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赵志强, 陈敏学, 聂元华, 马福林, 朱占弟, 陈昊, 康博雄, 王琛. 胃空肠吻合和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 meta 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0, 27(8): 985-993. doi: 10.7507/1007-9424.201909099 复制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恶性胃出口梗阻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胃恶性肿瘤、十二指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细胞癌、转移性癌、恶性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均可引起恶性胃出口梗阻[1-4]。胃出口梗阻后将导致持续恶心、呕吐、腹痛、体质量减轻、恶病质等严重症状[5]。胃空肠吻合(gastrojejunostomy,GJ)术一直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传统方法,可使 72% 的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症状缓解并恢复胃排空的功能,然而该术式的发病率(13%~55%)和病死率(2%~36%)相对较高[6-7],甚至还会引起患者胃排空延迟,从而延长住院时间[6]。自 1992 年 Topazian 等[8]报道了内镜下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EMS)的放置对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安全、有效后,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目前有许多研究[9-12]支持肠内支架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 GJ 术相比,支架置入可以更快地缓解患者的症状[13-15],如更快地恢复饮食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总医疗成本[4, 16]。然而,接受支架置入的患者中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依然很高。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哪种治疗方式更适合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患者。本研究旨在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来比较 GJ 术和 SEMS 置入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非 RCT。
1.1.2 研究对象
恶性肿瘤导致的胃出口梗阻患者。
1.1.3 干预措施
采用 GJ 术或 SEMS 置入(以下简称“SEMS”)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1.1.4 结局指标
① 住院时间;② 生存时间;③ 术后恢复饮食时间;④ 技术成功率;⑤ 临床成功率;⑥ 术后并发症率。
1.1.5 排除标准
① 重复发表的研究;② 无法提取数据的研究;③ 动物研究。
1.2 文献检索方法
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的指导原则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简称“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 2019 年 1 月。语种限于中、英文。中文检索词:胃空肠吻合术、胃旁路手术、自膨式金属支架、胃出口梗阻;英文检索词:Gastrojejunostomy、Gastric Bypass、Self 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Gastric Outlet Obstruction。以 PubMed 数据库为例,其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由 2 位研究者独立完成,若遇分歧,则由第 3 位研究者协助解决。通过阅读文献,选择 GJ 术和 SEMS 两种方法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研究。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收集研究类型及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如文献发表作者、发表年限、研究类型、纳入研究样本量、主要结局指标等。当研究结果为中位数和范围时,使用 Hozo 等[17]描述的方法将值转换为平均值和标准差。纳入的 RCT 研究采用改良 Jadad 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估,纳入的非 RCT 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风险评分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连续变量以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量指标,二分类变量以比值比(odds ratio,OR)作为效应量指标,各 效 应 量 均 以 95% 置 信 区 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通过 χ2 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结合 I2 值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异质性(P>0.10 且 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P≤0.10,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研究数量超过 10 篇的指标采用 Egger 检验分析其发表偏倚。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特点及文献质量
共检索得到相关研究文献 231 篇,最终纳入 12 篇[1, 5-6, 18-26],其中 3 篇 RCT[1, 6, 18],9 篇非 RCT[5, 19-26]。均为英文文献,共 1 505 例患者,其中 GJ 组 620 例,SEMS 组 885 例。文献具体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纳入研究的文献基本特征及 Jadad/NOS 评分见表 1。


2.2 meta 分析结果
2.2.1 住院时间
有 11 项研究[1, 5-6, 18-23, 25-26]分析了住院时间,共 1 442 例患者。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P=0.000 3,I2=69%),结果显示,SEMS 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 GJ 组 [MD=5.83,95%CI(4.24,7.42),P<0.000 0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RCT 组:MD=6.69,95%CI(4.00,9.38),P<0.000 01;非 RCT 组:MD=5.64,95%CI(3.72,7.57),P<0.000 01]。见图 2。

2.2.2 生存时间
有 7 项研究[6, 19-20, 22, 24-26]分析了生存时间,共 777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19,I2=31%),结果显示,GJ 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 SEMS 组 [MD=38.31,95%CI(28.98,47.64),P<0.000 0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MD=39.89,95%CI(30.12,49.66),P<0.000 01];然而 RCT 研究只有一项,其结果显示 2 组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22.00,95%CI(–9.45,53.45),P=0.17]。见图 3。

2.2.3 术后恢复饮食时间
有 7 项研究[6, 18-21, 24-25]分析了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共 634 例患者。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P<0.000 01,I2=98%),结果显示,SEMS 组的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明显短于 GJ 组[MD=3.41,95%CI(1.79,5.03),P<0.000 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RCT 组:MD=3.07,95%CI(1.39,4.76),P=0.000 3;非 RCT 组:MD=3.50,95%CI(1.62,5.39),P=0.000 3]。见图 4。

2.2.4 技术成功率
有 11 项研究[1, 5-6, 18-22, 24-26]分析了技术成功率,共 1 425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90,I2=0),结果显示,GJ 组的技术成功率明显高于 SEMS 组 [OR=2.72,95%CI(1.13,6.53),P=0.03]。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OR=2.81,95%CI(1.05,7.50),P=0.04],然而 RCT 研究结果显示 2 组的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37,95%CI(0.34,16.49),P=0.38]。见图 5。

2.2.5 临床成功率
有 10 项研究[5, 18-26]分析了临床成功率,共 1 441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24,I2=23%),GJ 组的临床成功率明显高于 SEMS 组 [OR=1.86,95%CI(1.35,2.57),P=0.000 2]。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OR=1.85,95%CI(1.34,2.56),P=0.000 2];然而 RCT 研究只有一项,其结果显示 2 组的临床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3.35,95%CI(0.12,93.83),P=0.48]。见图 6。

2.2.6 并发症率
有 8 项研究[1, 5-6, 18-19, 23, 25-26]分析了并发症率,共 966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49,I2=0),结果显示,GJ 组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 SEMS 组 [OR=1.85,95%CI(1.27,2.70),P=0.00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OR=1.92,95%CI(1.29,2.87),P=0.001];然而 RCT 研究结果显示 2 组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3,95%CI(0.50,4.08),P=0.51]。见图 7。

2.3 文章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以住院时间和临床成功率为指标的文献绘制漏斗图(图 8),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结果大致在总体效应周围分布,呈漏斗形,基本左右对称,提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

3 讨论
恶性胃出口梗阻可由多种消化系的肿瘤引起,对于这些患者来说,由于原发肿瘤与梗阻双重因素的作用,患该类疾病的患者生存期一般仅有几个月,而且生活质量大都不佳[5]。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于解除患者病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生存预期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GJ 术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传统方法,与 SEMS 置入术相比,其在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在 Khashab 等[5]的研究中,GJ 组和 SEMS 组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 99% 和 96%;在 Park 等[21]的研究中发现,GJ 组的临床成功率高于 SEMS 组(92.3% 比 77.4%);本研究结果也得出,GJ 组在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方面优于 SEMS 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的患者,其梗阻程度和范围不同,有的甚至由于粘连等情况使肠腔完全闭塞,这都会影响 SEMS 放置的成功率,这可能是 GJ 组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优于 SEMS 组的原因。对于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患者来说,原发肿瘤和梗阻的存在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GJ 术既可以解除梗阻,又可以对部分肿瘤进行切除,减少了肿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在 No 等[20]的研究中发现,GJ 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 SEMS 组,本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自 1992 年 SEMS 被报道用于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8]后,现已被患者及临床医师广泛接受,其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如更快地恢复饮食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等优势[27]。Maetani 等[19]对 44 例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研究表明,SEMS 组患者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明显比 GJ 术患者短;Uemura 等[25]回顾性分析了 99 例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患者,结果表明,SEMS 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 GJ 组;而 Tsauo 等[22]和 Jang 等[26]的研究结果表明,SEMS 置入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本 meta 分析结果与这些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SEMS 置入治疗之所以有更好的短期疗效,这主要归因于支架置入术侵入性较 GJ 术小,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较小[23];GJ 术改变了消化道的正常解剖结构,可能导致胃排空延迟,因此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28];此外,发生并发症后也会使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延长,而在本研究中 GJ 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 SEMS 组,这和其较长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是相对应的。
总之,从本 meta 分析结果显示,GJ 术和 SEMS 置入这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就生存时间、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指标而言,GJ 组要优于 SEMS 组;而 SEMS 组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并发症率方面要明显优于 GJ 组。结果提示,SEMS 置入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和解除痛苦,GJ 术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一般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可选择行 SEMS 置入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反之则行 GJ 术,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研究结论仍需要谨慎对待,如纳入文献较少且多数为非 RCT 回顾性研究,这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仍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 RCT 研究进一步对研究结论加以证实。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无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赵志强直接参与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或解释数据、起草文章;陈敏学、聂元华、马福林直接参与采集数据、分析或解释数据;朱占弟、陈昊、康博雄直接参与实施研究、获取研究经费或支持性贡献;陈敏学、朱占弟统计分析;王琛直接参与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
随着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恶性胃出口梗阻的发病率亦随之上升,胃恶性肿瘤、十二指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细胞癌、转移性癌、恶性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肿瘤均可引起恶性胃出口梗阻[1-4]。胃出口梗阻后将导致持续恶心、呕吐、腹痛、体质量减轻、恶病质等严重症状[5]。胃空肠吻合(gastrojejunostomy,GJ)术一直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传统方法,可使 72% 的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症状缓解并恢复胃排空的功能,然而该术式的发病率(13%~55%)和病死率(2%~36%)相对较高[6-7],甚至还会引起患者胃排空延迟,从而延长住院时间[6]。自 1992 年 Topazian 等[8]报道了内镜下自膨式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EMS)的放置对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姑息性治疗安全、有效后,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治疗模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目前有许多研究[9-12]支持肠内支架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 GJ 术相比,支架置入可以更快地缓解患者的症状[13-15],如更快地恢复饮食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总医疗成本[4, 16]。然而,接受支架置入的患者中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依然很高。因此,目前尚不清楚哪种治疗方式更适合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患者。本研究旨在采用 meta 分析的方法来比较 GJ 术和 SEMS 置入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非 RCT。
1.1.2 研究对象
恶性肿瘤导致的胃出口梗阻患者。
1.1.3 干预措施
采用 GJ 术或 SEMS 置入(以下简称“SEMS”)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1.1.4 结局指标
① 住院时间;② 生存时间;③ 术后恢复饮食时间;④ 技术成功率;⑤ 临床成功率;⑥ 术后并发症率。
1.1.5 排除标准
① 重复发表的研究;② 无法提取数据的研究;③ 动物研究。
1.2 文献检索方法
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的指导原则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维普、万方数据、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简称“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 2019 年 1 月。语种限于中、英文。中文检索词:胃空肠吻合术、胃旁路手术、自膨式金属支架、胃出口梗阻;英文检索词:Gastrojejunostomy、Gastric Bypass、Self 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s、Gastric Outlet Obstruction。以 PubMed 数据库为例,其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文献质量评价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由 2 位研究者独立完成,若遇分歧,则由第 3 位研究者协助解决。通过阅读文献,选择 GJ 术和 SEMS 两种方法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研究。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收集研究类型及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如文献发表作者、发表年限、研究类型、纳入研究样本量、主要结局指标等。当研究结果为中位数和范围时,使用 Hozo 等[17]描述的方法将值转换为平均值和标准差。纳入的 RCT 研究采用改良 Jadad 评分标准进行质量评估,纳入的非 RCT 研究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风险评分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连续变量以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作为效应量指标,二分类变量以比值比(odds ratio,OR)作为效应量指标,各 效 应 量 均 以 95% 置 信 区 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表示。通过 χ2 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并结合 I2 值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异质性(P>0.10 且 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异质性(P≤0.10,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纳入研究数量超过 10 篇的指标采用 Egger 检验分析其发表偏倚。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的特点及文献质量
共检索得到相关研究文献 231 篇,最终纳入 12 篇[1, 5-6, 18-26],其中 3 篇 RCT[1, 6, 18],9 篇非 RCT[5, 19-26]。均为英文文献,共 1 505 例患者,其中 GJ 组 620 例,SEMS 组 885 例。文献具体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纳入研究的文献基本特征及 Jadad/NOS 评分见表 1。


2.2 meta 分析结果
2.2.1 住院时间
有 11 项研究[1, 5-6, 18-23, 25-26]分析了住院时间,共 1 442 例患者。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P=0.000 3,I2=69%),结果显示,SEMS 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 GJ 组 [MD=5.83,95%CI(4.24,7.42),P<0.000 0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RCT 组:MD=6.69,95%CI(4.00,9.38),P<0.000 01;非 RCT 组:MD=5.64,95%CI(3.72,7.57),P<0.000 01]。见图 2。

2.2.2 生存时间
有 7 项研究[6, 19-20, 22, 24-26]分析了生存时间,共 777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19,I2=31%),结果显示,GJ 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 SEMS 组 [MD=38.31,95%CI(28.98,47.64),P<0.000 0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MD=39.89,95%CI(30.12,49.66),P<0.000 01];然而 RCT 研究只有一项,其结果显示 2 组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MD=22.00,95%CI(–9.45,53.45),P=0.17]。见图 3。

2.2.3 术后恢复饮食时间
有 7 项研究[6, 18-21, 24-25]分析了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共 634 例患者。采用的随机效应模型分析(P<0.000 01,I2=98%),结果显示,SEMS 组的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明显短于 GJ 组[MD=3.41,95%CI(1.79,5.03),P<0.000 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RCT 组:MD=3.07,95%CI(1.39,4.76),P=0.000 3;非 RCT 组:MD=3.50,95%CI(1.62,5.39),P=0.000 3]。见图 4。

2.2.4 技术成功率
有 11 项研究[1, 5-6, 18-22, 24-26]分析了技术成功率,共 1 425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90,I2=0),结果显示,GJ 组的技术成功率明显高于 SEMS 组 [OR=2.72,95%CI(1.13,6.53),P=0.03]。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OR=2.81,95%CI(1.05,7.50),P=0.04],然而 RCT 研究结果显示 2 组的技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2.37,95%CI(0.34,16.49),P=0.38]。见图 5。

2.2.5 临床成功率
有 10 项研究[5, 18-26]分析了临床成功率,共 1 441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24,I2=23%),GJ 组的临床成功率明显高于 SEMS 组 [OR=1.86,95%CI(1.35,2.57),P=0.000 2]。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OR=1.85,95%CI(1.34,2.56),P=0.000 2];然而 RCT 研究只有一项,其结果显示 2 组的临床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3.35,95%CI(0.12,93.83),P=0.48]。见图 6。

2.2.6 并发症率
有 8 项研究[1, 5-6, 18-19, 23, 25-26]分析了并发症率,共 966 例患者。采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P=0.49,I2=0),结果显示,GJ 组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 SEMS 组 [OR=1.85,95%CI(1.27,2.70),P=0.001]。RCT 研究和非 RCT 研究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 RCT 研究结果与总体结果一致 [OR=1.92,95%CI(1.29,2.87),P=0.001];然而 RCT 研究结果显示 2 组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43,95%CI(0.50,4.08),P=0.51]。见图 7。

2.3 文章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以住院时间和临床成功率为指标的文献绘制漏斗图(图 8),结果显示,纳入的研究结果大致在总体效应周围分布,呈漏斗形,基本左右对称,提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

3 讨论
恶性胃出口梗阻可由多种消化系的肿瘤引起,对于这些患者来说,由于原发肿瘤与梗阻双重因素的作用,患该类疾病的患者生存期一般仅有几个月,而且生活质量大都不佳[5]。因此,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案对于解除患者病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生存预期至关重要。
一直以来,GJ 术是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传统方法,与 SEMS 置入术相比,其在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在 Khashab 等[5]的研究中,GJ 组和 SEMS 组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 99% 和 96%;在 Park 等[21]的研究中发现,GJ 组的临床成功率高于 SEMS 组(92.3% 比 77.4%);本研究结果也得出,GJ 组在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方面优于 SEMS 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不同的患者,其梗阻程度和范围不同,有的甚至由于粘连等情况使肠腔完全闭塞,这都会影响 SEMS 放置的成功率,这可能是 GJ 组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优于 SEMS 组的原因。对于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患者来说,原发肿瘤和梗阻的存在都会影响患者的预后,GJ 术既可以解除梗阻,又可以对部分肿瘤进行切除,减少了肿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在 No 等[20]的研究中发现,GJ 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 SEMS 组,本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自 1992 年 SEMS 被报道用于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8]后,现已被患者及临床医师广泛接受,其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具有更好的短期疗效,如更快地恢复饮食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率等优势[27]。Maetani 等[19]对 44 例恶性胃出口梗阻患者的研究表明,SEMS 组患者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明显比 GJ 术患者短;Uemura 等[25]回顾性分析了 99 例恶性胃出口梗阻的患者,结果表明,SEMS 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 GJ 组;而 Tsauo 等[22]和 Jang 等[26]的研究结果表明,SEMS 置入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本 meta 分析结果与这些文献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SEMS 置入治疗之所以有更好的短期疗效,这主要归因于支架置入术侵入性较 GJ 术小,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较小[23];GJ 术改变了消化道的正常解剖结构,可能导致胃排空延迟,因此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28];此外,发生并发症后也会使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饮食的时间延长,而在本研究中 GJ 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 SEMS 组,这和其较长的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是相对应的。
总之,从本 meta 分析结果显示,GJ 术和 SEMS 置入这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就生存时间、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指标而言,GJ 组要优于 SEMS 组;而 SEMS 组在住院时间、术后恢复饮食时间及并发症率方面要明显优于 GJ 组。结果提示,SEMS 置入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和解除痛苦,GJ 术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因此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一般状况较差、预期寿命较短的患者可选择行 SEMS 置入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反之则行 GJ 术,延长患者的寿命。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研究结论仍需要谨慎对待,如纳入文献较少且多数为非 RCT 回顾性研究,这可能使研究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仍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 RCT 研究进一步对研究结论加以证实。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无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赵志强直接参与酝酿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分析或解释数据、起草文章;陈敏学、聂元华、马福林直接参与采集数据、分析或解释数据;朱占弟、陈昊、康博雄直接参与实施研究、获取研究经费或支持性贡献;陈敏学、朱占弟统计分析;王琛直接参与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作批评性审阅、获取研究经费、行政、技术或材料支持、指导、支持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