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
  • 2. 大庆市第四医院血管外科(黑龙江大庆 16371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的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建立后肢动脉硬化闭塞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NS组)、VEGF组、bFGF组及VEGF+bFGF组。NS组、VEGF组隔天于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1 mL、100μg/L rhVEGF 1 mL;bFGF组隔天于后肢股内侧多点肌肉注射100μg/L rhbFGF 1 mL;VEGF+bFGF组隔天于腹腔注射100μg/L rhVEGF 1 mL及于后肢股内侧多点肌肉注射100μg/L rhbFGF 1 mL,共治疗21 d。第30 d时行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情况;第3个月时,取后肢股内侧肌肉组织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其组织中VEGF和bFGF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 结果 ①血管造影结果显示,VEGF+bFGF组侧支血管新生条数明显多于bFGF组(P<0.05)、VEGF组(P<0.05)及NS组(P<0.001),bFGF组和VEGF组也明显多于NS组(P<0.05),bFGF组和VEG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均显示,VEGF和bFGF蛋白和mRNA表达在VEGF+bFGF组均明显高于NS组(P<0.001)、VEGF组(P<0.001)和bFGF组(P<0.001);VEGF组和bFGF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EGF和bFGF联合应用能够上调大鼠后肢缺血区组织中VEGF、bFGF的含量,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分化、毛细血管出芽生长,使缺血区血管新生,为外周动脉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引用本文: 杨婷, 王凯峰, 孙瑶, 刘彦辉, 王瀚锐, 范东旭, 金松, 窦鹏挥, 刘彦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后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再生机制的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8): 917-921. doi: 10.7507/1007-9424.20150239 复制

  • 上一篇

    糖尿病足的治疗
  • 下一篇

    Silverhawk斑块切除成形对比球囊扩张成形治疗严重膝下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