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微生物感染的特点及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施行的20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内微生物感染的特点及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腹腔引流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其中42例(21.0%)患者符合腹腔感染的诊断标准。术后腹腔引流液经微生物培养,共分离出菌株185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64株,占34.6%;革兰阴性杆菌103株,占55.7%;真菌18株,占9.7%。培养菌株数量在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铜绿假单胞菌(28株)、大肠埃希菌(22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和屎肠球菌(14株)。病原菌大多呈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达60.7%(17/28)。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2.7%(5/22)和33.3%(6/18)。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45.2%(14/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瘘(OR=16.252,P=0.003)和肺部感染(OR=2.855,P=0.017)是腹腔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胰瘘分级重、有肺部感染者的腹腔感染率较高。 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引流液的微生物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大多数细菌呈多重耐药;积极防治胰瘘和肺部感染可降低腹腔感染的发生率。

引用本文: 李刘诚, 韩玮, 林海, 何铁英, 陈启龙.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临床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4, 21(9): 1138-1144. doi: 10.7507/1007-9424.20140273 复制

  • 上一篇

    胆囊淋巴结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定位标志作用初探
  • 下一篇

    70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