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D区(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实验性胰性脑病大鼠模型血清及脑脊液中水平的变化,分析各因子与胰性脑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临床胰性脑病的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n=10)和胰性脑病组(PE组,n=30),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生理盐水(SO组)或5%牛磺胆酸钠(PE组)诱导建立大鼠胰性脑病模型。SO组大鼠于手术后1 d全部处死,PE组分别于造模后1 d、3 d及7 d各处死10只,取各组大鼠的脑组织和胰腺组织,观察其病理学改变,并观察脑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现象;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以及血清和脑脊液中MBP、TNF-α和TL-6的含量。 结果 PE组大鼠造模后随时间延长,脑神经细胞水肿及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明显;血清及脑脊液中MBP、TNF-α和IL-6的含量在造模后1 d、3 d及7 d均明显高于SO组(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经两两比较,显示上述3项指标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 结论 MBP、TNF-α和IL-6对胰性脑病脑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发挥了协同作用;通过检测血液及脑脊液中MBP、TNF-α及IL-6的含量可对胰性脑病病情进行诊断和评估。

引用本文: 黄伯儒, 赵海平, 胡文秀. 髓鞘碱性蛋白、TNF-α和IL-6在实验性大鼠胰性脑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7): 816-821. doi: 10.7507/1007-9424.20150211 复制

  • 上一篇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 下一篇

    抑癌基因FN及PTE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