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龚艳萍, 雷文章, 宋应寒, 班立杰. 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中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6): 688-691. doi: 10.7507/1007-9424.20150177 复制
日间手术是指选择一定适应证的患者,在1个工作日内安排其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的一种治疗模式[1],其特点是治疗过程快捷安全,医疗费用更低。在美国,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于2004年已超过4 000所,目前手术已超过1 000种,几乎涵盖所有外科科室[2]。我国关于日间手术效果的文献报道[3-7]较多,其经济学效益显而易见,但日间手术在中国大陆地区仍未广泛开展。我国是一个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平均住院时间是考核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也可直接反映手术技术本身的效果[8]。本研究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估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中的差异,以为临床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入选标准:①60岁以下的单侧腹股沟初发疝患者;②患者从事非重体力劳动。排除标准:①股疝、马鞍疝、滑疝、嵌顿疝和复发疝患者;②合并严重疾病如心功能Ⅲ级及以上、大量腹水、下肢活动障碍等影响活动者,合并疾病影响患者正常饮食和工作者。本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计算机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并采用信封法隐藏分配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疝分型(分型按文献[9]进行)、疝类型及各合并症情况(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及慢性支气管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1.2 治疗
2组患者均在0.33%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施术,所有手术均由笔者所在医院同一教授主刀完成,术中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超普疝修补装置UHS(ultrapro hernia system)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
1.3 随访
术后通过门诊定期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日间手术组获访47例(随访率为94.0%),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为4.53年;住院手术组获访46例(随访率为92.0%),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为4.65年。
1.4 收集指标
收集患者的疗效指标和医疗费用情况。疗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阴囊积液水肿、切口异物感、切口感染等)、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上班时间及住院时间。本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费用。术前费用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血液检查、腹部彩超等常规检查费;术中费用包括手术费、补片材料费、术中监护费、麻醉及材料费和术中药品费;术后费用包括术后药品费、护理费、床位费及陪护费。笔者所在医院收费为成都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按资料性质不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日间手术组术后第2天出现阴囊积液水肿1例,嘱患者减少长时间站立,适当托高患处,1周后水肿消失;4例发生切口异物感(术后0.5~1.0个月),持续半年到2年不等,后自行缓解。住院手术组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1例,术后即排尿困难,重新留置导尿管1周后拔除,后自行解小便通畅;3例发生切口异物感(术后0.5~1.0个月),持续半年到2年半不等,后自行缓解。2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和复发。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并发症发生率、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尿潴留、阴囊积液水肿及切口异物感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恢复上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日间手术组的住院时间短于住院手术组(P < 0.05),见表 2。

2.2 2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比较
2组患者的手术费及补片材料费均相同。日间手术组的住院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其中2组患者的术前总费用和术中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日间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在术中费用方面,2组患者的术中监护费、麻醉及材料费和术中药品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术后费用方面,日间手术组的术后药品费、护理费、床位费及陪护费均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见表 2。
3 讨论
日间手术最早是由英国医师Nichol提出。1970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随后日间手术发展迅速,其比例到2003年已达67.2%[10]。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等),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超过60%,已成为具有高质量、高安全性及低成本高效益特点的外科治疗模式,且有很高的患者满意度[11]。在中国,日间手术以香港开展最好,2003年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达到42.5%[4],但大陆地区还未广泛开展。手术当日出院回家减少了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且在家休养可以减轻精神紧张,方便家人照顾,有助于身心早日康复[3]。另外,开展腹外疝日间手术无需贵重仪器等大量投资,适合我国国情,特别适合在各种级别的医院开展,可为更多腹外疝患者解除痛苦[8]。
以日间手术形式开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是安全的[12]。手术时采用局部麻醉[13],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对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干扰少,麻醉效果完全,手术操作更无不便[14]。日间手术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除部分患者有手术区域胀感或牵拉感外,并无明显疼痛,术毕即可自行下床;术后活动及饮食不受限制,切口疼痛轻微,极少数患者口服止痛药对症处理即可。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阴囊积液水肿发生率、切口异物感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恢复上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总体来说,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开展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的效果相似。
有研究[3]表明,日间手术的住院时间短,治疗方法简便,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社会效益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日间手术组的住院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其中2组患者的术前总费用和术中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日间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由此可以看出,住院时间长导致产生较长时间的治疗费、药品费、护理费、床位费及陪护费,患者及家属的饮食、住宿、交通等费用也相应增加,这些对总医疗费用的影响很大。因此,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时采取日间手术的形式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国家的医疗负担。
平均住院时间既是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又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直接指标[15]。本研究结果表明:日间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仅1 d,较住院手术组平均缩短了84.9%(P < 0.05)。总之,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开展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的疗效相似,但日间手术的总费用更低,周转率快,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因此,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应大力支持采用日间手术的方式施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日间手术是指选择一定适应证的患者,在1个工作日内安排其住院、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的一种治疗模式[1],其特点是治疗过程快捷安全,医疗费用更低。在美国,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于2004年已超过4 000所,目前手术已超过1 000种,几乎涵盖所有外科科室[2]。我国关于日间手术效果的文献报道[3-7]较多,其经济学效益显而易见,但日间手术在中国大陆地区仍未广泛开展。我国是一个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平均住院时间是考核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也可直接反映手术技术本身的效果[8]。本研究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估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应用中的差异,以为临床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入选标准:①60岁以下的单侧腹股沟初发疝患者;②患者从事非重体力劳动。排除标准:①股疝、马鞍疝、滑疝、嵌顿疝和复发疝患者;②合并严重疾病如心功能Ⅲ级及以上、大量腹水、下肢活动障碍等影响活动者,合并疾病影响患者正常饮食和工作者。本研究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计算机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并采用信封法隐藏分配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疝分型(分型按文献[9]进行)、疝类型及各合并症情况(包括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习惯性便秘及慢性支气管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1.2 治疗
2组患者均在0.33%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施术,所有手术均由笔者所在医院同一教授主刀完成,术中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超普疝修补装置UHS(ultrapro hernia system)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
1.3 随访
术后通过门诊定期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日间手术组获访47例(随访率为94.0%),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为4.53年;住院手术组获访46例(随访率为92.0%),随访时间4~5年,中位数为4.65年。
1.4 收集指标
收集患者的疗效指标和医疗费用情况。疗效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阴囊积液水肿、切口异物感、切口感染等)、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恢复上班时间及住院时间。本组患者的医疗费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费用。术前费用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血液检查、腹部彩超等常规检查费;术中费用包括手术费、补片材料费、术中监护费、麻醉及材料费和术中药品费;术后费用包括术后药品费、护理费、床位费及陪护费。笔者所在医院收费为成都三级甲等医院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按资料性质不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日间手术组术后第2天出现阴囊积液水肿1例,嘱患者减少长时间站立,适当托高患处,1周后水肿消失;4例发生切口异物感(术后0.5~1.0个月),持续半年到2年不等,后自行缓解。住院手术组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1例,术后即排尿困难,重新留置导尿管1周后拔除,后自行解小便通畅;3例发生切口异物感(术后0.5~1.0个月),持续半年到2年半不等,后自行缓解。2组患者均无切口感染和复发。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并发症发生率、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尿潴留、阴囊积液水肿及切口异物感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恢复上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日间手术组的住院时间短于住院手术组(P < 0.05),见表 2。

2.2 2组患者的医疗费用比较
2组患者的手术费及补片材料费均相同。日间手术组的住院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其中2组患者的术前总费用和术中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日间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在术中费用方面,2组患者的术中监护费、麻醉及材料费和术中药品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在术后费用方面,日间手术组的术后药品费、护理费、床位费及陪护费均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见表 2。
3 讨论
日间手术最早是由英国医师Nichol提出。1970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随后日间手术发展迅速,其比例到2003年已达67.2%[10]。在很多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荷兰、英国等),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超过60%,已成为具有高质量、高安全性及低成本高效益特点的外科治疗模式,且有很高的患者满意度[11]。在中国,日间手术以香港开展最好,2003年占择期手术的比例达到42.5%[4],但大陆地区还未广泛开展。手术当日出院回家减少了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且在家休养可以减轻精神紧张,方便家人照顾,有助于身心早日康复[3]。另外,开展腹外疝日间手术无需贵重仪器等大量投资,适合我国国情,特别适合在各种级别的医院开展,可为更多腹外疝患者解除痛苦[8]。
以日间手术形式开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是安全的[12]。手术时采用局部麻醉[13],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对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干扰少,麻醉效果完全,手术操作更无不便[14]。日间手术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除部分患者有手术区域胀感或牵拉感外,并无明显疼痛,术毕即可自行下床;术后活动及饮食不受限制,切口疼痛轻微,极少数患者口服止痛药对症处理即可。本研究结果表明:2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阴囊积液水肿发生率、切口异物感发生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恢复上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总体来说,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开展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的效果相似。
有研究[3]表明,日间手术的住院时间短,治疗方法简便,医疗费用明显降低,社会效益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日间手术组的住院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其中2组患者的术前总费用和术中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日间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总费用低于住院手术组(P < 0.05)。由此可以看出,住院时间长导致产生较长时间的治疗费、药品费、护理费、床位费及陪护费,患者及家属的饮食、住宿、交通等费用也相应增加,这些对总医疗费用的影响很大。因此,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时采取日间手术的形式明显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国家的医疗负担。
平均住院时间既是影响医疗费用的因素又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直接指标[15]。本研究结果表明:日间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仅1 d,较住院手术组平均缩短了84.9%(P < 0.05)。总之,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开展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的疗效相似,但日间手术的总费用更低,周转率快,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国家的医疗负担。因此,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应大力支持采用日间手术的方式施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