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 1,2,3,4 , 王飘 1,2,3 , 苏松 1,2,3 , 李波 1,2,3 , 杨小李 1,2,3 , 淦宇 1,2,3 , 彭方毅 1,2,3 , 田捷 4
  • 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肝胆)(四川泸州 646000);
  • 2.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泸州 646000);
  • 3. 四川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四川泸州 646000);
  • 4.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索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在开腹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2例行开腹再次胆道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常规开腹胆道探查术)20例和荧光成像组(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12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① 术中情况:对照组的手术时间 [(165.2±6.9)min 比(130.8±5.5)min]、寻找肝外胆管时间 [(43.9±3.8)min 比(23.1±4.1)min] 和出血量 [(207.7±7.7)mL 比(127.5±15.3)mL] 均长或多于荧光成像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 术后情况:对照组的术后感染发生率 [7例(35.0%)比0例(0.0%)] 和住院时间 [(10.8±2.8) d 比(7.1±1.3)d] 高于或长于荧光成像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汁漏发生率 [6例(30.0%)比2例(16.7%)] 和残余结石发生率 [3例(15.0%)比3例(25.0%)]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技术引导再次胆道探查术,相对于传统术式,具有一定优势,简便易行。

引用本文: 方程, 王飘, 苏松, 李波, 杨小李, 淦宇, 彭方毅, 田捷. 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再次胆道探查术中的对照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2, 29(6): 711-715. doi: 10.7507/1007-9424.202204051 复制

  • 上一篇

    着丝粒蛋白F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预后判断
  • 下一篇

    着丝粒蛋白F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预后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