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索良源, 张锦. 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肺血管压力的影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 13(5): 508-512. doi: 10.7507/1671-6205.2014123 复制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理过程,死亡率高[1],由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导致机体外周血管产生低张性血管瘫痪,产生严重的低血压。肺脏是感染性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常出现肺动脉高压[2]。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需要给予强力血管活性药物来提升血压,保证脏器的血液供应。虽然有大量研究强调感染性休克时应用血管升压药物的重要性[3],但没有一项研究明确地证实这一说法[4]。Phillip等[5]在“2008年治疗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国际指导方针”中建议: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或多巴胺作为纠正感染性休克时低血压的首选用药。NE具有直接缩血管作用,在扭转感染性休克时的低血压也更为有效。但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肺血管的舒缩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在体感染性休克犬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及肺静脉压(pulmonary venous pressure, PVP)的监测,研究NE在提升体循环压力的对肺循环压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成年杂种犬12只,体重16~18 kg,由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并经过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药品和器材:大肠杆菌内毒素E.coli LPS(美国Sigma公司,型号L2880,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10%的溶液,-20℃保存);阿托品(批号0609051,上海禾丰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上海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酸林格氏液(批号7F704,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理盐水(批号C0701121A,天津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西门子900C呼吸机(德国);压力换能器(日本光电);血气分析仪(型号Bayer855);四导生理记录仪(成都仪器厂)。
二 方法
1.动物分组及观察时点的选择: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内毒素组(n=7):静脉注射LPS 1 mg/kg。动态观察PVP,PAP,体循环压力[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体动脉压(systemic arterial pressure,SAP),体静脉压(systemic venous pressure, SVP)],以及心率的变化。
2.动物麻醉及管理:所有犬术前禁食12 h,禁水6 h。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经桡静脉推注3%戊巴比妥钠15~20 mg/kg麻醉,经口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参数,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pH 7.3~7.5,氧浓度(FiO2)50%,呼吸频率为18~20次/min,通气方式为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12 mL/kg。然后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测体循环血压变化,并经股动脉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气。开胸直视下经左心房插管至肺静脉,经右心室插管至肺动脉,连接压力换能器,用四导生理记录仪监测PVP、PAP、SAP及SVP。实验过程中补充乳酸林格氏液8~10 mL·kg-1·h-1,并根据血气结果调整酸碱平衡。
3.动物模型建立及监测指标:动物麻醉及操作完毕稳定30 min测基础值。对照组经股静脉缓慢推注生理盐水1 mL/kg;内毒素组经股静脉缓慢推注LPS 1 mg/kg,建造内毒素休克模型。模型建成的标准是体循环收缩压下降幅度达给药前基础值的40%以上[6]。模型建成后,两组分别给予NE 0.5、1.0、2.0和5.0μg·kg-1·min-1,每个剂量给药间隔>10 min。监测指标包括肺循环压(PVP,PAP)、体循环压(股动脉压、股静脉压)。
三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个指标用
结果
一 在体犬内毒素休克时给NE前后肺循环压力的变化
在对照组,PAP在给予NE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PVP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明显增加,分别从(12.1±3.0) mm Hg增加至(15.0±4.2) mm Hg(P<0.05)和(16.3±3.6) mm Hg(P<0.05);SAP在给予NE 1.0、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显著增加(P<0.05)。在内毒素组,PVP在给药前后的压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显著增加,分别从(14.6±3.8) mm Hg增加至(16.7±3.5) mm Hg(P<0.05)和(17.3±4.3) mm Hg (P<0.05);SAP在给予NE 1.0、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显著增加(P<0.05)。结果见表 1、图 1~图 3。


与给药前比较,*

在体犬内毒素休克时两组给NE前后PVP的变化

与给药前比较,*
二 给予NE后体循环SAP的变化
在对照组,SAP在给予NE 0.5、1.0、2.0、5.0μg·kg-1·min-1后有明显升高,从给药前的(64.8±8.9) mm Hg上升至(111.5±18.2) mm Hg(P<0.05)。在内毒素组,SAP在给予NE 1.0、2.0、5.0μg·kg-1·min-1后有所升高,从给药前的(41.4±11.5) mm Hg上升至(68.2±15.3) mm Hg(P<0.05)。结果见表 1和图 3。
三 两组在给予NE前后PVP/SAP及PAP/SAP比值的变化
内毒素组PAP和对照组PVP在给予NE后都有所增加。为进一步说明NE在升高体循环血压的同时对肺循环的影响,我们对两组在给LPS前后及给予NE前后PVP/SAP及PAP/SAP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在对照组,PVP/SAP比值和PAP/SAP比值在给药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内毒素组,PVP/SAP比值较给予LPS前明显增加(P<0.05),PVP/SAP比值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NE前略有降低(P<0.05);PAP/SAP比值较给予LPS前明显增加(P<0.05),PAP/SAP比值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与给NE前比较略有降低(P<0.05)。两组PVP/PAP比值在给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图 4和图 5。


与给药前比较,*

两组给NE前后PVP/SAP比值的变化
讨论
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的重要表现是体循环阻力下降,肺循环阻力增高[7-8]。肺脏是最易受累的器官[9],表现为高压、高阻7,10]。感染性休克后体循环阻力降低,与大剂量LPS直接造成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构破坏[11]、肾上腺素受体失敏[12]、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表达产生过量一氧化氮(NO)造成体循环衰竭[13]等有关。而感染性休克后肺动脉内皮细胞结构受到损害,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受到抑制[14],LPS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抑制iNOS的表达,引起内源性NO的减少,使血管收缩性增强[15]。同时,LPS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损伤能抑制iNOS的表达,引起内皮源性NO减少,使血管收缩性增强[16]。血管内皮受损导致M受体的分布及功能发生改变。丁学琴等[17]指出在狗的肺静脉平滑肌中主要存在M3受体,M3受体在肺静脉中起收缩作用。而M1受体主要存在于肺静脉内皮细胞上。乙酰胆碱作用于肺静脉内皮细胞上的M1受体导致质膜上Ca2+通道开放,细胞Ca2+与CaM结合而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产生内皮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NO而产生血管舒张作用[17]。因此,内皮受损将使M2受体的作用相对增强,从而肺静脉张力增加[8],感染性休克时肺动脉、静脉张力都将增加。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来提升血压,保证脏器的血液供应。近年来NE成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首选用药,一般认为比多巴胺升压效力更强,对扭转感染性休克时的低血压也更为有效[5]。
以往对NE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研究多着重于NE提升血压和对重要器官血流灌注的影响。而NE对感染性休克时肺血管张力影响的研究很少。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时PAP随着给药剂量(2.0和5.0μg·kg-1·min-1)的增加而升高(P<0.05),而对照组PAP并未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这表明感染性休克时肺动脉血管内皮破坏,而对照组由于其自身结构完整(内皮、平滑肌未受损),NE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张力增加。感染性休克时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NE对肺静脉的作用,而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肺静脉的影响现在还不是很清楚[8]。从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时PVP并未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在NE 0.5μg·kg-1·min-1时,由于SAP未明显上升达到休克模型标准SAP以上,循环仍处于休克状态可能会导致左心房压力降低。而左心房压力低也可能影响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PVP的变化。所以在应用低剂量NE时并不能完全断定不引起肺静脉血管张力增加。从图 2也可以看出对照组PVP曲线上升趋势比内毒素组明显。这说明内毒素将肺静脉血管内皮破坏后,NE对肺静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很微小。这也说明NE对肺静脉血管张力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作用血管内皮实现的,这不同于肺动脉。Cocks等[18]实验证明,在离体的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NE和可乐定(Clonidine)引起的舒张作用可以被选择性α2-受体阻滞剂抑制。同样,除去血管内皮也可以使NE引起的舒张作用消失。Miller等[20]也在几种离体静脉(包括肺静脉在内)的实验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从表 2中可以看出PVP/SAP比值随给予NE剂量的增加而下降(P<0.05),这说明感染性休克时应用NE对肺静脉血管和体循环血管的效应不同。
从图 3可知,感染性休克应用NE达到或大于1.0μg·kg-1·min-1时,SAP随药量增加明显升高(P<0.05)。从表 2中结果可知,内毒素组PAP/SAP比值和PVP/SAP比值随给药剂量(2.0和5.0μg·kg-1·min-1)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P<0.05)。从图 4、5中也可以看出,当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时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些结果均说明给药后PAP和PVP升高幅度小于SAP的升高幅度,而对照组PAP/SAP和PVP/SAP比值并未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出现明显变化(P>0.05),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内毒素组的PVP和PAP随着SAP的升高其升高幅度是降低的。这说明内毒素组在应用NE时,相对于对照组而言PVP和PAP并未随SAP的升高而出现显著升高。
本实验结果可知,感染性休克时应用NE对肺静脉和肺动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血管内皮是感染性休克时肺循环血管最主要的受损部位。这说明血管内皮在NE调节肺动脉和肺静脉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造成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肺静脉单位面积内皮细胞数量低及肺静脉内皮产生NE和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的能力低有关[21]。我们知道NE对肺血管内皮主要起舒张作用。所以当肺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后,虽然大剂量NE会导致肺动脉血管张力增加使PAP升高(P<0.05),但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内毒素组的PVP和PAP随着SAP的升高其升高幅度是降低的。这说明内毒素组在应用NE时,PVP和PAP并未随SAP的升高而出现显著升高。在肺静脉由于血管内皮的作用很弱,内皮损伤对NE作用的影响很小,加之感染性休克时肺静脉对NE的反应性减弱,所以NE并不会使肺静脉血管张力明显增加(P>0.05)。
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时给予NE不引起肺静脉血管张力增加,但在NE 0.5μg·kg-1·min-1时,由于SAP没有明显上升达到休克模型标准SAP以上,循环仍处于休克状态可能会导致左心房压力降低,而左心房压力低也可能影响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PVP的变化。因此,在应用低剂量NE时并不能完全断定不引起肺静脉血管张力增加。感染性休克时给予NE剂量达到2.0和5.0μg·kg-1·min-1将引起PAP增加,但PAP升高幅度低于SAP升高幅度。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内毒素组的PAP随着SAP的升高幅度是降低的。感染性休克时给予NE治疗是较为安全的升压药。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理过程,死亡率高[1],由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导致机体外周血管产生低张性血管瘫痪,产生严重的低血压。肺脏是感染性休克时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常出现肺动脉高压[2]。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需要给予强力血管活性药物来提升血压,保证脏器的血液供应。虽然有大量研究强调感染性休克时应用血管升压药物的重要性[3],但没有一项研究明确地证实这一说法[4]。Phillip等[5]在“2008年治疗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国际指导方针”中建议: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或多巴胺作为纠正感染性休克时低血压的首选用药。NE具有直接缩血管作用,在扭转感染性休克时的低血压也更为有效。但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肺血管的舒缩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在体感染性休克犬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PAP)及肺静脉压(pulmonary venous pressure, PVP)的监测,研究NE在提升体循环压力的对肺循环压力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成年杂种犬12只,体重16~18 kg,由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动物中心提供,并经过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药品和器材:大肠杆菌内毒素E.coli LPS(美国Sigma公司,型号L2880,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10%的溶液,-20℃保存);阿托品(批号0609051,上海禾丰有限公司);戊巴比妥钠(上海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酸林格氏液(批号7F704,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理盐水(批号C0701121A,天津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西门子900C呼吸机(德国);压力换能器(日本光电);血气分析仪(型号Bayer855);四导生理记录仪(成都仪器厂)。
二 方法
1.动物分组及观察时点的选择: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内毒素组(n=7):静脉注射LPS 1 mg/kg。动态观察PVP,PAP,体循环压力[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体动脉压(systemic arterial pressure,SAP),体静脉压(systemic venous pressure, SVP)],以及心率的变化。
2.动物麻醉及管理:所有犬术前禁食12 h,禁水6 h。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经桡静脉推注3%戊巴比妥钠15~20 mg/kg麻醉,经口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参数,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pH 7.3~7.5,氧浓度(FiO2)50%,呼吸频率为18~20次/min,通气方式为容量控制通气,潮气量12 mL/kg。然后股动脉和股静脉穿刺置管,测体循环血压变化,并经股动脉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气。开胸直视下经左心房插管至肺静脉,经右心室插管至肺动脉,连接压力换能器,用四导生理记录仪监测PVP、PAP、SAP及SVP。实验过程中补充乳酸林格氏液8~10 mL·kg-1·h-1,并根据血气结果调整酸碱平衡。
3.动物模型建立及监测指标:动物麻醉及操作完毕稳定30 min测基础值。对照组经股静脉缓慢推注生理盐水1 mL/kg;内毒素组经股静脉缓慢推注LPS 1 mg/kg,建造内毒素休克模型。模型建成的标准是体循环收缩压下降幅度达给药前基础值的40%以上[6]。模型建成后,两组分别给予NE 0.5、1.0、2.0和5.0μg·kg-1·min-1,每个剂量给药间隔>10 min。监测指标包括肺循环压(PVP,PAP)、体循环压(股动脉压、股静脉压)。
三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个指标用
结果
一 在体犬内毒素休克时给NE前后肺循环压力的变化
在对照组,PAP在给予NE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PVP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明显增加,分别从(12.1±3.0) mm Hg增加至(15.0±4.2) mm Hg(P<0.05)和(16.3±3.6) mm Hg(P<0.05);SAP在给予NE 1.0、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显著增加(P<0.05)。在内毒素组,PVP在给药前后的压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PAP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显著增加,分别从(14.6±3.8) mm Hg增加至(16.7±3.5) mm Hg(P<0.05)和(17.3±4.3) mm Hg (P<0.05);SAP在给予NE 1.0、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药前显著增加(P<0.05)。结果见表 1、图 1~图 3。


与给药前比较,*

在体犬内毒素休克时两组给NE前后PVP的变化

与给药前比较,*
二 给予NE后体循环SAP的变化
在对照组,SAP在给予NE 0.5、1.0、2.0、5.0μg·kg-1·min-1后有明显升高,从给药前的(64.8±8.9) mm Hg上升至(111.5±18.2) mm Hg(P<0.05)。在内毒素组,SAP在给予NE 1.0、2.0、5.0μg·kg-1·min-1后有所升高,从给药前的(41.4±11.5) mm Hg上升至(68.2±15.3) mm Hg(P<0.05)。结果见表 1和图 3。
三 两组在给予NE前后PVP/SAP及PAP/SAP比值的变化
内毒素组PAP和对照组PVP在给予NE后都有所增加。为进一步说明NE在升高体循环血压的同时对肺循环的影响,我们对两组在给LPS前后及给予NE前后PVP/SAP及PAP/SAP比值变化进行了比较。在对照组,PVP/SAP比值和PAP/SAP比值在给药前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在内毒素组,PVP/SAP比值较给予LPS前明显增加(P<0.05),PVP/SAP比值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较给NE前略有降低(P<0.05);PAP/SAP比值较给予LPS前明显增加(P<0.05),PAP/SAP比值在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后与给NE前比较略有降低(P<0.05)。两组PVP/PAP比值在给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图 4和图 5。


与给药前比较,*

两组给NE前后PVP/SAP比值的变化
讨论
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的重要表现是体循环阻力下降,肺循环阻力增高[7-8]。肺脏是最易受累的器官[9],表现为高压、高阻7,10]。感染性休克后体循环阻力降低,与大剂量LPS直接造成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构破坏[11]、肾上腺素受体失敏[12]、一氧化氮合酶(iNOS)高表达产生过量一氧化氮(NO)造成体循环衰竭[13]等有关。而感染性休克后肺动脉内皮细胞结构受到损害,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受到抑制[14],LPS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后,抑制iNOS的表达,引起内源性NO的减少,使血管收缩性增强[15]。同时,LPS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内皮损伤能抑制iNOS的表达,引起内皮源性NO减少,使血管收缩性增强[16]。血管内皮受损导致M受体的分布及功能发生改变。丁学琴等[17]指出在狗的肺静脉平滑肌中主要存在M3受体,M3受体在肺静脉中起收缩作用。而M1受体主要存在于肺静脉内皮细胞上。乙酰胆碱作用于肺静脉内皮细胞上的M1受体导致质膜上Ca2+通道开放,细胞Ca2+与CaM结合而激活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产生内皮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NO而产生血管舒张作用[17]。因此,内皮受损将使M2受体的作用相对增强,从而肺静脉张力增加[8],感染性休克时肺动脉、静脉张力都将增加。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来提升血压,保证脏器的血液供应。近年来NE成为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首选用药,一般认为比多巴胺升压效力更强,对扭转感染性休克时的低血压也更为有效[5]。
以往对NE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研究多着重于NE提升血压和对重要器官血流灌注的影响。而NE对感染性休克时肺血管张力影响的研究很少。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时PAP随着给药剂量(2.0和5.0μg·kg-1·min-1)的增加而升高(P<0.05),而对照组PAP并未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这表明感染性休克时肺动脉血管内皮破坏,而对照组由于其自身结构完整(内皮、平滑肌未受损),NE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张力增加。感染性休克时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NE对肺静脉的作用,而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肺静脉的影响现在还不是很清楚[8]。从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时PVP并未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在NE 0.5μg·kg-1·min-1时,由于SAP未明显上升达到休克模型标准SAP以上,循环仍处于休克状态可能会导致左心房压力降低。而左心房压力低也可能影响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对PVP的变化。所以在应用低剂量NE时并不能完全断定不引起肺静脉血管张力增加。从图 2也可以看出对照组PVP曲线上升趋势比内毒素组明显。这说明内毒素将肺静脉血管内皮破坏后,NE对肺静脉血管张力的影响很微小。这也说明NE对肺静脉血管张力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作用血管内皮实现的,这不同于肺动脉。Cocks等[18]实验证明,在离体的冠状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中,NE和可乐定(Clonidine)引起的舒张作用可以被选择性α2-受体阻滞剂抑制。同样,除去血管内皮也可以使NE引起的舒张作用消失。Miller等[20]也在几种离体静脉(包括肺静脉在内)的实验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从表 2中可以看出PVP/SAP比值随给予NE剂量的增加而下降(P<0.05),这说明感染性休克时应用NE对肺静脉血管和体循环血管的效应不同。
从图 3可知,感染性休克应用NE达到或大于1.0μg·kg-1·min-1时,SAP随药量增加明显升高(P<0.05)。从表 2中结果可知,内毒素组PAP/SAP比值和PVP/SAP比值随给药剂量(2.0和5.0μg·kg-1·min-1)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P<0.05)。从图 4、5中也可以看出,当给予NE 2.0和5.0μg·kg-1·min-1时曲线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些结果均说明给药后PAP和PVP升高幅度小于SAP的升高幅度,而对照组PAP/SAP和PVP/SAP比值并未随给药剂量的增加出现明显变化(P>0.05),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内毒素组的PVP和PAP随着SAP的升高其升高幅度是降低的。这说明内毒素组在应用NE时,相对于对照组而言PVP和PAP并未随SAP的升高而出现显著升高。
本实验结果可知,感染性休克时应用NE对肺静脉和肺动脉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血管内皮是感染性休克时肺循环血管最主要的受损部位。这说明血管内皮在NE调节肺动脉和肺静脉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造成肺动脉和肺静脉之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肺静脉单位面积内皮细胞数量低及肺静脉内皮产生NE和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的能力低有关[21]。我们知道NE对肺血管内皮主要起舒张作用。所以当肺动脉血管内皮损伤后,虽然大剂量NE会导致肺动脉血管张力增加使PAP升高(P<0.05),但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内毒素组的PVP和PAP随着SAP的升高其升高幅度是降低的。这说明内毒素组在应用NE时,PVP和PAP并未随SAP的升高而出现显著升高。在肺静脉由于血管内皮的作用很弱,内皮损伤对NE作用的影响很小,加之感染性休克时肺静脉对NE的反应性减弱,所以NE并不会使肺静脉血管张力明显增加(P>0.05)。
综上所述,感染性休克时给予NE不引起肺静脉血管张力增加,但在NE 0.5μg·kg-1·min-1时,由于SAP没有明显上升达到休克模型标准SAP以上,循环仍处于休克状态可能会导致左心房压力降低,而左心房压力低也可能影响NE治疗感染性休克时PVP的变化。因此,在应用低剂量NE时并不能完全断定不引起肺静脉血管张力增加。感染性休克时给予NE剂量达到2.0和5.0μg·kg-1·min-1将引起PAP增加,但PAP升高幅度低于SAP升高幅度。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内毒素组的PAP随着SAP的升高幅度是降低的。感染性休克时给予NE治疗是较为安全的升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