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颉永乐, 刘健, 杜毅君, 苏文涛, 卿楠, 辛宏伟. 间断性血液灌流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比较.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7): 863-866. doi: 10.7507/1007-9424.20150225 复制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通过吸附作用清除部分炎症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同时具有对流和吸附作用,在清除部分炎症因子的同时,还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CVVH或CVVH联合HP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较多,但在相同常规治疗条件下,单独行HP或CVVH治疗脓毒症的对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两方面对单独行HP和CVVH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67例革兰阴性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23例;年龄(51.7±14.1)岁(18~79岁);急性重症胰腺炎31例,胃肠穿孔伴腹膜炎15例,重症肺炎11例,腹腔感染10例。诊断均符合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性休克诊疗指南[1]关于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1.1.2 排除标准
①革兰阳性菌所致脓毒症;②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③免疫缺陷性疾病;④妊娠;⑤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⑥其他发病前固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
1.1.3 分组
入选患者严格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4例)、HP治疗组(18例)及CVVH治疗组(25例),3组患者年龄及入院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67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即按脓毒症诊疗指南,包括容量复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广谱抗生素、营养支持、呼吸支持、镇静镇痛药物、控制血糖及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应用等。
1.2.2 HP治疗
H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JF-800A血液灌流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HP治疗。股静脉留置单针双枪导管(美国ARROW,REF CS-12122-F型),树脂灌流器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A330灌流器,抗凝剂为肝素(首剂0.5 mg/kg,随后以10~15 mg/h维持),血液流速为180 mL/min。HP治疗时间:2.5 h/次,1次/12 h,连续治疗3 d。
1.2.3 CVVH治疗
CVVH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CVVH治疗,应用PRISMA床旁血滤机(瑞典金宝),其配套的有AN69磺化聚丙烯腈膜管路,置换液为碳酸氢盐置换液,血流量为180 mL/min,置换液流量为35 mL/(kg•h)。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同,选择使用肝素或枸橼酸体外抗凝的方法。25例患者均不间断行CVVH治疗72 h以上〔(98.9±23.4)h〕。
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1.3.1 HR、MAP及APACHEⅡ评分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即入院时)及治疗后24、48及72 h时的HR、MAP及APACHEⅡ评分。
1.3.2 ET、PCT及CRP水平测定
分别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即入院时)及治疗后24、48及72 h时的ET、PCT及CRP水平。ET水平检测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剂购自厦门鲎试剂实验厂,同时购买除热原试管、吸头及其他配套用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同时做阴阳性对照,所有检测均由一人完成;PCT水平检测使用广州万孚WF-0901/1型免疫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校准品;CRP水平检测使用美国Beckman Immage 800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相HR、MAP及APACHE Ⅱ评分观察结果
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见,治疗后24 h,HP组和CVVH组的HR、MAP及APACHEⅡ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VVH组又较HP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3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在HP组和常规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组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CVVH组的APACHEⅡ评分较HP组也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72 h,CVVH组相较HP组及常规治疗组3项临床指标都有明显改善(P<0.05),但HP组和常规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相CRP、PCT及ET检测结果
结果见表 3。由表 3可见,HP组只在治疗后24 h,CRP、PCT和ET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48及72 h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组在治疗后24、48及72 h,CRP、PCT和ET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VVH组在治疗后48及72 h,与HP组相比上述3项指标也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脓毒症发生、发展及其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常由多种因素参与。目前有学者[2]认为,失控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最重要的发病机理,表现为一系列炎症介质的级联“瀑布样”释放,使细胞因子过度产生,促进宿主的炎症反应过程,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鉴于脓毒性休克与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失控有关,把这些因子从血液中清除出去不失为可行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3-5]采用CVVH血液净化技术来治疗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并取得了明显疗效。
针对大分子物质的炎症因子,血液灌流的吸附作用是清除体内炎症介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已有研究者将其用于治疗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006年Tsuchida等[6]报道使用Lixelle柱进行HP治疗脓毒症患者,能使血中TNF-α、IL-6、IL-10及IL-1Ra明显下降,并使患者血压上升,脱离休克状态;Kunitomo等[7]报道,应用一种新吸附柱将吸附多粘菌株B以共价键交联在聚苯乙烯纤维上,脓毒血症患者的全血吸附2 h后可清除内毒素。另外,众多国内外研究[8-11]也同样发现应用多粘菌素B包被纤维柱、PMX-DHP、HA330型血液灌流器等多种血液吸附方法,能不同程度降低CRP、IL-6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阻止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国内HP和CVVH联合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较多,而单独行HP和CVVH的临床对照研究较少。本研究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两方面对单独行HP或CVVH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临床指标是以APACHEⅡ评分为主,另外还包括HR及MAP,这是临床最常用、最能直接反应病情的3项指标。APACHEⅡ评分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且较权威的一种评分方法,临床证实APACHEⅡ分值与ICU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对病死率的预测有较高的准确度。CRP及PCT是临床最常用的感染相关炎症因子,在脓毒症诊断中可作为预警和预后判断的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12-16]。ET是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脂多糖成分,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激活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过度释放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脓毒症时血中细菌或病灶释放出大量ET至血液,对全身反应综合症(SIRS)、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7]。研究[18-21]表明,通过HP吸附可降低ET、CRP及PCT的浓度,从而控制脓毒症病情。本组病例在治疗24 h后,3项临床指标观察结果提示,CVVH治疗组及HP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尤以CVVH组最显著;3项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CVVH治疗组及HP治疗组相较于常规治疗组也有明显降低。但在随后的48及72 h,上述各项指标在H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VVH组的病情改善程度仍大于H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且3项炎症因子水平仍低于H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
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都能清除炎症因子,从清除机理方面,血液灌流吸附大分子物质效率更高,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无论从临床指标和三种炎症因子的改善方面,HP治疗组都没有显示出更好的效果,而CVVH治疗组在治疗后24、48及72 h,3个时间点的效果都较另外2组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①脓毒症炎症反应是由众多因素介导的病理过程,仅仅几个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不能反应脓毒症这样复杂疾病的严重程度;②CVVH能较快地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通过调节液体出入量保证治疗及营养液的供给,改变机体的液体分布,减少组织代谢产物蓄积,进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相比HP简单的炎症因子清除可能更加重要;③血液中炎症介质与组织间存在交换,且炎症介质在不同组织的浓度不同,故血清中炎症介质水平并不能反映它们在局部的真正水平;④一些重症感染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其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并不高;⑤由于炎症因子的释放是多次或持续的,所以CVVH相比HP治疗可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另外,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没有探究本组病例的远期预后情况,都是影响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总之,脓毒症炎症反应是由众多因素介导的病理过程,清除部分炎症因子也只能部分抑制炎症反应。
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通过吸附作用清除部分炎症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症反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同时具有对流和吸附作用,在清除部分炎症因子的同时,还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CVVH或CVVH联合HP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较多,但在相同常规治疗条件下,单独行HP或CVVH治疗脓毒症的对照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两方面对单独行HP和CVVH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病例来源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收治的67例革兰阴性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23例;年龄(51.7±14.1)岁(18~79岁);急性重症胰腺炎31例,胃肠穿孔伴腹膜炎15例,重症肺炎11例,腹腔感染10例。诊断均符合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性休克诊疗指南[1]关于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1.1.2 排除标准
①革兰阳性菌所致脓毒症;②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③免疫缺陷性疾病;④妊娠;⑤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⑥其他发病前固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
1.1.3 分组
入选患者严格按抽签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4例)、HP治疗组(18例)及CVVH治疗组(25例),3组患者年龄及入院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APACHEⅡ评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治疗
67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即按脓毒症诊疗指南,包括容量复苏、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广谱抗生素、营养支持、呼吸支持、镇静镇痛药物、控制血糖及预防应激性溃疡药物应用等。
1.2.2 HP治疗
HP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JF-800A血液灌流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HP治疗。股静脉留置单针双枪导管(美国ARROW,REF CS-12122-F型),树脂灌流器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A330灌流器,抗凝剂为肝素(首剂0.5 mg/kg,随后以10~15 mg/h维持),血液流速为180 mL/min。HP治疗时间:2.5 h/次,1次/12 h,连续治疗3 d。
1.2.3 CVVH治疗
CVVH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CVVH治疗,应用PRISMA床旁血滤机(瑞典金宝),其配套的有AN69磺化聚丙烯腈膜管路,置换液为碳酸氢盐置换液,血流量为180 mL/min,置换液流量为35 mL/(kg•h)。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同,选择使用肝素或枸橼酸体外抗凝的方法。25例患者均不间断行CVVH治疗72 h以上〔(98.9±23.4)h〕。
1.3 观测指标及方法
1.3.1 HR、MAP及APACHEⅡ评分
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即入院时)及治疗后24、48及72 h时的HR、MAP及APACHEⅡ评分。
1.3.2 ET、PCT及CRP水平测定
分别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即入院时)及治疗后24、48及72 h时的ET、PCT及CRP水平。ET水平检测采用动态浊度法,鲎试剂购自厦门鲎试剂实验厂,同时购买除热原试管、吸头及其他配套用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同时做阴阳性对照,所有检测均由一人完成;PCT水平检测使用广州万孚WF-0901/1型免疫荧光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和校准品;CRP水平检测使用美国Beckman Immage 800 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相HR、MAP及APACHE Ⅱ评分观察结果
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见,治疗后24 h,HP组和CVVH组的HR、MAP及APACHEⅡ评分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VVH组又较HP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 h,3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在HP组和常规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组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CVVH组的APACHEⅡ评分较HP组也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72 h,CVVH组相较HP组及常规治疗组3项临床指标都有明显改善(P<0.05),但HP组和常规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相CRP、PCT及ET检测结果
结果见表 3。由表 3可见,HP组只在治疗后24 h,CRP、PCT和ET水平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48及72 h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组在治疗后24、48及72 h,CRP、PCT和ET水平均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CVVH组在治疗后48及72 h,与HP组相比上述3项指标也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脓毒症发生、发展及其发病机理极其复杂,常由多种因素参与。目前有学者[2]认为,失控的免疫炎症反应可能是其最重要的发病机理,表现为一系列炎症介质的级联“瀑布样”释放,使细胞因子过度产生,促进宿主的炎症反应过程,从而引起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障碍。鉴于脓毒性休克与各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失控有关,把这些因子从血液中清除出去不失为可行的治疗措施。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3-5]采用CVVH血液净化技术来治疗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并取得了明显疗效。
针对大分子物质的炎症因子,血液灌流的吸附作用是清除体内炎症介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已有研究者将其用于治疗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2006年Tsuchida等[6]报道使用Lixelle柱进行HP治疗脓毒症患者,能使血中TNF-α、IL-6、IL-10及IL-1Ra明显下降,并使患者血压上升,脱离休克状态;Kunitomo等[7]报道,应用一种新吸附柱将吸附多粘菌株B以共价键交联在聚苯乙烯纤维上,脓毒血症患者的全血吸附2 h后可清除内毒素。另外,众多国内外研究[8-11]也同样发现应用多粘菌素B包被纤维柱、PMX-DHP、HA330型血液灌流器等多种血液吸附方法,能不同程度降低CRP、IL-6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阻止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国内HP和CVVH联合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较多,而单独行HP和CVVH的临床对照研究较少。本研究从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两方面对单独行HP或CVVH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临床指标是以APACHEⅡ评分为主,另外还包括HR及MAP,这是临床最常用、最能直接反应病情的3项指标。APACHEⅡ评分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且较权威的一种评分方法,临床证实APACHEⅡ分值与ICU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对病死率的预测有较高的准确度。CRP及PCT是临床最常用的感染相关炎症因子,在脓毒症诊断中可作为预警和预后判断的指标,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12-16]。ET是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的脂多糖成分,具有广泛而复杂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激活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过度释放细胞因子而发挥作用。脓毒症时血中细菌或病灶释放出大量ET至血液,对全身反应综合症(SIRS)、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7]。研究[18-21]表明,通过HP吸附可降低ET、CRP及PCT的浓度,从而控制脓毒症病情。本组病例在治疗24 h后,3项临床指标观察结果提示,CVVH治疗组及HP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尤以CVVH组最显著;3项炎症因子检测结果显示,CVVH治疗组及HP治疗组相较于常规治疗组也有明显降低。但在随后的48及72 h,上述各项指标在H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VVH组的病情改善程度仍大于H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且3项炎症因子水平仍低于HP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P<0.05)。
血液灌流和血液滤过都能清除炎症因子,从清除机理方面,血液灌流吸附大分子物质效率更高,但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无论从临床指标和三种炎症因子的改善方面,HP治疗组都没有显示出更好的效果,而CVVH治疗组在治疗后24、48及72 h,3个时间点的效果都较另外2组明显。分析其原因可能为:①脓毒症炎症反应是由众多因素介导的病理过程,仅仅几个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不能反应脓毒症这样复杂疾病的严重程度;②CVVH能较快地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通过调节液体出入量保证治疗及营养液的供给,改变机体的液体分布,减少组织代谢产物蓄积,进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相比HP简单的炎症因子清除可能更加重要;③血液中炎症介质与组织间存在交换,且炎症介质在不同组织的浓度不同,故血清中炎症介质水平并不能反映它们在局部的真正水平;④一些重症感染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其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并不高;⑤由于炎症因子的释放是多次或持续的,所以CVVH相比HP治疗可更有效地清除炎症介质。另外,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没有探究本组病例的远期预后情况,都是影响效果评价的重要因素。总之,脓毒症炎症反应是由众多因素介导的病理过程,清除部分炎症因子也只能部分抑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