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侯国峰, 卞策, 朱广昌, 马超, 汪忠镐. 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后支架金属支断裂取出1例报道.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 23(1): 99-99. doi: 10.7507/1007-9424.20160027 复制
病例资料 患者,女,45岁,因“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后9年”入院。9年前因“布加综合征、肝后段下腔静脉重度狭窄”在外院行“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3个月前复查腹部CTV见肝后段腔静脉支架受压变形(图 1);肝静脉显影不清;奇静脉、半奇静脉增粗;脾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查体:腹围75 cm,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怒张;肝下界达右肋缘下1 cm,脾下缘达左肋缘下1 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小腿轻度水肿,足靴区见色素沉着。下腔静脉造影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左肾静脉见一粗大分流静脉汇入迂曲增粗的脾静脉;脐静脉明显迂曲扩张,椎旁静脉增宽;肝后段腔静脉支架中度狭窄,支架内见一金属针样影,横置于支架内,随血流浮动(图 2)。考虑异物为横行在支架网孔的断裂金属支。测定下腔静脉分叉处、肝后段及右心房压力分别为22.5、20.0及16.5 cm H2O(1 cm H2O=0.098 kPa)。考虑下肢肿胀非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而与“右心功能不全”有关,暂无需行腔静脉支架扩张,但断裂金属支需取出。导入导丝至下腔静脉,体外高温塑形预弯6F输送鞘,将输送鞘送至支架远心端,跟进5F猪尾导管,利用其头端支撑作用轻轻顶起支架断裂金属支的右端,使其倾斜。退出猪尾,跟进活检钳,多角度尝试钳夹断裂支,未成功。退出活检钳,跟进导丝,沿导丝跟进5F造影导管。退出导丝,跟进记忆圈套器,反复套取支架断裂金属支,成功后(图 3)推进造影导管,谨慎调整圈套位置至支架断裂金属支根部固定,跟进输送鞘,完整缩回支架断裂金属支至输送鞘内,完整取出(图 4及图 5)。

讨论 血管内金属异物发生率很低,且多为外伤所致,取出非常困难,易致血管穿孔大出血,风险大。腹部大血管金属支架金属支完全断裂游离血管内,在临床上更为罕见。本例断裂支为钢性材质,两端位于裸支架网孔内,长度约
2.5 cm,接近下腔静脉宽度。单纯应用活检钳或圈套器强行套取,无法通过髂股静脉,而且极易穿破腔静脉血管壁。所以笔者考虑应用输送鞘原理完成断裂金属支的取出。因为传统输送鞘头端无角度对操作不便,故于体外高温塑形预弯输送鞘远段为165°(无成角输送鞘为180°),这为手术操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游离支架断裂金属支脱落风险大,支架内活检钳钳夹调整位置困难,极易引发脱落,必须一次性准确锚定钳夹位置,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笔者多次尝试失败后,果断应用圈套器。由于圈套器牵拉导丝细,而输送鞘口径较大,鞘内精细调整圈套器位置困难,我们巧妙应用5F造影导管,大大地弥补这一技术难题。在固定圈套器牵拉导丝并保持一定张力的情况下,推进导管、跟进鞘管,取出支架断裂金属支。本例手术提示我们对于血管内异物的取出,术前不但要有完善的技术操作思路,术中还要灵活机动地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手术要“精、细、准”,避免暴力,以防操作不当造成医源性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大出血。
病例资料 患者,女,45岁,因“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术后9年”入院。9年前因“布加综合征、肝后段下腔静脉重度狭窄”在外院行“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3个月前复查腹部CTV见肝后段腔静脉支架受压变形(图 1);肝静脉显影不清;奇静脉、半奇静脉增粗;脾静脉-左肾静脉分流。查体:腹围75 cm,腹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怒张;肝下界达右肋缘下1 cm,脾下缘达左肋缘下1 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小腿轻度水肿,足靴区见色素沉着。下腔静脉造影示:下腔静脉血流通畅,左肾静脉见一粗大分流静脉汇入迂曲增粗的脾静脉;脐静脉明显迂曲扩张,椎旁静脉增宽;肝后段腔静脉支架中度狭窄,支架内见一金属针样影,横置于支架内,随血流浮动(图 2)。考虑异物为横行在支架网孔的断裂金属支。测定下腔静脉分叉处、肝后段及右心房压力分别为22.5、20.0及16.5 cm H2O(1 cm H2O=0.098 kPa)。考虑下肢肿胀非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所致,而与“右心功能不全”有关,暂无需行腔静脉支架扩张,但断裂金属支需取出。导入导丝至下腔静脉,体外高温塑形预弯6F输送鞘,将输送鞘送至支架远心端,跟进5F猪尾导管,利用其头端支撑作用轻轻顶起支架断裂金属支的右端,使其倾斜。退出猪尾,跟进活检钳,多角度尝试钳夹断裂支,未成功。退出活检钳,跟进导丝,沿导丝跟进5F造影导管。退出导丝,跟进记忆圈套器,反复套取支架断裂金属支,成功后(图 3)推进造影导管,谨慎调整圈套位置至支架断裂金属支根部固定,跟进输送鞘,完整缩回支架断裂金属支至输送鞘内,完整取出(图 4及图 5)。

讨论 血管内金属异物发生率很低,且多为外伤所致,取出非常困难,易致血管穿孔大出血,风险大。腹部大血管金属支架金属支完全断裂游离血管内,在临床上更为罕见。本例断裂支为钢性材质,两端位于裸支架网孔内,长度约
2.5 cm,接近下腔静脉宽度。单纯应用活检钳或圈套器强行套取,无法通过髂股静脉,而且极易穿破腔静脉血管壁。所以笔者考虑应用输送鞘原理完成断裂金属支的取出。因为传统输送鞘头端无角度对操作不便,故于体外高温塑形预弯输送鞘远段为165°(无成角输送鞘为180°),这为手术操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游离支架断裂金属支脱落风险大,支架内活检钳钳夹调整位置困难,极易引发脱落,必须一次性准确锚定钳夹位置,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笔者多次尝试失败后,果断应用圈套器。由于圈套器牵拉导丝细,而输送鞘口径较大,鞘内精细调整圈套器位置困难,我们巧妙应用5F造影导管,大大地弥补这一技术难题。在固定圈套器牵拉导丝并保持一定张力的情况下,推进导管、跟进鞘管,取出支架断裂金属支。本例手术提示我们对于血管内异物的取出,术前不但要有完善的技术操作思路,术中还要灵活机动地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手术要“精、细、准”,避免暴力,以防操作不当造成医源性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