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刘敏敏, 韩学东, 甄林林, 邱小兰, 厉芝, 任毅.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 24(12): 1517-1520. doi: 10.7507/1007-9424.201706065 复制
乳腺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生于初产哺乳期妇女。若炎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可能会形成乳腺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皮肤窦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有研究[2]显示,33% 的哺乳期妇女曾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其中有 5%~11% 发展为乳腺脓肿[3]。目前对于乳腺脓肿的治疗主要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但该治疗方法带给患者的痛苦大,治疗时间长,手术瘢痕大,甚至导致乳房变形。安珂(EnCor)是新一代真空旋切系统,能够持续旋切及收集标本,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且可实时超声监控[4]的优点。2012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0 月期间,笔者对其所在医院部分乳腺脓肿患者采用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进行治疗,与常规切开引流术相比,其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2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0 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 41 例,均为哺乳期急性乳腺脓肿,均有乳房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并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28 例可触及波动感,病程 3~8 d。脓肿位于乳房外上象限 18 例,外下象限 23 例;脓肿直径 3~6 cm。其中有 20 例接受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术治疗(EnCor 组),其余 21 例行常规手术切开引流治疗(对照组)。2 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脓肿直径、脓肿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2 治疗方法
1.2.1 主要仪器设备及术前准备 美国 SenoRx 公司 EnCor 真空旋切系统,包括真空抽吸泵、穿刺针、控制器。超声仪采用西门子公司 ACUSON Sequoia 512 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5~8 MHz。2 组患者术前均经彩超检查,以确定诊断及探查脓腔大小、范围、深度及与皮肤的距离。
1.2.2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术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部稍垫高,上肢外展上举,超声标记脓肿范围。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将利多卡因注入穿刺路径、脓肿周围及腔内、乳腺后间隙。病灶下方 2~3 cm 较为隐蔽处取一约 3 mm 切口,在超声引导下将 7 G 旋切刀穿刺至脓腔里,在超声监视下将所有无回声及低回声区完全切除并负压吸出,手术过程中随时调整进针角度和深度,以保证切除彻底。术毕予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冲洗创腔,局部压迫 5~10 min 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双套管置入残腔内并固定,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局部48 h,负压吸引盒维持适当负压。残腔每日先以过氧化氢液冲洗,再以聚维酮碘(碘伏)与生理盐水 1∶1 的混合液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洗液澄清、无脓性分泌物为止。拔除引流管的指征:连续 2 d 引流量<10 mL/d(非脓性液体),局部炎症消退,体温、血象正常,彩超提示脓腔消失。
1.2.3 常规切开引流术 单发脓肿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多发及深部脓肿在全麻下手术。根据乳腺脓肿位置在脓肿表面取弧形或放射状切口,深部或后间隙脓肿取乳腺下皱襞弧形切口。切口一般长约 4~6 cm,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后,残腔内填塞碘伏纱布,切口加压包扎,每天换药 1 次。
1.2.4 术后治疗 2 组患者均给予回乳治疗,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药敏结果回报前予以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根据药敏结果行具体的抗感染治疗。痊愈后随访,行高频超声检查。
1.2.5 评价指标 比较 2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瘢痕大小、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治愈的标准:全身症状消失,B 超检查示脓腔消失,局部无红肿、热痛,拔除引流管及切口愈合视为治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1.4 结果
1.4.1 手术效果 2 组患者手术治疗顺利,但 EnCor 组中有 2 例在旋切过程中发生出血,局部加压 1 h 后成功完成真空旋切术。2 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Cor 组的切口瘢痕大小、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所有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再次手术,无术后出血、皮肤损伤、乳糜漏等并发症发生。41 例患者的脓液标本经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87.8%(36/4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30 例(73.2%),链球菌感染 6 例(14.6%),厌氧菌感染及无细菌生长者 5 例(12.2%)。


1.4.2 术后随访 41 例患者术后随访 3~20 个月(平均 12 个月),无一例失访。查体结合高频超声检查无残留及复发征象。对照组切口疤痕较明显,1 例发生乳房变形,而 EnCor 组切口瘢痕微小,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治疗效果均满意。
2 讨论
乳腺脓肿是初产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常因输乳管畸形或堵塞而导致乳汁淤积,乳头皲裂或不清洁而致细菌逆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本组 41 例乳腺脓肿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30 例( 73.2%)。该病一经确诊,传统治疗方法是切开引流,其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是乳腺脓肿的比较经典的治疗方法[6],但治疗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易反复发作,愈合后常遗留明显瘢痕,部分导致乳房变形,患者十分痛苦[7-11]。
基于传统手术的诸多缺点,一些研究者[12-14]采用小切口或穿刺冲洗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显著,既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又不影响乳房外形,更易为女性接受。但由于单纯穿刺冲洗不能彻底清除脓腔壁及周围坏死组织,术后易再次复发而行脓肿切开引流。乳腺真空旋切系统利用负压辅助旋切刀对病灶切除,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瘢痕微小、病灶切除实时超声监控等优点[15],被广泛应用于乳腺肿块活检及良性肿瘤切除。罗懿忠等[16]报道,在高频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加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结果显示,微创组的手术时间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瘢痕长度方面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廖丹等[17]对 12 例乳腺脓肿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微创治疗乳腺脓肿,穿刺切口小〔(0.31±0.01) cm〕,住院时间为(7±0.02) d,术后随访 2~12 个月,临床及超声复查均未发现复发,具有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乳房外形完整等优点。
EnCor 系统作为第 2 代乳腺真空旋切系统,其原理与麦默通系统相同,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瘢痕微小等优点。黄志华[18]选取 800 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应用麦默通或 EnCor 微创系统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在肿瘤切除准确性、完整性、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 2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 EnCor 有专门的标本收集系统,易于操作,在手术时间上明显优于麦默通组。笔者采用 EnCor 系统加双套管负压引流冲洗治疗乳腺脓肿,首先在超声实时监控下彻底清除脓液、切除脓壁及坏死组织,避免残留,减少术后复发几率,特别是深部脓肿及有分隔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充分分离、分隔,避免残留发生;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双套管置于残腔内,外接负压吸引装置,每日冲洗,负压引流能扩张毛细血管,进而促进创面血管再生,修复细胞增殖和肉芽形成,减轻创面水肿,减少细菌量以及改善创面微循环,术后局部炎症减退明显,不容易造成脓液残留和脓肿复发[19-22],结果显示,2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 0),但与对照组比较, EnCor 组的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换药次数更少,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也显示, EnCor 组的切口瘢痕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0 1),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治疗效果均满意。
笔者体会,在行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冲洗治疗乳腺脓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脓液吸出后,在旋切系统的负压下,病灶塌陷,此时应在超声下谨慎操作,切除脓肿侧壁及基底,在靠近皮肤处尽量避免使用旋切刀,以防止损伤皮肤。② 穿刺口应选择在脓肿下方 2~3 cm 正常皮肤处,既利于手术操作、保证切除范围,也利于保证术后充分引流,不易形成窦道[23-25]。③ 脓肿周围充血、水肿,旋切时易出血,对于出血较多的病例可局部压迫后再次试行旋切术,若出血无法控制则行切开引流术。④ 良好的冲洗引流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术后每天用过氧化氢、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炎症坏死组织,还可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综上所述,EnCor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将乳腺脓肿完全切除,辅以双套管冲洗引流,能明显缩短乳腺脓肿的治疗过程,具有痛苦小、微创、美观、复发率低等优点。
乳腺炎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发生于初产哺乳期妇女。若炎症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可能会形成乳腺脓肿,脓肿破溃后形成皮肤窦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有研究[2]显示,33% 的哺乳期妇女曾发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其中有 5%~11% 发展为乳腺脓肿[3]。目前对于乳腺脓肿的治疗主要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但该治疗方法带给患者的痛苦大,治疗时间长,手术瘢痕大,甚至导致乳房变形。安珂(EnCor)是新一代真空旋切系统,能够持续旋切及收集标本,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且可实时超声监控[4]的优点。2012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0 月期间,笔者对其所在医院部分乳腺脓肿患者采用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进行治疗,与常规切开引流术相比,其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2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0 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脓肿患者 41 例,均为哺乳期急性乳腺脓肿,均有乳房局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并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28 例可触及波动感,病程 3~8 d。脓肿位于乳房外上象限 18 例,外下象限 23 例;脓肿直径 3~6 cm。其中有 20 例接受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术治疗(EnCor 组),其余 21 例行常规手术切开引流治疗(对照组)。2 组患者在年龄、病程、脓肿直径、脓肿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1.2 治疗方法
1.2.1 主要仪器设备及术前准备 美国 SenoRx 公司 EnCor 真空旋切系统,包括真空抽吸泵、穿刺针、控制器。超声仪采用西门子公司 ACUSON Sequoia 512 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5~8 MHz。2 组患者术前均经彩超检查,以确定诊断及探查脓腔大小、范围、深度及与皮肤的距离。
1.2.2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术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肩部稍垫高,上肢外展上举,超声标记脓肿范围。常规消毒铺巾,超声引导下将利多卡因注入穿刺路径、脓肿周围及腔内、乳腺后间隙。病灶下方 2~3 cm 较为隐蔽处取一约 3 mm 切口,在超声引导下将 7 G 旋切刀穿刺至脓腔里,在超声监视下将所有无回声及低回声区完全切除并负压吸出,手术过程中随时调整进针角度和深度,以保证切除彻底。术毕予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冲洗创腔,局部压迫 5~10 min 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双套管置入残腔内并固定,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局部48 h,负压吸引盒维持适当负压。残腔每日先以过氧化氢液冲洗,再以聚维酮碘(碘伏)与生理盐水 1∶1 的混合液冲洗,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直至冲洗液澄清、无脓性分泌物为止。拔除引流管的指征:连续 2 d 引流量<10 mL/d(非脓性液体),局部炎症消退,体温、血象正常,彩超提示脓腔消失。
1.2.3 常规切开引流术 单发脓肿在局部麻醉下手术,多发及深部脓肿在全麻下手术。根据乳腺脓肿位置在脓肿表面取弧形或放射状切口,深部或后间隙脓肿取乳腺下皱襞弧形切口。切口一般长约 4~6 cm,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后,残腔内填塞碘伏纱布,切口加压包扎,每天换药 1 次。
1.2.4 术后治疗 2 组患者均给予回乳治疗,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药敏结果回报前予以广谱抗生素抗感染,待药敏结果回报后,根据药敏结果行具体的抗感染治疗。痊愈后随访,行高频超声检查。
1.2.5 评价指标 比较 2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瘢痕大小、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治愈的标准:全身症状消失,B 超检查示脓腔消失,局部无红肿、热痛,拔除引流管及切口愈合视为治愈。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1.4 结果
1.4.1 手术效果 2 组患者手术治疗顺利,但 EnCor 组中有 2 例在旋切过程中发生出血,局部加压 1 h 后成功完成真空旋切术。2 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Cor 组的切口瘢痕大小、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所有患者术后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再次手术,无术后出血、皮肤损伤、乳糜漏等并发症发生。41 例患者的脓液标本经细菌培养,阳性率为 87.8%(36/4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30 例(73.2%),链球菌感染 6 例(14.6%),厌氧菌感染及无细菌生长者 5 例(12.2%)。


1.4.2 术后随访 41 例患者术后随访 3~20 个月(平均 12 个月),无一例失访。查体结合高频超声检查无残留及复发征象。对照组切口疤痕较明显,1 例发生乳房变形,而 EnCor 组切口瘢痕微小,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治疗效果均满意。
2 讨论
乳腺脓肿是初产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之一,常因输乳管畸形或堵塞而导致乳汁淤积,乳头皲裂或不清洁而致细菌逆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本组 41 例乳腺脓肿患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30 例( 73.2%)。该病一经确诊,传统治疗方法是切开引流,其操作简单,治疗效果确切,是乳腺脓肿的比较经典的治疗方法[6],但治疗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易反复发作,愈合后常遗留明显瘢痕,部分导致乳房变形,患者十分痛苦[7-11]。
基于传统手术的诸多缺点,一些研究者[12-14]采用小切口或穿刺冲洗术治疗乳腺脓肿,疗效显著,既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又不影响乳房外形,更易为女性接受。但由于单纯穿刺冲洗不能彻底清除脓腔壁及周围坏死组织,术后易再次复发而行脓肿切开引流。乳腺真空旋切系统利用负压辅助旋切刀对病灶切除,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瘢痕微小、病灶切除实时超声监控等优点[15],被广泛应用于乳腺肿块活检及良性肿瘤切除。罗懿忠等[16]报道,在高频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加置管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结果显示,微创组的手术时间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瘢痕长度方面明显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廖丹等[17]对 12 例乳腺脓肿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微创治疗乳腺脓肿,穿刺切口小〔(0.31±0.01) cm〕,住院时间为(7±0.02) d,术后随访 2~12 个月,临床及超声复查均未发现复发,具有手术损伤小、住院时间短、乳房外形完整等优点。
EnCor 系统作为第 2 代乳腺真空旋切系统,其原理与麦默通系统相同,具有操作时间短、创伤小、瘢痕微小等优点。黄志华[18]选取 800 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应用麦默通或 EnCor 微创系统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在肿瘤切除准确性、完整性、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 2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 EnCor 有专门的标本收集系统,易于操作,在手术时间上明显优于麦默通组。笔者采用 EnCor 系统加双套管负压引流冲洗治疗乳腺脓肿,首先在超声实时监控下彻底清除脓液、切除脓壁及坏死组织,避免残留,减少术后复发几率,特别是深部脓肿及有分隔脓肿,可在超声引导下充分分离、分隔,避免残留发生;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将双套管置于残腔内,外接负压吸引装置,每日冲洗,负压引流能扩张毛细血管,进而促进创面血管再生,修复细胞增殖和肉芽形成,减轻创面水肿,减少细菌量以及改善创面微循环,术后局部炎症减退明显,不容易造成脓液残留和脓肿复发[19-22],结果显示,2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 0),但与对照组比较, EnCor 组的治愈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换药次数更少,疼痛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也显示, EnCor 组的切口瘢痕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0 1),患者对术后乳房外形及治疗效果均满意。
笔者体会,在行 EnCor 真空旋切加双套管负压引流冲洗治疗乳腺脓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脓液吸出后,在旋切系统的负压下,病灶塌陷,此时应在超声下谨慎操作,切除脓肿侧壁及基底,在靠近皮肤处尽量避免使用旋切刀,以防止损伤皮肤。② 穿刺口应选择在脓肿下方 2~3 cm 正常皮肤处,既利于手术操作、保证切除范围,也利于保证术后充分引流,不易形成窦道[23-25]。③ 脓肿周围充血、水肿,旋切时易出血,对于出血较多的病例可局部压迫后再次试行旋切术,若出血无法控制则行切开引流术。④ 良好的冲洗引流是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术后每天用过氧化氢、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炎症坏死组织,还可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综上所述,EnCor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将乳腺脓肿完全切除,辅以双套管冲洗引流,能明显缩短乳腺脓肿的治疗过程,具有痛苦小、微创、美观、复发率低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