fu等[5]指出,CYFRA21-1尤其适合肺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CEA、CYFRA21-1常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Ki67表达指数(lable index,LI)是NSCLC术后病理指标,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有关,周转等[6]的研究表明,Ki67的表达能较好预测NSCLC患者疗效。对于NSCLC,目前鲜有研究联合术前肿瘤标志物、术后Ki67来分析预后情况,因此本研究将NSCLC患者术前CEA、CYFRA21-1与术后Ki67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单独或联合比较,以确定术前CEA、CYFRA21-1的表达联合术后Ki67 LI对NSCLC患者评估预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确诊为NSCLC的患者;(2)针对NSCLC,行手术治疗;(3)临床病理资料完整;(4)术前未行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措施;(5)对研究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1)术前合并肺结核等肺部疾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 资料收集
回顾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术后Ki67 LI、术前外周血CEA、CYFRA21-1等临床病理资料。通过电话、门诊等方式收集患者目前的生存情况信息,时间截至2023年2月1日。
1.3 观察指标相关定义、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于术前采集空腹静脉血3~5 mL,送至检验科检测标本CEA、CYFRA21-1水平。CEA、CYFRA21-1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CEA正常值范围为0~5 ng/mL,CYFRA21-1正常值范围为0.1~3.39 ng/mL。CEA>5 ng/mL为阳性,CYFRA21-1>3.39 ng/mL为阳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术后肿瘤细胞的Ki67表达水平,Ki67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阳性细胞呈棕黄色颗粒。计算Ki67 LI的截断值,Ki67 LI大于该值为阳性(高表达)。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7.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否则使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描述。通过Ki67 L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Ki67 LI的截断值。采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利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伦理审查
本研究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3]科研伦审字(090)号。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248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0~Ⅱ期227例、Ⅲ期21例,男125例、女123例,患者手术时中位年龄61(30~81)岁,中位生存时间64.3(5.1~72.7)个月。死亡49例,病死率19.8%(49/248);见表1。Ki67 LI的灵敏度为0.837,特异度为0.789,截断值为0.175,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25,0.932)];见图1。


2.2 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CYFRA21-1阳性、Ki67高表达、CEA阳性、患者手术时年龄≥60岁、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分期Ⅲ期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均<0.05);见表1。将CEA、CYFRA21-1、Ki67 LI联合起来,运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显示,在CEA+CYFRA21-1、CEA+Ki67 LI、CYFRA21-1+Ki67 LI 3组中,全阴性时患者预后均最好,全阳性时患者预后均最差,单阳性时患者预后居中。在CEA+CYFRA21-1+Ki67 LI组中,全阴性时患者预后最好,全阳性时患者预后最差,单阳性或双阳性时患者预后居中,单阳性患者预后优于双阳性患者。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到肿瘤最大直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CYFRA21-1阳性、CEA阳性+Ki67 LI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阴性、CEA阳性+CYFRA21-1阳性、CEA阳性+CYFRA21-1阴性、CEA阴性+CYFRA21-1阳性、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CEA阳性+CYFRA21-1阴性+Ki67 LI阴性、CEA阴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阴性、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阴性、CEA阳性+CYFRA21-1阴性+Ki67 LI阳性、CEA阴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均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CEA、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物质,是NSCLC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两者的表达水平对NSCLC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尽管目前存在多种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但还没有一种确切的与NSCLC患者临床诊治、预后评估相关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Ki67是NSCLC患者术后病理检测项目之一,也是评估NSCL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本文首次将术前肿瘤标志物与术后Ki67表达水平联合起来,讨论了CEA+CYFRA21-1、CEA+Ki67 LI 、CYFRA21-1+Ki67 LI、CEA+CYFRA21-1+Ki67 LI检测结果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CEA、Ki67 LI、CYFRA21-1三者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评估,尤其是联合术前肿瘤标志物与术后Ki67对判断NSCLC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手术时年龄≥60岁、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分期Ⅲ期的患者,应做到尽早治疗,对后续可能的复发转移提高警惕。
CEA是NSCLC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对NSCLC患者的临床诊治、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与正常人相比,多种疾病的患者血清CEA浓度增高,包括肺癌、食管癌在内的多种疾病的CEA浓度均高于检测阈值,在肺癌患者中尤其明显,结果显示血清CEA浓度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7]。在一项旨在探讨术前、术后血清CEA浓度对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8]中,术前CEA升高患者3年、5年存活率均低于术前CEA正常的患者,术后CEA升高患者的总生存期也短于无CEA升高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术后CEA升高是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术前血清CEA浓度与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01)。然而,随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独的CEA阳性不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49,95%CI(0.768,3.545),P=0.200]。这表明术前单独应用血清CEA浓度可能并不能准确预测NSCLC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可能需要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起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CYFRA21-1是一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可与细胞角蛋白19特异反应。一项Meta分析[5]评估了CYFRA21-1对不同病理类型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提示CYFRA21-1对判断鳞状细胞癌准确性较高,而对肺腺癌的准确性较低。有研究[9]也指出,在Ⅰ期肺腺癌患者中,血清CYFRA21-1浓度与生存期和复发无关,在Ⅰ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CYFRA21-1阳性与不良预后相关,但与肿瘤复发无关。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FRA21-1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CYFRA21-1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CYFRA21-1 阴性患者的3.849倍[95%CI(1.406,10.538),P=0.009]。这提示术前血清CYFRA21-1阳性可能会影响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术前血清CYFRA21-1浓度升高的NSCLC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密切随访,监测CYFRA21-1的动态变化,以便尽早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Ki67是一种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用于组装细胞染色体[10]。有研究[11]指出,在CYFRA21-1阳性、野生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NSCLC患者中,Ki67高表达组的预后明显差于Ki67低表达组,临床医生可以多关注此类患者的Ki67表达情况。对于NSCLC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活检P53和Ki67免疫染色阴性代表了更好的预后情况[12]。本研究中,Ki67 LI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中,Ki67高表达不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96,95%CI(0.684,5.259),P=0.219]。术后Ki67表达情况也可能需要与其他检测指标联合起来,以便更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
单独应用一种肿瘤标志物预测患者的生存情况,存在敏感性较低、特异性不足等问题,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可能是一种解决办法。利用CEA、糖类抗原125(CA125)、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5种肿瘤标志物组合进行检验,来评估不同组合对肺癌患者诊断及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显示,仅有CEA+CYFRA21-1、CEA+CYFRA21-1+NSE、CEA+CA125+CYFRA21-1+NSE 3种组合有一定价值(AUC>0.7),三者AUC值差异不大[13]。有研究[14]表明,相较于术前血清CEA、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SCC-Ag检测至少一项为阳性的患者,以上指标均为阴性的患者具有最好的预后,其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优于阳性组。本研究中,CEA+CYFRA21-1、CEA+Ki67 LI、CYFRA21-1+Ki67 LI、CEA+CYFRA21-1+Ki67 LI 4组均为全阴性时患者预后最佳,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97.3%、97.4%、98.6%;4组均为全阳性组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分别为22.5%、29.5%、24.5%、19.4%,单阳性或双阳性组预后介于全阳性组、全阴性组之间。多因素分析表明,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意味着利用术前血清CEA、CYFRA21-1联合术后Ki67检测可以对NSCLC患者的预后作出评估,与三者全阴性相比,三者均为阳性的患者死亡风险大大增加[HR=21.250,95%CI(4.364,103.460),P<0.001],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的患者,需要高度关注其术后的随访与治疗。但在多因素分析中,CEA阳性+Ki67 LI阴性[HR=4.323,95%CI(0.941,19.854),P=0.060]、CEA阴性+Ki67 LI阳性[HR=3.269,95%CI(0.885,12.078),P=0.076]、CYFRA21-1阴性+Ki67 LI阳性[HR=2.997,95%CI(0.718,12.516),P=0.132]、CEA阴性+CYFRA21-1阴性+Ki67 LI阳性[HR=3.082,95%CI(0.410,23.158),P=0.274]与全阴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并不是简单地把肿瘤标志物和Ki67联合起来,就可以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预测,需要通过筛选,找出合适的组合,才能判断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指导临床实践。这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需要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还可以研究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评估患者预后的影响。对CEA、CYFRA21-1、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进行联合检测,其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93.29%,特异性为84.32%,高于4种肿瘤标志物单独用于肺癌的诊断价值[15]。有研究[16]指出,联合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CEA、NSE和CYFRA21-1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5.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果。针对老年NSCLC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25、CA199的升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17]。有学者[18]评估了748例血清CEA阳性的NSCLC患者后指出,与CEA下降水平较低的患者相比,患者CEA水平较基线下降程度越多,预后越好,CEA预测生存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8%、59.8%。本研究中,术前血清CEA+CYFRA21-1+术后Ki67 LI作为一种联合检测手段,用来预测NSCLC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其敏感度为80.56%,特异度为90.57%。与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手段相比,术前血清CEA+CYFRA21-1+术后Ki67 LI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一种值得用于临床诊疗的手段,用于识别出预后较差的NSCLC患者,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使患者获益。此外,CEA、CYFRA21-1、Ki67 LI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或许能够更好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医生采取更细致的诊疗方案。
本研究提示了对于NSCLC患者,术前血清CEA、CYFRA21-1联合术后Ki67的检测可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后续治疗方案,使NSCLC患者获益。但由于本研究是单中心研究,可能有较大偏倚,且入组患者数量较少,结论还需后续设计更完善的临床研究检验。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潘剑云、黄贻恩负责选题与研究设计、撰写论文;陈伟强、潘高涧、洪淑君负责文献筛选和统计分析;刘经纬、方韶韩负责论文撰写和修改;耿国军、姜杰负责设计主题,审校文章。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名第1位[2],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肺癌分类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5%。临床上多数NSCLC患者确诊时为进展期,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对NSCLC患者分期多采用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公布的第8版肺癌TNM分期系统[3],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个体差异、治疗情况差异等多种原因,同一分期的患者可能预后不同。因此,对于NSCLC患者,还需要通过联合多项指标,建立不同于TNM分期的预后评估体系,以指导临床工作的开展。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是肺癌检测常用的肿瘤标志物。CEA在NSCLC患者的早期诊断、检测病情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可能成为NSCLC评估预后的指标[4]。CYFRA21-1作为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是NSCLC常用的肿瘤标志物,Fu等[5]指出,CYFRA21-1尤其适合肺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CEA、CYFRA21-1常用于NSCLC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Ki67表达指数(lable index,LI)是NSCLC术后病理指标,其与肿瘤细胞增殖有关,周转等[6]的研究表明,Ki67的表达能较好预测NSCLC患者疗效。对于NSCLC,目前鲜有研究联合术前肿瘤标志物、术后Ki67来分析预后情况,因此本研究将NSCLC患者术前CEA、CYFRA21-1与术后Ki67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单独或联合比较,以确定术前CEA、CYFRA21-1的表达联合术后Ki67 LI对NSCLC患者评估预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1)确诊为NSCLC的患者;(2)针对NSCLC,行手术治疗;(3)临床病理资料完整;(4)术前未行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措施;(5)对研究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1)术前合并肺结核等肺部疾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 资料收集
回顾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术后Ki67 LI、术前外周血CEA、CYFRA21-1等临床病理资料。通过电话、门诊等方式收集患者目前的生存情况信息,时间截至2023年2月1日。
1.3 观察指标相关定义、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于术前采集空腹静脉血3~5 mL,送至检验科检测标本CEA、CYFRA21-1水平。CEA、CYFRA21-1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CEA正常值范围为0~5 ng/mL,CYFRA21-1正常值范围为0.1~3.39 ng/mL。CEA>5 ng/mL为阳性,CYFRA21-1>3.39 ng/mL为阳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术后肿瘤细胞的Ki67表达水平,Ki67位于肿瘤细胞的细胞核,阳性细胞呈棕黄色颗粒。计算Ki67 LI的截断值,Ki67 LI大于该值为阳性(高表达)。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7.0版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否则使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描述。通过Ki67 L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Ki67 LI的截断值。采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利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伦理审查
本研究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3]科研伦审字(090)号。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248例NSCL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0~Ⅱ期227例、Ⅲ期21例,男125例、女123例,患者手术时中位年龄61(30~81)岁,中位生存时间64.3(5.1~72.7)个月。死亡49例,病死率19.8%(49/248);见表1。Ki67 LI的灵敏度为0.837,特异度为0.789,截断值为0.175,曲线下面积为0.879[95%CI(0.825,0.932)];见图1。


2.2 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CYFRA21-1阳性、Ki67高表达、CEA阳性、患者手术时年龄≥60岁、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分期Ⅲ期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均<0.05);见表1。将CEA、CYFRA21-1、Ki67 LI联合起来,运用log-rank法检验,结果显示,在CEA+CYFRA21-1、CEA+Ki67 LI、CYFRA21-1+Ki67 LI 3组中,全阴性时患者预后均最好,全阳性时患者预后均最差,单阳性时患者预后居中。在CEA+CYFRA21-1+Ki67 LI组中,全阴性时患者预后最好,全阳性时患者预后最差,单阳性或双阳性时患者预后居中,单阳性患者预后优于双阳性患者。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通过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到肿瘤最大直径>3 cm、有淋巴结转移、CYFRA21-1阳性、CEA阳性+Ki67 LI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阴性、CEA阳性+CYFRA21-1阳性、CEA阳性+CYFRA21-1阴性、CEA阴性+CYFRA21-1阳性、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CEA阳性+CYFRA21-1阴性+Ki67 LI阴性、CEA阴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阴性、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阴性、CEA阳性+CYFRA21-1阴性+Ki67 LI阳性、CEA阴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均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3 讨论
CEA、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类物质,是NSCLC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两者的表达水平对NSCLC患者的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尽管目前存在多种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但还没有一种确切的与NSCLC患者临床诊治、预后评估相关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Ki67是NSCLC患者术后病理检测项目之一,也是评估NSCLC患者术后复发风险的重要指标。本文首次将术前肿瘤标志物与术后Ki67表达水平联合起来,讨论了CEA+CYFRA21-1、CEA+Ki67 LI 、CYFRA21-1+Ki67 LI、CEA+CYFRA21-1+Ki67 LI检测结果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CEA、Ki67 LI、CYFRA21-1三者的表达水平可以影响对NSCLC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评估,尤其是联合术前肿瘤标志物与术后Ki67对判断NSCLC患者的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手术时年龄≥60岁、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直径>3 cm、TNM分期Ⅲ期的患者,应做到尽早治疗,对后续可能的复发转移提高警惕。
CEA是NSCLC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其对NSCLC患者的临床诊治、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与正常人相比,多种疾病的患者血清CEA浓度增高,包括肺癌、食管癌在内的多种疾病的CEA浓度均高于检测阈值,在肺癌患者中尤其明显,结果显示血清CEA浓度对肺癌的诊断有较高价值[7]。在一项旨在探讨术前、术后血清CEA浓度对肺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8]中,术前CEA升高患者3年、5年存活率均低于术前CEA正常的患者,术后CEA升高患者的总生存期也短于无CEA升高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术后CEA升高是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术前血清CEA浓度与NSCLC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01)。然而,随后的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独的CEA阳性不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49,95%CI(0.768,3.545),P=0.200]。这表明术前单独应用血清CEA浓度可能并不能准确预测NSCLC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可能需要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起来评估患者的预后。
CYFRA21-1是一种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可与细胞角蛋白19特异反应。一项Meta分析[5]评估了CYFRA21-1对不同病理类型N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提示CYFRA21-1对判断鳞状细胞癌准确性较高,而对肺腺癌的准确性较低。有研究[9]也指出,在Ⅰ期肺腺癌患者中,血清CYFRA21-1浓度与生存期和复发无关,在Ⅰ期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CYFRA21-1阳性与不良预后相关,但与肿瘤复发无关。本研究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YFRA21-1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01)。在多因素分析中,CYFRA21-1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是CYFRA21-1 阴性患者的3.849倍[95%CI(1.406,10.538),P=0.009]。这提示术前血清CYFRA21-1阳性可能会影响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在临床工作中,对于术前血清CYFRA21-1浓度升高的NSCLC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密切随访,监测CYFRA21-1的动态变化,以便尽早发现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Ki67是一种与肿瘤细胞增殖相关的核抗原,用于组装细胞染色体[10]。有研究[11]指出,在CYFRA21-1阳性、野生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NSCLC患者中,Ki67高表达组的预后明显差于Ki67低表达组,临床医生可以多关注此类患者的Ki67表达情况。对于NSCLC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活检P53和Ki67免疫染色阴性代表了更好的预后情况[12]。本研究中,Ki67 LI与患者5年生存率相关(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中,Ki67高表达不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96,95%CI(0.684,5.259),P=0.219]。术后Ki67表达情况也可能需要与其他检测指标联合起来,以便更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
单独应用一种肿瘤标志物预测患者的生存情况,存在敏感性较低、特异性不足等问题,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可能是一种解决办法。利用CEA、糖类抗原125(CA125)、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5种肿瘤标志物组合进行检验,来评估不同组合对肺癌患者诊断及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显示,仅有CEA+CYFRA21-1、CEA+CYFRA21-1+NSE、CEA+CA125+CYFRA21-1+NSE 3种组合有一定价值(AUC>0.7),三者AUC值差异不大[13]。有研究[14]表明,相较于术前血清CEA、CYFRA21-1、糖类抗原199(CA199)、SCC-Ag检测至少一项为阳性的患者,以上指标均为阴性的患者具有最好的预后,其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优于阳性组。本研究中,CEA+CYFRA21-1、CEA+Ki67 LI、CYFRA21-1+Ki67 LI、CEA+CYFRA21-1+Ki67 LI 4组均为全阴性时患者预后最佳,5年生存率分别为97.6%、97.3%、97.4%、98.6%;4组均为全阳性组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分别为22.5%、29.5%、24.5%、19.4%,单阳性或双阳性组预后介于全阳性组、全阴性组之间。多因素分析表明,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是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意味着利用术前血清CEA、CYFRA21-1联合术后Ki67检测可以对NSCLC患者的预后作出评估,与三者全阴性相比,三者均为阳性的患者死亡风险大大增加[HR=21.250,95%CI(4.364,103.460),P<0.001],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对于CEA阳性+CYFRA21-1阳性+Ki67 LI阳性的患者,需要高度关注其术后的随访与治疗。但在多因素分析中,CEA阳性+Ki67 LI阴性[HR=4.323,95%CI(0.941,19.854),P=0.060]、CEA阴性+Ki67 LI阳性[HR=3.269,95%CI(0.885,12.078),P=0.076]、CYFRA21-1阴性+Ki67 LI阳性[HR=2.997,95%CI(0.718,12.516),P=0.132]、CEA阴性+CYFRA21-1阴性+Ki67 LI阳性[HR=3.082,95%CI(0.410,23.158),P=0.274]与全阴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并不是简单地把肿瘤标志物和Ki67联合起来,就可以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预测,需要通过筛选,找出合适的组合,才能判断NSCLC患者的生存情况,指导临床实践。这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也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需要后续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还可以研究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评估患者预后的影响。对CEA、CYFRA21-1、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进行联合检测,其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93.29%,特异性为84.32%,高于4种肿瘤标志物单独用于肺癌的诊断价值[15]。有研究[16]指出,联合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CEA、NSE和CYFRA21-1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5.0%,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果。针对老年NSCLC患者,血清CEA、CYFRA21-1、SCC-Ag、CA125、CA199的升高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17]。有学者[18]评估了748例血清CEA阳性的NSCLC患者后指出,与CEA下降水平较低的患者相比,患者CEA水平较基线下降程度越多,预后越好,CEA预测生存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8%、59.8%。本研究中,术前血清CEA+CYFRA21-1+术后Ki67 LI作为一种联合检测手段,用来预测NSCLC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其敏感度为80.56%,特异度为90.57%。与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手段相比,术前血清CEA+CYFRA21-1+术后Ki67 LI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一种值得用于临床诊疗的手段,用于识别出预后较差的NSCLC患者,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使患者获益。此外,CEA、CYFRA21-1、Ki67 LI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或许能够更好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指导临床医生采取更细致的诊疗方案。
本研究提示了对于NSCLC患者,术前血清CEA、CYFRA21-1联合术后Ki67的检测可能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后续治疗方案,使NSCLC患者获益。但由于本研究是单中心研究,可能有较大偏倚,且入组患者数量较少,结论还需后续设计更完善的临床研究检验。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潘剑云、黄贻恩负责选题与研究设计、撰写论文;陈伟强、潘高涧、洪淑君负责文献筛选和统计分析;刘经纬、方韶韩负责论文撰写和修改;耿国军、姜杰负责设计主题,审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