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学军, 李亮.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治疗体会(附142例报道).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 23(8): 947-947. doi: 10.7507/1007-9424.20160248 复制
病例资料 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因急性阑尾炎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的患者142例,其中男76例,女66例。年龄18~74岁,平均31岁。病程9~46 h,平均14 h。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7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于脐缘、左右侧腹选取穿刺点导入器械,人工气腹压力12 mm Hg(1 mm Hg=0.133 kPa),头低足高、左倾斜位。先寻找并探查了解阑尾形态及腹腔情况,吸引器吸尽腹腔积液和积脓,于阑尾根部紧贴阑尾系膜处打孔,闭合夹夹闭阑尾系膜后切断阑尾系膜,距阑尾根部0.5 cm处用闭合夹夹闭或用丝线双重结扎阑尾,距闭合夹1 cm处夹一钛夹,于两者之间剪断阑尾,阑尾残端用电凝钩烧灼黏膜,根据积液和感染程度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束手术。对于根部穿孔无法夹闭的阑尾,需要进行缝合包埋。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则放置腹腔引流管于脓腔后结束手术。本组患者除2例因考虑盲肠肿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140例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有5例患者放置了腹腔引流管,术后3 d拔除。手术时间30~140 min,平均46 m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9 mL;关腹时间5~13 min,平均min;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6~43 h,平均21 h;首次排气时间6~70 h,平均26 h;首次排便时间25~72 h,平均32 h;术后24 h时VAS疼痛评分轻度43例、中度86例、重度13例;住院时间3~6 d,平均4 d。术后3例并发切口感染,经清洁换药后痊愈;并发盆腔脓肿4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
讨论 相较于传统阑尾切除术,LA具有视野开阔,显露清晰,可以快速、清楚地找到阑尾并判断阑尾位置及疾病类型,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手术切口和胃肠功能的影响,降低切口感染率,尤其对于异位阑尾的操作有明显的优势。胃肠功能的恢复是出院评估标准里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患者的住院时间。由于LA对患者腹腔内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LA有三孔、两孔、单孔等术式,本组病例均采用了三孔法为患者进行手术,于肚脐、反麦氏点、脐水平右腹直肌缘分别取孔,手术切口小,相对隐蔽,术后疼痛轻。三孔法操作相对方便,操作空间大,可方便对全腹腔进行探查并进行盆腔冲洗,将渗出液充分吸净,可大大降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甚至可以避免和减少引流管的放置。总之,L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腹部诊治正确率高、腹腔探查全面透彻等优势,随着手术医师操作技术的熟练,其可作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但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对无法确认的病灶应及时开腹,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病例资料 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间因急性阑尾炎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LA)的患者142例,其中男76例,女66例。年龄18~74岁,平均31岁。病程9~46 h,平均14 h。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9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7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于脐缘、左右侧腹选取穿刺点导入器械,人工气腹压力12 mm Hg(1 mm Hg=0.133 kPa),头低足高、左倾斜位。先寻找并探查了解阑尾形态及腹腔情况,吸引器吸尽腹腔积液和积脓,于阑尾根部紧贴阑尾系膜处打孔,闭合夹夹闭阑尾系膜后切断阑尾系膜,距阑尾根部0.5 cm处用闭合夹夹闭或用丝线双重结扎阑尾,距闭合夹1 cm处夹一钛夹,于两者之间剪断阑尾,阑尾残端用电凝钩烧灼黏膜,根据积液和感染程度决定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束手术。对于根部穿孔无法夹闭的阑尾,需要进行缝合包埋。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则放置腹腔引流管于脓腔后结束手术。本组患者除2例因考虑盲肠肿瘤而中转开腹外,其余140例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有5例患者放置了腹腔引流管,术后3 d拔除。手术时间30~140 min,平均46 min;术中出血量5~50 mL,平均9 mL;关腹时间5~13 min,平均min;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6~43 h,平均21 h;首次排气时间6~70 h,平均26 h;首次排便时间25~72 h,平均32 h;术后24 h时VAS疼痛评分轻度43例、中度86例、重度13例;住院时间3~6 d,平均4 d。术后3例并发切口感染,经清洁换药后痊愈;并发盆腔脓肿4例,经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后痊愈。
讨论 相较于传统阑尾切除术,LA具有视野开阔,显露清晰,可以快速、清楚地找到阑尾并判断阑尾位置及疾病类型,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手术切口和胃肠功能的影响,降低切口感染率,尤其对于异位阑尾的操作有明显的优势。胃肠功能的恢复是出院评估标准里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患者的住院时间。由于LA对患者腹腔内干扰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LA有三孔、两孔、单孔等术式,本组病例均采用了三孔法为患者进行手术,于肚脐、反麦氏点、脐水平右腹直肌缘分别取孔,手术切口小,相对隐蔽,术后疼痛轻。三孔法操作相对方便,操作空间大,可方便对全腹腔进行探查并进行盆腔冲洗,将渗出液充分吸净,可大大降低腹腔脓肿的发生率,甚至可以避免和减少引流管的放置。总之,LA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腹部诊治正确率高、腹腔探查全面透彻等优势,随着手术医师操作技术的熟练,其可作为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但仍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对无法确认的病灶应及时开腹,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