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 2.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及疝与腹壁外科(兰州 73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对它的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且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来源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期间的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以这些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203例,其中有41例(20.4 %)出现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胚抗原 ≥5 μg/L、术中失血量、肿瘤直径 ≥5 cm、有脉管神经侵犯这4个因素增加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P<0.05)。基于这4个风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胃癌异时性肝转移是否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0.850(0.793,0.908),一致性指数(95%CI)为0.812(0.763,0.859)。列线图预测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校准曲线接近45°理想曲线,吻合程度较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2.116,P=0.347)。结论 本研究结果得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率不低,存在淋巴血管侵犯、癌胚抗原水平高(≥5 μg/L)、术中失血量增多、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胃癌异时性肝转移发生的风险更高,基于这些风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此预测效能良好,可为临床医生识别高风险患者并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引用本文: 巨家华, 王朝樣, 张海宝, 林浩, 俞永江. 胃癌异时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3, 30(9): 1073-1078. doi: 10.7507/1007-9424.202306014 复制

  • 上一篇

    3种不同减重手术方式治疗肥胖合并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差异对比分析
  • 下一篇

    基于SEER数据库对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的转移部位及其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