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陈茂山, 李芳芳, 侯令密, 杨雅涵, 樊莉, 尹恒, 牟德武, 黄云辉, 王大松, 杨宏伟. 基于SEER数据库对符合ACOSOG Z0011试验入组标准年轻乳腺癌的验证性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2, 29(2): 196-204. doi: 10.7507/1007-9424.202105024 复制
乳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已由既往的“最大可耐受”向“最小有效”转变,保乳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最为成功的例证[1-2]。目前,保乳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主流术式,SLNB 能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对淋巴结阴性患者进行准确分期,而 ALND 仍是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标准术式[2-4]。美国外科医师学会肿瘤学组(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Oncology Group,ACOSOG)Z0011 试验 10 年数据证实,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1~2 枚转移的 cT1~cT2 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后文简称放疗)时可安全豁免 ALND,且能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5-6]。因此,国内外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推荐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患者可豁免 ALND,在临床实践中医师也逐渐接受并采用该模式对该类患者进行诊疗[3-4, 7]。然而,Z0011 试验 2 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 56 岁和 54 岁,其中小于 50 岁患者仅 279 例(34%)[8]。而年龄与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常被临床医生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3-4, 7]。因此,年轻乳腺癌(younger breast cancer,YBC)能否参照 Z0011 试验结论安全豁免 ALND 尚缺乏足够证据。
本研究使用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的病例资料,参照 ESO-ESMO 诊疗指南共识[9]以 40 岁作为 YBC 分界标准,回顾性分析在 YBC 患者中免除 ALND 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旨在探索 SLN 1~2 枚转移的 YBC 患者在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时能否安全豁免 ALND。本研究通过了遂宁市中心医院医学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批(批文编号:LLSNCH20200050)。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通过 SEER*Stat v8.3.8 软件在 2019 年 12 月更新的 SEER 数据库中筛选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病例:① 诊断年份为 2004–2015 年;② 诊断年龄为 18~40 岁;③ 性别女;④ 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ICD-O-3 编码:8500/3);⑤ 第 6 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乳腺肿瘤 TNM 分期为 T1~2N1M0;⑥ 单侧乳腺癌;⑦ 单原发性乳腺癌;⑧ 接受乳房手术治疗;⑨ 接受术后放疗。符合以下任意一条的病例予以排除:① 非保乳手术或手术方式未知;② 淋巴结清扫数未知;③ 淋巴结无转移或转移数大于 2 枚;④ 无随访数据;⑤ 重要匹配参数缺失。经筛选,1 236 例患者纳入分析,病例筛选流程见图 1。

1.2 研究指标
提取所有病例的诊断年份、诊断年龄、种族、婚姻状况、肿瘤位置、病灶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清扫数、外科手术方式、是否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否放疗、生存时间及生存结局资料。采用第 6 版 AJCC 乳腺肿瘤 TNM 分期系统[10]对病例进行肿瘤分期。因 SEER 数据库 2010 年后的病例提供 HER2 状态信息,HER2 状态缺失病例予以归为未知处理,其余参数缺失值病例予以删除。
1.3 病例分组
由于 SEER 数据未提供腋窝淋巴结处理具体方式,参照 AJCC 的 TNM 分期标准对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定义[10],本研究将腋窝淋巴结清扫数<6 枚的病例归为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组,腋窝淋巴结清扫数≥6 枚的病例归为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组。
1.4 生存终点
本研究的生存终点为乳腺癌特异生存(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BCSS),定义为乳腺癌确诊至患者因乳腺癌死亡的时间间隔(月),非乳腺癌相关死亡或失访病例作为删失数据。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tata MP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作图。计量资料采用 Shapiro-Wilk 检验确定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 [M(P25,P75)] 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 Mann-Whitney 检验。分类资料以率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χ2检验。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 SLNB 组和 ALND 组按 1∶1 进行匹配均衡基线特征,设置卡尺为 0.05。采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 log-rank 检验。采用单因素 log-rank 检验分析预后可能相关的因素,P<0.05 及临床考虑有意义的参数进入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因素分析,估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纳入病例特征
1 236 例患者的年龄为 21~40 岁,中位(四分位数)年龄为 37(34,39)岁,其中 SLNB 组 418 例(33.8%),ALND 组 818 例(66.2%)。SLNB 组清扫淋巴结数为 1~5 枚、中位(四分位数)清扫淋巴结数为 3(2,4)枚;ALND 组清扫淋巴结数为 6~44 枚,中位(四分位数)清扫淋巴结数为 13(10,18)枚。2004–2015 年期间,ALND 比率在 2010 年后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图 2a)。SLNB 组和 ALND 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 38(35,39)岁和 37(34,39)岁,Mann-Whitney 检验结果提示 2 组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65,P=0.334)。2 组间在不同诊断年份,种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负荷,ER、PR 和 HER2 状态以及是否化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间在不同肿瘤 T 分期(P=0.108)和婚姻状态(P=0.369)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 PSM 法匹配后,SLNB 组和 ALND 组样本量均为 406 例,2 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分布均衡(均P>0.05),具体见表 1。


2.2 生存分析结果
在匹配前病例中,随访时间为 5~155 个月,中位(四分位数)随访时间为 82(44,121)个月,乳腺癌相关死亡 111 例(9.0%),其中 SLNB 组 33 例(7.9%),ALND 组 78 例(9.5%)。SLNB 组和 ALND 组患者的累积 5 年 BCSS 率分别为 90.8% 和 93.4%,log-rank 检验显示 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401),见图 2b。采用 log-rank 检验分析 BCSS 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ER 状态及 PR 状态与患者的 BCSS 相关(均P<0.05),诊断年份、婚姻状态、种族、肿瘤 T 分期、淋巴结转移负荷、HER2 状态、是否化疗及淋巴结手术方式与患者的 BCSS 无相关性(均P>0.05),见表 2。

在匹配后病例中,ALND 组较 SLNB 组的 5 年 BCSS 率提高 4.1%(94.8% 比 90.7%),log-rank 检验显示 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P=0.073),见图 2c。采用log-rank 检验分析 BCSS 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种族、肿瘤 T 分期、组织学分级、ER 状态及 PR 状态均与患者的 BCSS 相关(均P<0.05),而诊断年份、婚姻状态、淋巴结转移负荷、HER2 状态、是否化疗及淋巴结手术方式与患者的 BCSS 无相关性(均P>0.05),见表 2。
将种族、肿瘤 T 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负荷、ER 状态、PR 状态、HER2 状态、化疗及淋巴结手术方式纳入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患者 BCSS 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匹配前患者中,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提示 ALND 较 SLNB 能改善 YBC 患者的 BCSS [HR=0.628,95%CI为(0.403,0.977),P=0.039],见表 3。在匹配后患者中,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分析结果提示 ALND 较 SLNB 能改善患者的 BCSS 率 [HR=0.578,95%CI为(0.335,0.998),P=0.049],此外种族和肿瘤 T 分期是患者 BCSS 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 3。

2.3 分层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将匹配后病例划分为不同亚组,采用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价 ALND 对不同亚组患者 BCSS 的影响。其结果显示:ALND 可以提高 2012 年前诊断患者以及伴有淋巴结宏转移、组织学分级为 G3/4、ER 阴性和 PR 阴性患者的 BCSS 率(图 3)。因 HER2 状态未知病例占比较大及未化疗病例数较少,未进行亚组分析。

3 讨论
SLNB 能替代 ALND 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准确的腋窝分期,对于 SLN 转移患者 ALND 曾一度作为标准术式[2, 4]。ACOSOG Z0011 是乳腺癌外科治疗领域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一项研究,证实 cT1~cT2 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时,SLN 1~2 枚转移可安全免除 ALND[5-6, 8]。基于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推荐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患者可免除 ALND[3-4, 7]。然而,由于 Z0011 试验入组时有较强的选择偏倚,如年轻患者比例低等,在国内外的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6, 11-13]。
年龄与乳腺癌发病、肿瘤生物学特性、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常把患者年龄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3, 9, 14]。Ong 等[15]对美国 NCDB 数据库 2009–2014 年间符合 Z0011 入组患者实施 ALND 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年轻患者(<40 岁)会更倾向于接受 ALND 治疗。另一项荷兰研究基于人口登记数据分析 2011–2015 年 SLN 阳性的 cT1~cT2 期患者选择 ALND 的相关因素,发现年龄是影响选择 ALND 的重要因素[16]。国内学者使用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标准的多中心病例资料,与 Z0011 试验患者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内患者年龄较国外年轻,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基本一致[11, 17]。提示参照 Z0011 试验入组标准及诊疗流程,国内将有更多年轻患者会免除 ALND,是否能得到与 Z0011 相似的远期生存数据有待验证。遗憾的是,上述研究并未提供在 YBC 中豁免 ALND 的生存数据。
Z0011 试验结果公布以来,多项研究验证了符合该试验入组标准患者免除 ALND 对远期生存的影响。一项基于 NCDB 数据库 62 184 例患者的验证性研究[18],结果显示 ALND 可安全豁免,但该研究未对年龄小于 40 岁患者进行分析。Nowikiewicz 等[19]报道的单中心验证数据显示,ALND 未增加局部控制价值和降低远处转移风险,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并未对年轻人群的生存差异进行分析。Wang 等[20]使用 SEER 数据库中 1 269 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资料进行 Z0011 试验的预后验证,结果显示腋窝清扫与未清扫患者的总生存相似,但该研究纳入患者中位年龄超过 60 岁且未根据年龄进行分层分析。一项 meta 分析[21]纳入 5 项 RCT 试验评价了 SLN 阳性患者豁免 ALND 对远期生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免除 ALND 并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但并未分析年轻患者是否有相似结论。由于 Z0011 试验及系列验证性研究纳入患者的年轻人群代表性差,将研究结论直接应用于年轻患者缺乏足够证据。本研究对 YBC 的匹配后数据的分析显示,ALND 能带来 4.1% 的 5 年 BCSS 率绝对获益,经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 2 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因此,Z0011 后时代对符合豁免 ALND 的人群仍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
本研究的分层分析发现,部分 YBC 患者可从 ALND 治疗中获益。2012 年前诊断的患者有生存获益,而 2012 年及之后的患者未见 ALND 改善生存,可能的原因是早年期患者的全身治疗不如近年期、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随访时长的差异[22]。对于 SLN 阳性患者,腋窝非 SLN 转移率报道数据为 27.3%~44.5%,系列研究[6, 23-25]提示非 SLN 转移风险与患者的 SLN 转移类型(宏转移或微转移)和转移数量、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受体状态因素存在相关性。Loza 等[26]对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的患者的非 SLN 转移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和组织学分级高的患者有更高的非 SLN 转移率。本研究分层分析也证实在 YBC 患者中,伴有增加非SLN转移风险因素(如宏转移、ER 阴性、PR 阴性或组织学分级为 G3/4)的患者进行 ALND 能带来生存获益。因此,临床中对于有高复发风险及增加腋窝非 SLN 转移风险的 YBC 患者,在考虑免除 ALND 时需慎重。国内外有学者报道了非 SLN 转移风险的预测模型,然而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国外模型在国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27]。目前,尚缺乏有效工具筛选 ALND 的获益人群,高质量的非 SLN 预测模型及预后分层预测模型均可能为选择适合豁免 ALND 的患者提供帮助。
本研究为癌症登记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不可避免存在病例的选择性偏倚,例如本组数据分析显示化疗与预后未见相关性,由于纳入病例化疗率高达 90%,未化疗病例过少(n=77)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此外数据库病例未能获得更为详尽的治疗信息及复发、转移数据,限制了对数据进行更为充分地分析。尽管存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较大样本病例分析结果提示:符合 Z0011 试验标准的 YBC 患者并非均适合豁免 ALND,尤其是存在淋巴结宏转移或肿瘤恶性程度高的患者;临床中对 YBC 患者豁免 ALND 需谨慎。期待前瞻性临床研究对此能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的作者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陈茂山、侯令密、杨雅涵和杨宏伟共同设计研究,制定数据提取条件、纳入排除标准及数据分析思路;李芳芳、杨雅涵和樊莉完成数据提取、整理、分析;牟德武完成匹配分析及图片绘制;樊莉、尹恒和王大松共同撰写初稿;陈茂山和黄云辉再次审改;杨宏伟和侯令密最后校正。
伦理声明:本研究通过了遂宁市中心医院医学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批(批文编号:LLSNCH20200050)。
乳腺癌外科治疗理念已由既往的“最大可耐受”向“最小有效”转变,保乳术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是最为成功的例证[1-2]。目前,保乳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主流术式,SLNB 能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对淋巴结阴性患者进行准确分期,而 ALND 仍是淋巴结阳性患者的标准术式[2-4]。美国外科医师学会肿瘤学组(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Oncology Group,ACOSOG)Z0011 试验 10 年数据证实,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1~2 枚转移的 cT1~cT2 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后文简称放疗)时可安全豁免 ALND,且能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5-6]。因此,国内外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推荐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患者可豁免 ALND,在临床实践中医师也逐渐接受并采用该模式对该类患者进行诊疗[3-4, 7]。然而,Z0011 试验 2 组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 56 岁和 54 岁,其中小于 50 岁患者仅 279 例(34%)[8]。而年龄与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性、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常被临床医生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3-4, 7]。因此,年轻乳腺癌(younger breast cancer,YBC)能否参照 Z0011 试验结论安全豁免 ALND 尚缺乏足够证据。
本研究使用美国癌症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the Surveillance,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的病例资料,参照 ESO-ESMO 诊疗指南共识[9]以 40 岁作为 YBC 分界标准,回顾性分析在 YBC 患者中免除 ALND 对远期生存的影响,旨在探索 SLN 1~2 枚转移的 YBC 患者在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时能否安全豁免 ALND。本研究通过了遂宁市中心医院医学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批(批文编号:LLSNCH20200050)。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通过 SEER*Stat v8.3.8 软件在 2019 年 12 月更新的 SEER 数据库中筛选符合以下纳入标准的病例:① 诊断年份为 2004–2015 年;② 诊断年龄为 18~40 岁;③ 性别女;④ 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ICD-O-3 编码:8500/3);⑤ 第 6 版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乳腺肿瘤 TNM 分期为 T1~2N1M0;⑥ 单侧乳腺癌;⑦ 单原发性乳腺癌;⑧ 接受乳房手术治疗;⑨ 接受术后放疗。符合以下任意一条的病例予以排除:① 非保乳手术或手术方式未知;② 淋巴结清扫数未知;③ 淋巴结无转移或转移数大于 2 枚;④ 无随访数据;⑤ 重要匹配参数缺失。经筛选,1 236 例患者纳入分析,病例筛选流程见图 1。

1.2 研究指标
提取所有病例的诊断年份、诊断年龄、种族、婚姻状况、肿瘤位置、病灶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TNM 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清扫数、外科手术方式、是否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否放疗、生存时间及生存结局资料。采用第 6 版 AJCC 乳腺肿瘤 TNM 分期系统[10]对病例进行肿瘤分期。因 SEER 数据库 2010 年后的病例提供 HER2 状态信息,HER2 状态缺失病例予以归为未知处理,其余参数缺失值病例予以删除。
1.3 病例分组
由于 SEER 数据未提供腋窝淋巴结处理具体方式,参照 AJCC 的 TNM 分期标准对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定义[10],本研究将腋窝淋巴结清扫数<6 枚的病例归为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组,腋窝淋巴结清扫数≥6 枚的病例归为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组。
1.4 生存终点
本研究的生存终点为乳腺癌特异生存(breast cancer-specific survival,BCSS),定义为乳腺癌确诊至患者因乳腺癌死亡的时间间隔(月),非乳腺癌相关死亡或失访病例作为删失数据。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tata MP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作图。计量资料采用 Shapiro-Wilk 检验确定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 [M(P25,P75)] 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 Mann-Whitney 检验。分类资料以率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成组χ2检验。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 SLNB 组和 ALND 组按 1∶1 进行匹配均衡基线特征,设置卡尺为 0.05。采用 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率比较采用 log-rank 检验。采用单因素 log-rank 检验分析预后可能相关的因素,P<0.05 及临床考虑有意义的参数进入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独立预后因素分析,估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 95% 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纳入病例特征
1 236 例患者的年龄为 21~40 岁,中位(四分位数)年龄为 37(34,39)岁,其中 SLNB 组 418 例(33.8%),ALND 组 818 例(66.2%)。SLNB 组清扫淋巴结数为 1~5 枚、中位(四分位数)清扫淋巴结数为 3(2,4)枚;ALND 组清扫淋巴结数为 6~44 枚,中位(四分位数)清扫淋巴结数为 13(10,18)枚。2004–2015 年期间,ALND 比率在 2010 年后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图 2a)。SLNB 组和 ALND 组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 38(35,39)岁和 37(34,39)岁,Mann-Whitney 检验结果提示 2 组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65,P=0.334)。2 组间在不同诊断年份,种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负荷,ER、PR 和 HER2 状态以及是否化疗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间在不同肿瘤 T 分期(P=0.108)和婚姻状态(P=0.369)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 PSM 法匹配后,SLNB 组和 ALND 组样本量均为 406 例,2 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分布均衡(均P>0.05),具体见表 1。


2.2 生存分析结果
在匹配前病例中,随访时间为 5~155 个月,中位(四分位数)随访时间为 82(44,121)个月,乳腺癌相关死亡 111 例(9.0%),其中 SLNB 组 33 例(7.9%),ALND 组 78 例(9.5%)。SLNB 组和 ALND 组患者的累积 5 年 BCSS 率分别为 90.8% 和 93.4%,log-rank 检验显示 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P=0.401),见图 2b。采用 log-rank 检验分析 BCSS 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组织学分级、ER 状态及 PR 状态与患者的 BCSS 相关(均P<0.05),诊断年份、婚姻状态、种族、肿瘤 T 分期、淋巴结转移负荷、HER2 状态、是否化疗及淋巴结手术方式与患者的 BCSS 无相关性(均P>0.05),见表 2。

在匹配后病例中,ALND 组较 SLNB 组的 5 年 BCSS 率提高 4.1%(94.8% 比 90.7%),log-rank 检验显示 2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1,P=0.073),见图 2c。采用log-rank 检验分析 BCSS 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种族、肿瘤 T 分期、组织学分级、ER 状态及 PR 状态均与患者的 BCSS 相关(均P<0.05),而诊断年份、婚姻状态、淋巴结转移负荷、HER2 状态、是否化疗及淋巴结手术方式与患者的 BCSS 无相关性(均P>0.05),见表 2。
将种族、肿瘤 T 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负荷、ER 状态、PR 状态、HER2 状态、化疗及淋巴结手术方式纳入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患者 BCSS 的影响因素分析。在匹配前患者中,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提示 ALND 较 SLNB 能改善 YBC 患者的 BCSS [HR=0.628,95%CI为(0.403,0.977),P=0.039],见表 3。在匹配后患者中,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分析结果提示 ALND 较 SLNB 能改善患者的 BCSS 率 [HR=0.578,95%CI为(0.335,0.998),P=0.049],此外种族和肿瘤 T 分期是患者 BCSS 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 3。

2.3 分层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将匹配后病例划分为不同亚组,采用多因素 Cox 比例风险模型评价 ALND 对不同亚组患者 BCSS 的影响。其结果显示:ALND 可以提高 2012 年前诊断患者以及伴有淋巴结宏转移、组织学分级为 G3/4、ER 阴性和 PR 阴性患者的 BCSS 率(图 3)。因 HER2 状态未知病例占比较大及未化疗病例数较少,未进行亚组分析。

3 讨论
SLNB 能替代 ALND 对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准确的腋窝分期,对于 SLN 转移患者 ALND 曾一度作为标准术式[2, 4]。ACOSOG Z0011 是乳腺癌外科治疗领域具有突破性进展的一项研究,证实 cT1~cT2 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保乳手术联合放疗时,SLN 1~2 枚转移可安全免除 ALND[5-6, 8]。基于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临床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均推荐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患者可免除 ALND[3-4, 7]。然而,由于 Z0011 试验入组时有较强的选择偏倚,如年轻患者比例低等,在国内外的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争议[6, 11-13]。
年龄与乳腺癌发病、肿瘤生物学特性、治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常把患者年龄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3, 9, 14]。Ong 等[15]对美国 NCDB 数据库 2009–2014 年间符合 Z0011 入组患者实施 ALND 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年轻患者(<40 岁)会更倾向于接受 ALND 治疗。另一项荷兰研究基于人口登记数据分析 2011–2015 年 SLN 阳性的 cT1~cT2 期患者选择 ALND 的相关因素,发现年龄是影响选择 ALND 的重要因素[16]。国内学者使用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标准的多中心病例资料,与 Z0011 试验患者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国内患者年龄较国外年轻,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基本一致[11, 17]。提示参照 Z0011 试验入组标准及诊疗流程,国内将有更多年轻患者会免除 ALND,是否能得到与 Z0011 相似的远期生存数据有待验证。遗憾的是,上述研究并未提供在 YBC 中豁免 ALND 的生存数据。
Z0011 试验结果公布以来,多项研究验证了符合该试验入组标准患者免除 ALND 对远期生存的影响。一项基于 NCDB 数据库 62 184 例患者的验证性研究[18],结果显示 ALND 可安全豁免,但该研究未对年龄小于 40 岁患者进行分析。Nowikiewicz 等[19]报道的单中心验证数据显示,ALND 未增加局部控制价值和降低远处转移风险,但该研究样本量较小且并未对年轻人群的生存差异进行分析。Wang 等[20]使用 SEER 数据库中 1 269 例浸润性小叶癌患者资料进行 Z0011 试验的预后验证,结果显示腋窝清扫与未清扫患者的总生存相似,但该研究纳入患者中位年龄超过 60 岁且未根据年龄进行分层分析。一项 meta 分析[21]纳入 5 项 RCT 试验评价了 SLN 阳性患者豁免 ALND 对远期生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免除 ALND 并不影响患者的远期生存,但并未分析年轻患者是否有相似结论。由于 Z0011 试验及系列验证性研究纳入患者的年轻人群代表性差,将研究结论直接应用于年轻患者缺乏足够证据。本研究对 YBC 的匹配后数据的分析显示,ALND 能带来 4.1% 的 5 年 BCSS 率绝对获益,经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 2 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因此,Z0011 后时代对符合豁免 ALND 的人群仍需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
本研究的分层分析发现,部分 YBC 患者可从 ALND 治疗中获益。2012 年前诊断的患者有生存获益,而 2012 年及之后的患者未见 ALND 改善生存,可能的原因是早年期患者的全身治疗不如近年期、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随访时长的差异[22]。对于 SLN 阳性患者,腋窝非 SLN 转移率报道数据为 27.3%~44.5%,系列研究[6, 23-25]提示非 SLN 转移风险与患者的 SLN 转移类型(宏转移或微转移)和转移数量、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及受体状态因素存在相关性。Loza 等[26]对符合 Z0011 试验入组的患者的非 SLN 转移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和组织学分级高的患者有更高的非 SLN 转移率。本研究分层分析也证实在 YBC 患者中,伴有增加非SLN转移风险因素(如宏转移、ER 阴性、PR 阴性或组织学分级为 G3/4)的患者进行 ALND 能带来生存获益。因此,临床中对于有高复发风险及增加腋窝非 SLN 转移风险的 YBC 患者,在考虑免除 ALND 时需慎重。国内外有学者报道了非 SLN 转移风险的预测模型,然而其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且国外模型在国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27]。目前,尚缺乏有效工具筛选 ALND 的获益人群,高质量的非 SLN 预测模型及预后分层预测模型均可能为选择适合豁免 ALND 的患者提供帮助。
本研究为癌症登记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不可避免存在病例的选择性偏倚,例如本组数据分析显示化疗与预后未见相关性,由于纳入病例化疗率高达 90%,未化疗病例过少(n=77)可能是其主要原因。此外数据库病例未能获得更为详尽的治疗信息及复发、转移数据,限制了对数据进行更为充分地分析。尽管存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较大样本病例分析结果提示:符合 Z0011 试验标准的 YBC 患者并非均适合豁免 ALND,尤其是存在淋巴结宏转移或肿瘤恶性程度高的患者;临床中对 YBC 患者豁免 ALND 需谨慎。期待前瞻性临床研究对此能提供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的作者声明没有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陈茂山、侯令密、杨雅涵和杨宏伟共同设计研究,制定数据提取条件、纳入排除标准及数据分析思路;李芳芳、杨雅涵和樊莉完成数据提取、整理、分析;牟德武完成匹配分析及图片绘制;樊莉、尹恒和王大松共同撰写初稿;陈茂山和黄云辉再次审改;杨宏伟和侯令密最后校正。
伦理声明:本研究通过了遂宁市中心医院医学科研伦理委员会审批(批文编号:LLSNCH202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