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贵州省人民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贵阳 550002);
  • 2. 贵州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贵阳 55000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比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联合抗凝与单纯抗凝(anticoagulation,AC)治疗下肢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acute proxim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APDVT)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治的184例AP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CDT组82例(CDT联合AC)和AC组102例(单纯AC),比较2组患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Villalta评分(Villalta score,VS)、改良静脉临床危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评分问卷(chronic lower limb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CIVIQ)评分等疗效指标。结果 与AC组相比,CDT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更高 [11.0%(9/82)比2.9%(3/102)],消肿时间更短 [(2.8±1.2)d比(7.2±1.9)d],VS评分 [3(2,4)分比3(2,7)分]、VCSS评分 [2.0(1.7,4.0)分比3.0(2.0,5.2)分] 和术后静脉通畅评分 [1(1,2)分比2(1,3)分] 更低,CIVIQ评分更高 [80.0(77.0,86.0)分比71.5(68.0,78.0)分],P<0.05;但2组患者的PTS发生率 [28.2%(22/78)比36.5%(35/96)] 和血栓复发率 [9.0%(7/78)比11.5%(11/96)]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较AC可以更快缓解APDVT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但需严格把握溶栓指征以降低出血风险。

引用本文: 曾彦彰, 袁平, 何强. 导管接触溶栓与单纯抗凝治疗急性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对比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 31(3): 315-319. doi: 10.7507/1007-9424.202309022 复制

  • 上一篇

    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伴肝脏与淋巴结转移的转录组学差异分析
  • 下一篇

    基于脂代谢标志物的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术前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