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发 1,2 , 张井潇 3 , 陈小波 1 , 周瑜 4 , 张广军 1 , 周何 2 , 李雨 1 , 周彤 1,2
  • 1.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四川南充 637000);
  • 2. 川北医学院肝胆胰肠研究所(四川南充 637000);
  • 3.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四川南充 637000);
  • 4.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四川南充 637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缝合线对腹部手术切口愈合质量的影响,为促进腹壁手术切口的愈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341例行开腹手术患者按时间表随机分组方法随机分为3组,即聚对二氧环己酮Ⅱ缝合线(polydioxanonⅡsuture,PDSⅡ缝合线)组,采用PDSⅡ缝合线全筋膜层连续缝合腹壁切口;薇乔线组,采用抗菌薇乔线全筋膜层连续缝合腹壁切口;普通丝线组,采用普通丝线分层间断缝合腹壁切口。比较3组患者切口愈合质量。 结果 对于缝合时间而言,PDSⅡ缝合线组为(11.23±1.62)min,短于薇乔线组的(14.04±1.20) min,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述2组的缝合时间均短于普通丝线组的(21.95±1.9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异反应、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发生率方面,PDSⅡ缝合线组和薇乔线组均较普通丝线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SⅡ缝合线组与薇乔线组相比,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和切口脂肪液化、积液方面,3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SⅡ缝合线和抗菌薇乔线全筋膜层连续缝合腹壁切口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降低术后切口排异反应、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引用本文: 李利发, 张井潇, 陈小波, 周瑜, 张广军, 周何, 李雨, 周彤. 三种不同缝合线对腹壁手术切口愈合质量影响的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 23(4): 445-449. doi: 10.7507/1007-9424.20160117 复制

  • 上一篇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体会(附200例报道)
  • 下一篇

    肝左叶黏液性囊腺癌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