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刘志春, 赵亮. PTEN和Ki-6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 23(11): 1348-1352. doi: 10.7507/1007-9424.20160345 复制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近3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1]。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途径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恶性肿瘤的生长取决于肿瘤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比例,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后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TEN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3.3,其编码的肿瘤抑制因子,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调控细胞分裂周期[2]。Ki-67抗原能够反映细胞增殖的活性,目前Ki-67指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最好的细胞增殖标志物之一,主要表达于M期。Ki-67指数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在静止细胞(G0期和G1早期)不表达,Ki-67表达的高低反映细胞增殖分裂的速度。目前甲状腺癌中PTEN和Ki-67基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PTEN、Ki-67蛋白及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蛋白表达与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甲状腺癌基因治疗寻找新靶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癌的石蜡包埋癌组织标本40例,其中乳头状癌24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癌3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22~80岁,平均48.25岁。同时取其距离癌组织1 cm处的甲状腺癌旁组织40例作为对照。以上标本均经10%中性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另选取14例经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且术后经病理也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癌的离体组织标本,其中乳头状癌11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1例;同时取其相应距离癌组织1 cm处甲状腺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取材后20 min内迅速保存在液氮中,随后放置于-70 ℃冰箱。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免疫治疗。所有石蜡标本均经重新HE染色进行确诊、分类,并对甲状腺癌标本再次进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确定并做表格统计。
1.2 主要试剂
一抗兔抗人PTEN抗体和一抗兔抗人Ki-67抗体均购于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均购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rizol总RNA抽提试剂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RNA逆转录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
1.3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和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1.3.1 SP方法
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主要步骤为:烤片后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干扰,抗原修复,羊血清试剂封闭,每例标本取3张切片分别滴加1滴PTEN (用PBS稀释比例为1 : 200)和Ki-67(用PBS稀释比例为1 : 200)一抗,4 ℃冰箱保存过夜。取出过夜的切片,用PBS冲洗,每张切片滴加1滴生物素标记二抗孵育后用PBS冲洗,每张切片滴加1滴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用PBS冲洗后DAB显色液显色,显微镜下监测显色过程,切片中发现棕黄色显色,用自来水冲洗,终止反应;显色后的切片在苏木精溶液中复染,盐酸乙醇分化返蓝、脱水,应用中性树胶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判断结果。
1.3.2 染色结果判定[3 ]
采用双盲法,由两位高年资的病理学专家分别进行鉴定。① PTEN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阴性为完全无着色,阳性为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显色。② Ki-67主要表达在癌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浆,以细胞核和(或)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显色为Ki-67蛋白阳性表达,阴性为未见染色颗粒。
1.4 用RT-PCR方法检测PTEN mRNA和Ki-67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用Trizol法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逆转录好的cDNA模版于-20 ℃冰箱保存。随后对PCR后的样品进行凝胶电泳,电泳完毕后小心取出凝胶,用紫外凝胶成像分析仪照相,用Quantity One 软件进行灰度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TEN与Ki-67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PTEN和Ki-67蛋白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和 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见图 1、2,PTEN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Ki-67蛋白主要在癌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PTEN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25),而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的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07),见表 1。


2.2 PTEN mRNA和Ki-67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
RT-PCR法检测PTEN mRNA和Ki-67 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定性结果见图 3。PTEN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在14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0.225 7±0.036 3比0.503 6±0.037 5,t=-19.905,P<0.05)。Ki-67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在14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的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1.212 1±0.042 1比0.293 6±0.027 4,t=68.469,P<0.05)。

2.3 PTEN蛋白和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PTEN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均与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即PTEN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着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分期的增高而降低(P<0.05),在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低于无转移者(P<0.05),在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中的表达(P<0.05);Ki-6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在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PTEN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包膜完整与否无关(P>0.05)。见表 2。

2.4 PTEN蛋白表达和Ki-67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 =-0.605,P=0.000),而在甲状腺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s =-0.021,P=0.899),见表 3、4。


3 讨论
近年来,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快速上升,我国也是如此。统计资料[4]显示,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30年前的2~3倍。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途径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恶性肿瘤的生长取决于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比例,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后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抑癌基因的失活所导致的细胞失控增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起着关键作用[5]。
PTEN抑癌基因(也称MMAC1或TEP1) 自1997年被首次克隆定位后即成为研究热点,其已在多种肿瘤中包括胃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肺癌等进行了研究[6-10],结果显示,PTEN在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浸润、转移、肿瘤血管生成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TEN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减弱或缺失,其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我们还采用RT-PCR法检测了PTEN 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也显示,PTEN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从蛋白层面和基因层面的检测结果相吻合,结果提示,PTEN表达减弱或缺失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PTEN在哪些类型甲状腺患者的肿瘤标本中低表达,我们分析了其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组织学分级升高,PTEN蛋白表达随之减少;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在乳头状癌中阳性率最高,滤泡癌次之,在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中未见表达;随着临床分期越晚,PTEN蛋白表达就越低;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可能与PTEN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从而负调节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浸润有关。此外,PTEN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包膜是否完整无关。由此可见,组织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恶性程度越高的甲状腺癌,其PTEN蛋白表达更低。由此推测,在甲状腺癌的发病中该基因的缺失表达可能是一个晚期事件。
Ki-67是一个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核标志物,存在于细胞周期的G1后期、S、G2和M期,其检测结果优于增殖细胞核抗原[11]。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5);我们还采用RT-PCR法检测了Ki-67 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Ki-67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
从蛋白层面和基因层面的检测结果相吻合,结果提示,在甲状腺癌中,细胞增殖水平提高。为了进一步了解Ki-67蛋白在哪些类型甲状腺患者的肿瘤标本中高表达,我们分析了其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组织学分级升高,Ki-67蛋白表达随之增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在未分化癌中阳性率最高,乳头状癌中次之,滤泡癌中未见表达;随着临床分期越晚,Ki-67蛋白表达就越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Ki-67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包膜是否完整无关。Ki-67可以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提示,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状态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Ki-67阳性率越高,甲状腺癌的组织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恶性程度越高,提示Ki-67表达阳性率可能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肿瘤的诊断和预后中的一种重要标志物。
本研究还发现,甲状腺癌中PTEN与Ki-67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 =-0.605,P=0.000),这可能是PTEN缺失导致甲状腺癌细胞偏离了正常的生长轨道,使肿瘤细胞表现出增殖活性增强,促进了Ki-67表达的增加[12-13]。推测PTEN表达下降后,其抑癌机制的丧失促进细胞进入分裂周期,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的表达相应明显增加。
总之,肿瘤是与基因表达异常紧密相关的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诸多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其中包括原癌基因的异常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或转录失调、DNA修复基因以及凋亡调节基因的异常表达[14-15]。细胞凋亡异常在很多恶性肿瘤如淋巴瘤、乳腺癌、肝癌、肺癌、卵巢癌等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3-4, 16]。PTEN和Ki-67在甲状腺癌不同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方面存在差异,若两者联合检测,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为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提供依据,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近30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1]。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途径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恶性肿瘤的生长取决于肿瘤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比例,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后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TEN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3.3,其编码的肿瘤抑制因子,能够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并调控细胞分裂周期[2]。Ki-67抗原能够反映细胞增殖的活性,目前Ki-67指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最好的细胞增殖标志物之一,主要表达于M期。Ki-67指数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在静止细胞(G0期和G1早期)不表达,Ki-67表达的高低反映细胞增殖分裂的速度。目前甲状腺癌中PTEN和Ki-67基因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法检测PTEN、Ki-67蛋白及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蛋白表达与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为甲状腺癌基因治疗寻找新靶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期间手术切除后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癌的石蜡包埋癌组织标本40例,其中乳头状癌24例,滤泡状癌8例,髓样癌5例,未分化癌3例;男11例,女29例;年龄22~80岁,平均48.25岁。同时取其距离癌组织1 cm处的甲状腺癌旁组织40例作为对照。以上标本均经10%中性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另选取14例经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且术后经病理也证实为原发性甲状腺癌的离体组织标本,其中乳头状癌11例,滤泡状癌2例,髓样癌1例;同时取其相应距离癌组织1 cm处甲状腺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取材后20 min内迅速保存在液氮中,随后放置于-70 ℃冰箱。所有病例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免疫治疗。所有石蜡标本均经重新HE染色进行确诊、分类,并对甲状腺癌标本再次进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确定并做表格统计。
1.2 主要试剂
一抗兔抗人PTEN抗体和一抗兔抗人Ki-67抗体均购于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P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和DAB显色试剂盒均购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rizol总RNA抽提试剂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RNA逆转录试剂盒购自日本Takara公司。
1.3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和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1.3.1 SP方法
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主要步骤为:烤片后常规二甲苯脱蜡,梯度乙醇水化,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干扰,抗原修复,羊血清试剂封闭,每例标本取3张切片分别滴加1滴PTEN (用PBS稀释比例为1 : 200)和Ki-67(用PBS稀释比例为1 : 200)一抗,4 ℃冰箱保存过夜。取出过夜的切片,用PBS冲洗,每张切片滴加1滴生物素标记二抗孵育后用PBS冲洗,每张切片滴加1滴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用PBS冲洗后DAB显色液显色,显微镜下监测显色过程,切片中发现棕黄色显色,用自来水冲洗,终止反应;显色后的切片在苏木精溶液中复染,盐酸乙醇分化返蓝、脱水,应用中性树胶封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判断结果。
1.3.2 染色结果判定[3 ]
采用双盲法,由两位高年资的病理学专家分别进行鉴定。① PTEN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阴性为完全无着色,阳性为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显色。② Ki-67主要表达在癌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浆,以细胞核和(或)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显色为Ki-67蛋白阳性表达,阴性为未见染色颗粒。
1.4 用RT-PCR方法检测PTEN mRNA和Ki-67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用Trizol法提取RNA,逆转录合成cDNA,逆转录好的cDNA模版于-20 ℃冰箱保存。随后对PCR后的样品进行凝胶电泳,电泳完毕后小心取出凝胶,用紫外凝胶成像分析仪照相,用Quantity One 软件进行灰度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TEN与Ki-67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PTEN和Ki-67蛋白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和 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见图 1、2,PTEN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Ki-67蛋白主要在癌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阳性表达。PTEN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25),而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的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07),见表 1。


2.2 PTEN mRNA和Ki-67 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结果
RT-PCR法检测PTEN mRNA和Ki-67 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定性结果见图 3。PTEN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在14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0.225 7±0.036 3比0.503 6±0.037 5,t=-19.905,P<0.05)。Ki-67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在14例甲状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的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1.212 1±0.042 1比0.293 6±0.027 4,t=68.469,P<0.05)。

2.3 PTEN蛋白和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PTEN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均与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肿瘤分期及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即PTEN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着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分期的增高而降低(P<0.05),在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低于无转移者(P<0.05),在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中的表达(P<0.05);Ki-67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随着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5),在有区域淋巴结转移者中明显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PTEN蛋白和Ki-67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包膜完整与否无关(P>0.05)。见表 2。

2.4 PTEN蛋白表达和Ki-67蛋白表达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甲状腺癌旁组织中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 =-0.605,P=0.000),而在甲状腺癌旁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Ki-67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s =-0.021,P=0.899),见表 3、4。


3 讨论
近年来,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在快速上升,我国也是如此。统计资料[4]显示,目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30年前的2~3倍。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基因、多途径及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恶性肿瘤的生长取决于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比例,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后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抑癌基因的失活所导致的细胞失控增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起着关键作用[5]。
PTEN抑癌基因(也称MMAC1或TEP1) 自1997年被首次克隆定位后即成为研究热点,其已在多种肿瘤中包括胃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腺癌、肺癌等进行了研究[6-10],结果显示,PTEN在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浸润、转移、肿瘤血管生成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TEN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减弱或缺失,其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我们还采用RT-PCR法检测了PTEN 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也显示,PTEN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从蛋白层面和基因层面的检测结果相吻合,结果提示,PTEN表达减弱或缺失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为了进一步了解PTEN在哪些类型甲状腺患者的肿瘤标本中低表达,我们分析了其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组织学分级升高,PTEN蛋白表达随之减少;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在乳头状癌中阳性率最高,滤泡癌次之,在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中未见表达;随着临床分期越晚,PTEN蛋白表达就越低;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可能与PTEN参与调节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从而负调节肿瘤细胞的迁移和浸润有关。此外,PTEN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包膜是否完整无关。由此可见,组织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恶性程度越高的甲状腺癌,其PTEN蛋白表达更低。由此推测,在甲状腺癌的发病中该基因的缺失表达可能是一个晚期事件。
Ki-67是一个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核标志物,存在于细胞周期的G1后期、S、G2和M期,其检测结果优于增殖细胞核抗原[11]。本研究首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Ki-67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5);我们还采用RT-PCR法检测了Ki-67 mRNA在甲状腺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Ki-67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5)。
从蛋白层面和基因层面的检测结果相吻合,结果提示,在甲状腺癌中,细胞增殖水平提高。为了进一步了解Ki-67蛋白在哪些类型甲状腺患者的肿瘤标本中高表达,我们分析了其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发现,随着组织学分级升高,Ki-67蛋白表达随之增高;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在未分化癌中阳性率最高,乳头状癌中次之,滤泡癌中未见表达;随着临床分期越晚,Ki-67蛋白表达就越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Ki-67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Ki-67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及包膜是否完整无关。Ki-67可以反映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提示,甲状腺细胞的增殖状态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Ki-67阳性率越高,甲状腺癌的组织分级越高、临床分期越晚、恶性程度越高,提示Ki-67表达阳性率可能作为判断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肿瘤的诊断和预后中的一种重要标志物。
本研究还发现,甲状腺癌中PTEN与Ki-67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s =-0.605,P=0.000),这可能是PTEN缺失导致甲状腺癌细胞偏离了正常的生长轨道,使肿瘤细胞表现出增殖活性增强,促进了Ki-67表达的增加[12-13]。推测PTEN表达下降后,其抑癌机制的丧失促进细胞进入分裂周期,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Ki-67的表达相应明显增加。
总之,肿瘤是与基因表达异常紧密相关的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诸多基因的表达异常有关,其中包括原癌基因的异常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或转录失调、DNA修复基因以及凋亡调节基因的异常表达[14-15]。细胞凋亡异常在很多恶性肿瘤如淋巴瘤、乳腺癌、肝癌、肺癌、卵巢癌等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3-4, 16]。PTEN和Ki-67在甲状腺癌不同分化程度、局部浸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方面存在差异,若两者联合检测,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甲状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可以为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提供依据,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