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通外科(江苏南京 21009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CPE)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从CPE蛋白及其受体Claudin-3,-4的分子结构、功能及CPE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机理出发,总结目前CPE及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羧基端多肽片段(C-CPE)在恶性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果 CPE对表达Clauidn-3、-4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及前列腺癌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并在动物模型上取得一定疗效。但因CPE的毒副作用,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针对CPE分子改造以降低其副作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结论 CPE是紧密连接重要组分Claudin蛋白的受体结合物,可攻击肿瘤细胞,是潜在的新型生物结合药物。

引用本文: 梁正云, 王萌, 管文贤.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7): 893-987. doi: 10.7507/1007-9424.20150233 复制

  • 上一篇

    胰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应用进展
  • 下一篇

    活性氧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