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一青 1 , 王志鑫 2,3 , 邵军 4 , 王虎 4,5 , 路越晴 4 , 李衍飞 2,3 , 王东旭 4 , 廖梦娇 4 , 周虎 4 , 张灵强 2,3 , 樊海宁 2,3
  • 1.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西宁青海 810001);
  • 2.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西宁青海 810000);
  • 3. 青海省包虫病研究重点实验室(西宁青海 810001);
  • 4. 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青海 810001);
  • 5. 青海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西宁青海 81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回顾性研究我国肝外包虫病的分布、临床症状特点、诊断及治疗概况。 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2015年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肝外包虫病的相关病例报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果 纳入2000~2015年发表的肝外包虫病相关文献66篇共884例病例,其中分布以新疆最多(68.73%),其次为西藏(8.77%)、宁夏(6.75%)、青海(6.41%)、甘肃(5.62%)几个地区;器官分布以肺最多(61.09%),其次为骨(9.95%)、脑(9.73%)、脾(8.60%)、肾(6.22%)等居多;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以一般占位症状及包虫所在器官功能异常为主;行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者最多,X线(30.77%)、B超(7.47%)、CT(17.43%)、MR(1.59%)、实验室检查(36.31%);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采取外科手术(73.30%),部分患者辅以药物化疗。 结论 我国肝外包虫病的分布与包虫病整体分布大致相同,其肝外分布多在血供丰富的器官,临床诊断以影像学及免疫学检查为主,手术仍为其治疗的主要手段。

引用本文: 罗一青, 王志鑫, 邵军, 王虎, 路越晴, 李衍飞, 王东旭, 廖梦娇, 周虎, 张灵强, 樊海宁. 我国肝外包虫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 23(5): 539-543. doi: 10.7507/1007-9424.20160145 复制

  • 上一篇

    腹膜假性黏液瘤广泛转移并局灶性恶变1例报道
  • 下一篇

    肝脾多发巨大泡型包虫病分期切除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