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甘肃省卫生职业学院临床教研室(甘肃兰州 730000);
  • 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甘肃兰州 73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发生的原因、临床诊治及预防策略。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分析IBDI的临床诊治措施。 结果 IBDI常见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局部解剖变异因素和病理因素。依据损伤诊断时间和局部的病理状态,可以选择胆管一期缝合修补术、胆管端端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方式手术修复,或行肝切除术、肝移植等。若并发胆管远端的单纯狭窄也可在ERCP下行胆道内支架置入或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 结论 IBDI重在预防,手术者应注重上腹部手术实施前对IBDI的正确认识;一旦发生,应根据具体的损伤类型及时间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予以修复,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引用本文: 寇桂香, 柴琛.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临床诊治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4, 21(10): 1321-1324. doi: 10.7507/1007-9424.20140317 复制

  • 上一篇

    成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治进展
  • 下一篇

    腹膜后巨大恶性副节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