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 730000);
  • 2. 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兰州 730000);
  • 3.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胃肠及疝与腹壁外科(兰州 73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影响原发性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和甘肃省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R软件相关函数按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GIST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的风险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GIST患者术后3年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概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与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级标准的临床效用。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454例患者,其中训练集317例、验证集137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TNM分期、有丝分裂率、CD34表达、手术方式、淋巴结检出数目及靶向药物治疗时间为GIST患者术后RFS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GIST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一致性指数(95%CI)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731(0.679,0.783)及0.685(0.647,0.722),它区分GIST患者术后3、5年无复发生存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95%CI)在训练集中分别为0.764(0.681,0.846)和0.724(0.661,0.787),在验证集中分别为0.749(0.625,0.872)和0.739(0.647,0.832);通过Bootstrap抽样1 000次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绘制的校准曲线结果显示,在训练集中列线图预测的GIST术后3年及5年无复发生存率与实际的无复发生存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而在验证集中一致性稍差;在训练集中,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在阈值概率范围为0.19~0.57时预测GIST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具有较高的净收益,阈值概率范围为0.44~0.83时,模型预测GIST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具有较高的净收益,且在这些范围内的相应阈值概率下列线图预测模型比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级系统净收益高。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临床上对GIST位于其他部位(主要包括食管、十二指肠及后腹膜)、肿瘤大小>5 cm、分化程度为较差或未分化、有丝分裂率≤5/50 HPF、CD34表达阴性、采用消融术治疗、淋巴结检出数目≥4枚及靶向药物治疗时间<3个月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其术后复发,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及临床适用性良好。

引用本文: 张海宝, 王朝樣, 林浩, 巨家华, 杨熊飞, 杨伟林, 俞永江. 原发性胃肠间质瘤术后无复发生存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测模型建立:历史性队列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 31(5): 585-592. doi: 10.7507/1007-9424.202311053 复制

  • 上一篇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可溶性平足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下一篇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导向下地市级三级公立医院发展日间手术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