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肖博, 熊光冰, 肖体先, 肖毅.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在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6): 705-709. doi: 10.7507/1007-9424.20150180 复制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位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1-2]。我国也是CRC高发的国家之一[3]。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4-5]揭示,CRC的发生及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演变的恶性进程,但能够用于CRC辅助诊断、预后判断及干预治疗的新靶点仍是CRC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儿茶酚雌激素代谢的关键酶,对雌激素诱导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6]。研究[7]表明,COMT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结直肠腺瘤及CRC组织进行研究,故笔者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COMT 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及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CR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13年1~11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行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的47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结直肠腺瘤组织及其瘤旁组织(距离腺瘤以远5 cm)标本。47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35~83岁,平均63.7岁;包括结肠腺瘤34例,直肠腺瘤13例;管状腺瘤30例,锯齿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17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同时回顾性收集2012年7~9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的42例CR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离癌灶以远5 cm)标本。42例CRC患者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5~84岁,平均66.3岁;包括结肠癌19例,直肠癌23例;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分期方法》(2010年)[8]进行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23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3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7例;淋巴结转移23例,淋巴结无转移19例;所有CRC患者术前均未行新辅助治疗,且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标本采集后均快速放至液氮中冷冻,-80℃保存。本研究获得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COMT鼠抗人多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Fc段抗体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RNA抽提试剂Trizol购自Invitrogen公司,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M-MLV)逆转录酶购自Promega公司,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试剂盒购自Roche公司。COMT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PCR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并登陆GeneBank确认无误。COMT mRNA引物:上游5′-ATTGACACCTA-CTGCGAGCA-3′,下游5′-CCACATTC CTCCAAGAG-AAGC-3′,扩增产物长度为388 bp;GAPDH mRNA引物:上游5′-GGCTGCCATTTGCACTGGCAA-3′,下游5′-TGCCDTGAGTGGAGTCATACTG-3′,扩增产物长度为318 bp。设备:5810R/5415D离心机(Eppen-dorf公司,德国)、Roche Lightcycler 480 PCR仪(Roche公司)、BX51T-PHD-J11显微镜(奥林巴斯公司,日本)及DSHZ-300型恒温水浴箱(江苏太仓医用仪器厂)。
1.3 方法
1.3.1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COMT mRNA的表达
使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组织中的总RNA(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使用COMT mRNA和GAPDH mRNA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操作按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于Roche Lightcycler 480 PCR仪上进行标准的实时定量PCR。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60℃退火30 s,72℃延伸30 s,最后1个循环72℃延伸10 min,共30个循环。PCR反应体系同试剂盒说明书。以GAPDH为内参,由Roche Lightcycler 480 PCR仪直接得到各标本中COMT mRNA的相对表达量。
1.3.2 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OMT的表达
将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水化,以3% H2O2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10 min,以微波炉加热修复抗原3 min;加COMT一抗(1︰400稀释)4℃冰箱过夜后,加二抗37℃静置10 min;以DAB显色、苏木精复染,行脱水透明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化结果判断采用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率两项指标。染色强度:阴性,0分;弱阳性,1分;阳性,2分;强阳性,3分。阳性细胞率:< 5%,0分;5%~25%,1分;26%~50%,2分;51%~75%,3分;> 75%,4分。将两项指标相乘,即得到免疫组化得分。以免疫组化得分的中位数值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的判定界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Z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COM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因部分标本的RNA降解严重,仅有17对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标本可以继续进行后续逆转录定量PCR实验,以测定COMT mRNA的相对表达量。PCR结果表明,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109 0,高于瘤旁组织的0.000 5(t=3.02,P=0.01)。因部分标本RNA降解严重,仅有16对CRC及其癌旁标本可以继续进行后续逆转录定量PCR实验,以测定COMT mRNA的表达水平。PCR结果表明,CRC组织中COMT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041 8,高于其癌旁组织的0.013 5(t=2.71,P=0.02)。
2.2 COMT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图 1),在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CRC及其癌旁组织中,COMT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腺体细胞的胞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的高表达率为72.34%(34/47),高于瘤旁组织的25.53%(12/47),χ2=28.72,P < 0.01;CRC组织中COMT的高表达率为66.67%(28/42),高于癌旁组织的28.57%(12/42),χ2=4.97,P < 0.05。

2.3 COM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病理学类型均无关(P > 0.05),见表 1。在CRC组织中,COMT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 > 0.05);但与TNM分期、T分期及N分期均相关(P < 0.05),TNMⅠ+Ⅱ期、T1+T2期及N0期患者的COMT高表达率较高(表 1)。

3 讨论
COMT是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代谢酶,其可将儿茶酚雌激素——2-羟雌二醇(2-catechol estrogen,2-OHE2)、4-羟雌二醇(4-catechol estrogen,4-OHE2)和16α-羟雌二醇(16α-catechol estrogen,16α-OHE2)甲基化成无活性的甲氧雌激素,以减轻雌激素的致癌效应[6, 9];其还通过促进儿茶酚雌激素代谢产物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促进凋亡的发生,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发挥抑癌作用[10]。COMT的编码基因位于第22号染色体q11.2区域,编码合成膜结合型COMT和细胞质可溶性COMT,人体内细胞质可溶性COMT是其主要的表达形式[11-12]。本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CRC及其癌旁组织中,COMT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腺体细胞的胞质。
近年来研究表明,COMT基因及COMT基因多态性与雌激素代谢相关的肿瘤关系密切,如COMT MET158基因型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的发病相关[13-15];COMT rs481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16];而COMT基因多态性导致的酶活性降低则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17],且COMT酶活性低的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18],同时乳腺癌患者的2-ME生成减少[19]。
结直肠虽不像乳腺、子宫内膜一样与雌激素有着十分直接明显的关系,但是对于CRC与雌激素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持续受到关注。流行病学研究[20]表明,女性的CRC发病率比男性低35%。绝经后妇女服用大豆以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HRT)相关研究[21]表明,雌激素可明显降低CRC的发病率。一项针对SW480结肠癌细胞株的研究[22]表明,雌激素受体β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途径,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Cleveland等[23]的针对Apc小鼠的研究显示,雌激素受体α和雌激素受体β可以参与调节CRC的发生,雌激素受体α还可以部分调节Wnt/beta-catenin途径的活性,而Wnt/beta-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被认为是结直肠黏膜发生腺瘤的关键启动因素。研究[24]证实,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与CRC细胞的癌变、凋亡和转移,以及CRC的病理学类型、疾病进展和预后均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存在相同错配修复缺陷的结肠癌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要低于男性[25],表明甾体类激素可能会影响CRC的发生。抗雌激素药物tamoxifen可以增加CRC的患病风险,而HRT可以将绝经后妇女的CRC发病率降低40%,并且还可以减小结直肠腺瘤的发病率及其瘤体体积[20]。因此,雌激素对CRC的保护作用被广泛认可。但是WHI干预试验结果[26]显示,对于绝经后妇女给予雌激素+孕酮的HRT,虽然可以降低CRC的发病风险,但是却提高了罹患乳腺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目前仍然没有作为临床推荐的干预措施。而对于HRT的前景,有学者[26]考虑,是否可以采用联合用药方式,使药物相互协同作用,以避免各自的副作用或不良后果。
北京协和医院吴文铭等[7]在此前的研究中发现,COMT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这与COMT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道[27-29]相一致。本组资料结果也表明,结直肠腺瘤和CRC组织中COMT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的癌(瘤)旁组织;COMT高表达与CRC的TNM分期、T分期及N分期相关,提示COMT参与了CRC的发生和发展,但具体机理尚不清楚。另一方面,绝经后女性行HRT可以降低CRC的发病风险,同时COMT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CRC患者的预后相关[30-31]。因此,笔者猜想,结直肠腺瘤及CRC组织中COMT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的原因是细胞的应激反应或主动防御机制,以减少细胞内儿茶酚雌激素的蓄积或产生更多的2-ME。
综上所述,COMT在CRC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对其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这为CRC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思路。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与死亡率都位居于恶性肿瘤的前列[1-2]。我国也是CRC高发的国家之一[3]。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4-5]揭示,CRC的发生及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参与、多步骤演变的恶性进程,但能够用于CRC辅助诊断、预后判断及干预治疗的新靶点仍是CRC相关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 O-methyltransferase,COMT)是儿茶酚雌激素代谢的关键酶,对雌激素诱导的DNA损伤具有保护作用[6]。研究[7]表明,COMT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结直肠腺瘤及CRC组织进行研究,故笔者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COMT 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及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在CR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2013年1~11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行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的47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结直肠腺瘤组织及其瘤旁组织(距离腺瘤以远5 cm)标本。47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35~83岁,平均63.7岁;包括结肠腺瘤34例,直肠腺瘤13例;管状腺瘤30例,锯齿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17例,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同时回顾性收集2012年7~9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行手术的42例CR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离癌灶以远5 cm)标本。42例CRC患者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35~84岁,平均66.3岁;包括结肠癌19例,直肠癌23例;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第七版分期方法》(2010年)[8]进行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3例,Ⅲ期23例;分化程度:高分化13例,中分化22例,低分化7例;淋巴结转移23例,淋巴结无转移19例;所有CRC患者术前均未行新辅助治疗,且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标本采集后均快速放至液氮中冷冻,-80℃保存。本研究获得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主要试剂和设备
COMT鼠抗人多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Fc段抗体购于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RNA抽提试剂Trizol购自Invitrogen公司,Moloney小鼠白血病病毒(M-MLV)逆转录酶购自Promega公司,FastStart Universal SYBR Green Master试剂盒购自Roche公司。COMT和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的PCR引物由Invitrogen公司合成,并登陆GeneBank确认无误。COMT mRNA引物:上游5′-ATTGACACCTA-CTGCGAGCA-3′,下游5′-CCACATTC CTCCAAGAG-AAGC-3′,扩增产物长度为388 bp;GAPDH mRNA引物:上游5′-GGCTGCCATTTGCACTGGCAA-3′,下游5′-TGCCDTGAGTGGAGTCATACTG-3′,扩增产物长度为318 bp。设备:5810R/5415D离心机(Eppen-dorf公司,德国)、Roche Lightcycler 480 PCR仪(Roche公司)、BX51T-PHD-J11显微镜(奥林巴斯公司,日本)及DSHZ-300型恒温水浴箱(江苏太仓医用仪器厂)。
1.3 方法
1.3.1 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组织中COMT mRNA的表达
使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组织中的总RNA(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使用COMT mRNA和GAPDH mRNA引物逆转录合成cDNA(操作按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于Roche Lightcycler 480 PCR仪上进行标准的实时定量PCR。PCR反应条件:94℃预变性2 min,94℃变性30 s,60℃退火30 s,72℃延伸30 s,最后1个循环72℃延伸10 min,共30个循环。PCR反应体系同试剂盒说明书。以GAPDH为内参,由Roche Lightcycler 480 PCR仪直接得到各标本中COMT mRNA的相对表达量。
1.3.2 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COMT的表达
将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水化,以3% H2O2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10 min,以微波炉加热修复抗原3 min;加COMT一抗(1︰400稀释)4℃冰箱过夜后,加二抗37℃静置10 min;以DAB显色、苏木精复染,行脱水透明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免疫组化结果判断采用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率两项指标。染色强度:阴性,0分;弱阳性,1分;阳性,2分;强阳性,3分。阳性细胞率:< 5%,0分;5%~25%,1分;26%~50%,2分;51%~75%,3分;> 75%,4分。将两项指标相乘,即得到免疫组化得分。以免疫组化得分的中位数值为高表达和低表达的判定界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Z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COM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因部分标本的RNA降解严重,仅有17对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标本可以继续进行后续逆转录定量PCR实验,以测定COMT mRNA的相对表达量。PCR结果表明,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109 0,高于瘤旁组织的0.000 5(t=3.02,P=0.01)。因部分标本RNA降解严重,仅有16对CRC及其癌旁标本可以继续进行后续逆转录定量PCR实验,以测定COMT mRNA的表达水平。PCR结果表明,CRC组织中COMT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041 8,高于其癌旁组织的0.013 5(t=2.71,P=0.02)。
2.2 COMT的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图 1),在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CRC及其癌旁组织中,COMT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腺体细胞的胞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的高表达率为72.34%(34/47),高于瘤旁组织的25.53%(12/47),χ2=28.72,P < 0.01;CRC组织中COMT的高表达率为66.67%(28/42),高于癌旁组织的28.57%(12/42),χ2=4.97,P < 0.05。

2.3 COM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在结直肠腺瘤组织中,COMT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病理学类型均无关(P > 0.05),见表 1。在CRC组织中,COMT高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均无关(P > 0.05);但与TNM分期、T分期及N分期均相关(P < 0.05),TNMⅠ+Ⅱ期、T1+T2期及N0期患者的COMT高表达率较高(表 1)。

3 讨论
COMT是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代谢酶,其可将儿茶酚雌激素——2-羟雌二醇(2-catechol estrogen,2-OHE2)、4-羟雌二醇(4-catechol estrogen,4-OHE2)和16α-羟雌二醇(16α-catechol estrogen,16α-OHE2)甲基化成无活性的甲氧雌激素,以减轻雌激素的致癌效应[6, 9];其还通过促进儿茶酚雌激素代谢产物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促进凋亡的发生,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发挥抑癌作用[10]。COMT的编码基因位于第22号染色体q11.2区域,编码合成膜结合型COMT和细胞质可溶性COMT,人体内细胞质可溶性COMT是其主要的表达形式[11-12]。本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结直肠腺瘤及其瘤旁组织、CRC及其癌旁组织中,COMT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腺体细胞的胞质。
近年来研究表明,COMT基因及COMT基因多态性与雌激素代谢相关的肿瘤关系密切,如COMT MET158基因型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的发病相关[13-15];COMT rs4818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关[16];而COMT基因多态性导致的酶活性降低则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17],且COMT酶活性低的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18],同时乳腺癌患者的2-ME生成减少[19]。
结直肠虽不像乳腺、子宫内膜一样与雌激素有着十分直接明显的关系,但是对于CRC与雌激素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持续受到关注。流行病学研究[20]表明,女性的CRC发病率比男性低35%。绝经后妇女服用大豆以进行雌激素替代治疗(HRT)相关研究[21]表明,雌激素可明显降低CRC的发病率。一项针对SW480结肠癌细胞株的研究[22]表明,雌激素受体β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途径,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Cleveland等[23]的针对Apc小鼠的研究显示,雌激素受体α和雌激素受体β可以参与调节CRC的发生,雌激素受体α还可以部分调节Wnt/beta-catenin途径的活性,而Wnt/beta-catenin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被认为是结直肠黏膜发生腺瘤的关键启动因素。研究[24]证实,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与CRC细胞的癌变、凋亡和转移,以及CRC的病理学类型、疾病进展和预后均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存在相同错配修复缺陷的结肠癌患者中,女性患者所占的比例要低于男性[25],表明甾体类激素可能会影响CRC的发生。抗雌激素药物tamoxifen可以增加CRC的患病风险,而HRT可以将绝经后妇女的CRC发病率降低40%,并且还可以减小结直肠腺瘤的发病率及其瘤体体积[20]。因此,雌激素对CRC的保护作用被广泛认可。但是WHI干预试验结果[26]显示,对于绝经后妇女给予雌激素+孕酮的HRT,虽然可以降低CRC的发病风险,但是却提高了罹患乳腺癌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目前仍然没有作为临床推荐的干预措施。而对于HRT的前景,有学者[26]考虑,是否可以采用联合用药方式,使药物相互协同作用,以避免各自的副作用或不良后果。
北京协和医院吴文铭等[7]在此前的研究中发现,COMT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这与COMT在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及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报道[27-29]相一致。本组资料结果也表明,结直肠腺瘤和CRC组织中COMT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相应的癌(瘤)旁组织;COMT高表达与CRC的TNM分期、T分期及N分期相关,提示COMT参与了CRC的发生和发展,但具体机理尚不清楚。另一方面,绝经后女性行HRT可以降低CRC的发病风险,同时COMT基因的多态性与绝经后女性CRC患者的预后相关[30-31]。因此,笔者猜想,结直肠腺瘤及CRC组织中COMT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的原因是细胞的应激反应或主动防御机制,以减少细胞内儿茶酚雌激素的蓄积或产生更多的2-ME。
综上所述,COMT在CRC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对其表达水平的检测可以作为CRC早期诊断的标志物,这为CRC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