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惠, 南彩玲, 马苏美, 姚亚宁. 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4, 21(9): 1087-1091. doi: 10.7507/1007-9424.20140262 复制
甲状腺结节是一类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近10%的成人可经触诊发现甲状腺结节[1],常规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可高达67% [2]。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作为一种新的定量评估组织硬度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和浅表器官疾病的诊断中,但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的研究却不多[3-8]。因此,本研究拟探讨ARFI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病灶直径≥7 mm(取样框大小为6 mm×5 mm);②实性结节或以实性为主的结节;③与病灶相同的深度有足够的甲状腺组织可供测量;④未经相关药物治疗或手术。共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共计63个甲状腺结节。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均行超声弹性成像(EI)及ARFI。58例患者中,男19例,女39例;年龄17~76岁、(54±9)岁;结节直径0.8~4.2 cm、(2.9±0.7)cm;病灶位于甲状腺左侧叶36个,右侧叶25个,峡部2个;53例单发,5例多发。
1.2 仪器与方法
3种检查方法均使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仪器完成。该仪器配有EI成像软件、ARFI成像软件和9L4探头,探头频率为5.0~14.0 MHz,中心频率为7.5 MHz。检查前嘱患者仰卧,充分暴露其颈部。①先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大小、内部回声情况、边界、形态、有无微钙化、内部血供、纵/横径比等。②启动EI模式,将探头轻置于甲状腺表面,显示结节的最大切面,并保持探头相对固定,尽量使结节位于取样框的中心部位,调整取样框至结节大小的2倍。当显示屏上代表EI外界压力及压放频率的定量指标(QF)≥60时,选取重复性好和相对稳定的弹性图像以评价EI分级。③切换至ARFI的VTQ模式,保持探头位于相同部位,方向及深度均不变,尽量将取样框放在病灶的实性部位,嘱患者暂停呼吸,至图像稳定后,按下“Update”键,测得剪切波速度(SWV)值。同一病灶测量5次(操作条件不变),取平均值。测量时尽量避开钙化或液化坏死区。当所测组织硬度过硬或过软、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0~9 m/s)时,显示屏则会出现“x.xx m/s”字样。此时结合二维超声检查判断结节的性质,若为实性,将SWV当作9 m/s处理;若为液性,将SWV当作0处理[9]。
1.3 EI分级标准
EI分级按照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仪特有的5色(紫、蓝、绿、黄及红)5级分法,其中绿色为平均硬度,红色和黄色代表硬度大于平均硬度,紫色和蓝色代表硬度小于平均硬度。硬度分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Ⅰ级,结节内为紫、绿、黄及红杂乱色;Ⅱ级,结节内完全为紫绿色;Ⅲ级,结节内紫绿色区域>50%;Ⅳ级,结节内黄红色区域>50%;Ⅴ级,结节内完全为黄红色。以EI分级<Ⅳ级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Ⅳ级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10-1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良恶性结节的SWV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良恶性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和EI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同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约登指数(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最大的临界点作为最佳诊断界点,再根据曲线下面积(AZ)比较3种技术的诊断价值。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
58例患者的63个结节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恶性18个,良性45个。18个恶性结节中,包括乳头状癌17个,髓样癌1个。45个良性结节中,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24个,甲状腺腺瘤19个,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2个。
2.2 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表现
18个恶性结节中有15个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3项(图 1A),3个结节<3项;45个良性结节中有23个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3项,22个结节的数量<3项(图 1B)。恶性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较良性结节多(Z=4.138,P=0.001),见表 1。


2.3 甲状腺结节的EI分级
18个恶性结节中,16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
(图 2A),2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45个良性结节中,12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33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图 2B)。恶性结节的EI分级较良性结节高(Z=4.743,P=0.001),见表 2。

2.4 甲状腺结节的SWV值
45个良性结节的SWV值为1.87~2.59 m/s、(2.28±0.36)m/s,18个恶性结节的SWV值为4.17~5.75 m/s、(5.04±0.82)m/s。恶性结节的SWV值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90,P=0.001)。18个恶性结节中,16个结节的SWV值≥3.39 m/s(图 3A),2个结节的SWV值<3.39 m/s。45个良性结节中,4个结节的SWV值≥3.39 m/s,41个结节的SWV值<3.39 m/s(图 3B)。
2.5 ROC曲线分析
常规超声诊断、EI及VTQ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的ROC曲线见图 4。常规超声和EI的AZ分别为0.837(95% CI:0.712~0.962,P=0.001)和0.863(95% CI:0.751~0.974,P=0.001),具有中等诊断价值,VTQ的AZ为0.900(95% CI:0.810~0.990,P=0.001),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AZ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约登指数,确定常规超声恶性表现≥3项为常规超声检查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6.7%,准确率为85.7%;EI分级≥Ⅳ级为EI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其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82.6%,准确率为87.3%;SWV≥3.39 m/s为VTQ技术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其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1.1%,准确度率90.5%。

3 讨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早发现、早诊断对结节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探讨了常规超声检查、EI及ARFI的VTQ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3.1 常规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首先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对63个甲状腺结节的5项常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即低回声、边界不规则、微钙化、内部血流及纵/横径比是否大于 < 1 [13],结果恶性结节的超声恶性表现数量较多(P=0.001)。同时构建常规超声检查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Z值为0.837,提示具有中等诊断价值;当常规超声表现符合3项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3%、86.7%及85.7%。影响常规超声检查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原因如下:①二维超声对病灶的物理性质较为敏感,但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学类型多样,存在异病同像和同病异像的现象;②常规超声仍以结节的血流情况作为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指标,但50%以上的甲状腺恶性结节不能测得血流信号[14]。
3.2 EI的诊断价值
以EI分级Ⅳ级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标准,则良恶性结节EI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的EI分级较高(P=0.001)。同时构建EI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其AZ值为0.863,具有中等诊断价值,最佳诊断界点为Ⅳ级,这与其他学者[15-16]的研究结论一致;最佳临界点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1%、82.6%及87.3%。EI检查通过利用组织硬度的差异进行硬度分级。在外力作用下,较软部分组织较较硬部分更易发生形变,而组织的硬度与病灶的病理学结构密切相关,故其通过了解组织硬度判断所检测组织的良恶性[11, 17],可弥补常规超声检查的不足。
3.3 VTQ技术的诊断价值
ARFI与传统EI的原理不同,它将聚焦声脉冲短时间作用于感兴趣的组织区,使其产生瞬时位移,同时探测组织位移变化情况,因位移大小反映了组织硬度[18],故ARFI可对组织的硬度作出定量评估[19]。其优点是可从体表对深部组织施压,同时降低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干扰。VTQ技术属于ARFI技术,它通过计算组织振动过程中的SWV值,能定量反映组织的弹性特征。SWV值越高,组织越硬,弹性越低。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恶性甲状腺结节的SWV值高于良性(P=0.001),即恶性结节的硬度显著大于良性,这与文献[20-23]报道的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与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学结构有关: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细胞排列呈乳头状,并形成复杂的分支结构,且癌细胞周围有砂粒体及淋巴细胞浸润,故硬度较高;而滤泡性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均含有滤泡及胶质,故二者的质地较软。同时本研究构建了SWV值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Z值为0.900,最佳诊断界点为3.39 m/s,相应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9%、91.1%及90.5%,提示其对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24]。以上结果显示,VTQ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检测组织的硬度,为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提供了信息。
EI技术和ARFI的VTQ技术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析原因如下:①良性结节可发生钙化及纤维化,而恶性结节可发生出血、液化等;②测量过程中患者屏气配合不佳、存在一些未知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如结节大小、深度及纵横切面)等。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EI技术和ARFI技术需结合常规超声检查以综合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方面,EI和ARFI的VTQ技术均是对常规超声检查的有力补充,能够较客观地反映病灶的硬度,为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为弥补EI和ARFI的VTQ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不足,需要结合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
甲状腺结节是一类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近10%的成人可经触诊发现甲状腺结节[1],常规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可高达67% [2]。声辐射力脉冲(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作为一种新的定量评估组织硬度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和浅表器官疾病的诊断中,但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的研究却不多[3-8]。因此,本研究拟探讨ARFI的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病灶直径≥7 mm(取样框大小为6 mm×5 mm);②实性结节或以实性为主的结节;③与病灶相同的深度有足够的甲状腺组织可供测量;④未经相关药物治疗或手术。共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共计63个甲状腺结节。所有患者均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均行超声弹性成像(EI)及ARFI。58例患者中,男19例,女39例;年龄17~76岁、(54±9)岁;结节直径0.8~4.2 cm、(2.9±0.7)cm;病灶位于甲状腺左侧叶36个,右侧叶25个,峡部2个;53例单发,5例多发。
1.2 仪器与方法
3种检查方法均使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仪器完成。该仪器配有EI成像软件、ARFI成像软件和9L4探头,探头频率为5.0~14.0 MHz,中心频率为7.5 MHz。检查前嘱患者仰卧,充分暴露其颈部。①先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病灶大小、内部回声情况、边界、形态、有无微钙化、内部血供、纵/横径比等。②启动EI模式,将探头轻置于甲状腺表面,显示结节的最大切面,并保持探头相对固定,尽量使结节位于取样框的中心部位,调整取样框至结节大小的2倍。当显示屏上代表EI外界压力及压放频率的定量指标(QF)≥60时,选取重复性好和相对稳定的弹性图像以评价EI分级。③切换至ARFI的VTQ模式,保持探头位于相同部位,方向及深度均不变,尽量将取样框放在病灶的实性部位,嘱患者暂停呼吸,至图像稳定后,按下“Update”键,测得剪切波速度(SWV)值。同一病灶测量5次(操作条件不变),取平均值。测量时尽量避开钙化或液化坏死区。当所测组织硬度过硬或过软、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0~9 m/s)时,显示屏则会出现“x.xx m/s”字样。此时结合二维超声检查判断结节的性质,若为实性,将SWV当作9 m/s处理;若为液性,将SWV当作0处理[9]。
1.3 EI分级标准
EI分级按照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仪特有的5色(紫、蓝、绿、黄及红)5级分法,其中绿色为平均硬度,红色和黄色代表硬度大于平均硬度,紫色和蓝色代表硬度小于平均硬度。硬度分级从低到高依次分为:Ⅰ级,结节内为紫、绿、黄及红杂乱色;Ⅱ级,结节内完全为紫绿色;Ⅲ级,结节内紫绿色区域>50%;Ⅳ级,结节内黄红色区域>50%;Ⅴ级,结节内完全为黄红色。以EI分级<Ⅳ级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Ⅳ级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10-1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良恶性结节的SWV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良恶性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和EI分级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同时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以约登指数(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最大的临界点作为最佳诊断界点,再根据曲线下面积(AZ)比较3种技术的诊断价值。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
58例患者的63个结节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恶性18个,良性45个。18个恶性结节中,包括乳头状癌17个,髓样癌1个。45个良性结节中,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24个,甲状腺腺瘤19个,亚急性甲状腺炎结节2个。
2.2 甲状腺结节的常规超声表现
18个恶性结节中有15个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3项(图 1A),3个结节<3项;45个良性结节中有23个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3项,22个结节的数量<3项(图 1B)。恶性结节的恶性表现数量较良性结节多(Z=4.138,P=0.001),见表 1。


2.3 甲状腺结节的EI分级
18个恶性结节中,16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
(图 2A),2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45个良性结节中,12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33个结节的EI分级<Ⅳ级(图 2B)。恶性结节的EI分级较良性结节高(Z=4.743,P=0.001),见表 2。

2.4 甲状腺结节的SWV值
45个良性结节的SWV值为1.87~2.59 m/s、(2.28±0.36)m/s,18个恶性结节的SWV值为4.17~5.75 m/s、(5.04±0.82)m/s。恶性结节的SWV值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90,P=0.001)。18个恶性结节中,16个结节的SWV值≥3.39 m/s(图 3A),2个结节的SWV值<3.39 m/s。45个良性结节中,4个结节的SWV值≥3.39 m/s,41个结节的SWV值<3.39 m/s(图 3B)。
2.5 ROC曲线分析
常规超声诊断、EI及VTQ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的ROC曲线见图 4。常规超声和EI的AZ分别为0.837(95% CI:0.712~0.962,P=0.001)和0.863(95% CI:0.751~0.974,P=0.001),具有中等诊断价值,VTQ的AZ为0.900(95% CI:0.810~0.990,P=0.001),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三者AZ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约登指数,确定常规超声恶性表现≥3项为常规超声检查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其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86.7%,准确率为85.7%;EI分级≥Ⅳ级为EI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其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82.6%,准确率为87.3%;SWV≥3.39 m/s为VTQ技术的最佳诊断界点,此时其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91.1%,准确度率90.5%。

3 讨论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早发现、早诊断对结节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探讨了常规超声检查、EI及ARFI的VTQ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3.1 常规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
本研究首先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对63个甲状腺结节的5项常规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即低回声、边界不规则、微钙化、内部血流及纵/横径比是否大于 < 1 [13],结果恶性结节的超声恶性表现数量较多(P=0.001)。同时构建常规超声检查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Z值为0.837,提示具有中等诊断价值;当常规超声表现符合3项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3.3%、86.7%及85.7%。影响常规超声检查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原因如下:①二维超声对病灶的物理性质较为敏感,但甲状腺结节的病理学类型多样,存在异病同像和同病异像的现象;②常规超声仍以结节的血流情况作为良恶性鉴别的重要指标,但50%以上的甲状腺恶性结节不能测得血流信号[14]。
3.2 EI的诊断价值
以EI分级Ⅳ级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标准,则良恶性结节EI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结节的EI分级较高(P=0.001)。同时构建EI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其AZ值为0.863,具有中等诊断价值,最佳诊断界点为Ⅳ级,这与其他学者[15-16]的研究结论一致;最佳临界点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1%、82.6%及87.3%。EI检查通过利用组织硬度的差异进行硬度分级。在外力作用下,较软部分组织较较硬部分更易发生形变,而组织的硬度与病灶的病理学结构密切相关,故其通过了解组织硬度判断所检测组织的良恶性[11, 17],可弥补常规超声检查的不足。
3.3 VTQ技术的诊断价值
ARFI与传统EI的原理不同,它将聚焦声脉冲短时间作用于感兴趣的组织区,使其产生瞬时位移,同时探测组织位移变化情况,因位移大小反映了组织硬度[18],故ARFI可对组织的硬度作出定量评估[19]。其优点是可从体表对深部组织施压,同时降低操作者主观因素的干扰。VTQ技术属于ARFI技术,它通过计算组织振动过程中的SWV值,能定量反映组织的弹性特征。SWV值越高,组织越硬,弹性越低。本组资料结果显示,恶性甲状腺结节的SWV值高于良性(P=0.001),即恶性结节的硬度显著大于良性,这与文献[20-23]报道的结果一致。究其原因与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学结构有关: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癌细胞排列呈乳头状,并形成复杂的分支结构,且癌细胞周围有砂粒体及淋巴细胞浸润,故硬度较高;而滤泡性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均含有滤泡及胶质,故二者的质地较软。同时本研究构建了SWV值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Z值为0.900,最佳诊断界点为3.39 m/s,相应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8.9%、91.1%及90.5%,提示其对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24]。以上结果显示,VTQ技术可以较准确地检测组织的硬度,为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提供了信息。
EI技术和ARFI的VTQ技术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析原因如下:①良性结节可发生钙化及纤维化,而恶性结节可发生出血、液化等;②测量过程中患者屏气配合不佳、存在一些未知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如结节大小、深度及纵横切面)等。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EI技术和ARFI技术需结合常规超声检查以综合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方面,EI和ARFI的VTQ技术均是对常规超声检查的有力补充,能够较客观地反映病灶的硬度,为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为弥补EI和ARFI的VTQ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不足,需要结合常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