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心脏外科 (广东广州 51001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野百合碱诱导形成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心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 实验组腹腔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 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3周, 观察记录大鼠一般情况, 处死大鼠并测量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肥厚指数RV/(LV+S), 观察肺血管、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 测量心肌细胞平均直径(AD)及心肌细胞核密度(MND), 计算支气管和肺泡伴行的肺中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SMC)、中膜厚度(PAMT)、肺中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以及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实验组大鼠随着时间延长一般情况明显变差, mPAP和RV/(LV+S)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明显, 结构紊乱, 肺中小动脉管腔狭窄明显, 中膜增厚, 组织间隙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胶原纤维增生且排列杂乱; 电镜观察可见中小动脉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增多, 细胞核形态不规则, 细胞器及胞浆内空泡增多, 两组SMC、PAMT、WT%、WA%、AD、MN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野百合碱诱导大鼠形成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重构, 其成因可能与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丛状增生、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大量增生引起血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 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增生等变化有关。

引用本文: 杨永超, 杨东鹏, 杨博, 林曦, 董文鹏, 王晓武. 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心肺组织变化研究.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5, 14(4): 380-384. doi: 10.7507/1671-6205.2015094 复制

  • 上一篇

    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下一篇

    大型“C”臂实时引导下经电子支气管镜小导管脓腔冲洗治疗肺脓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