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上海  200025);
  •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上海 20002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应用辛伐他汀对野百合碱(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PAH)的改善作用,初步评价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 PAH 的预防效果。 方法 将 24 只 SD 大鼠随机分成 4 组,每组 6 只。对照组:d0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1 次;PAH 模型组:d0 腹腔注射 MCT(50 mg/kg)1 次;早期干预组:腹腔注射 MCT(50 mg/kg)d–7~d–1 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d0 腹腔注射MCT(50 mg/kg)1 次,d1~14 辛伐他汀灌胃;后期干预组:d0 腹腔注射 MCT(50 mg/kg),d15~35 辛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d36 通过右心导管测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处死大鼠后分离心肺,测定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和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WT%),进行肺小动脉周围炎症评分。 结果 与 PAH 组比较,早期干预组及后期干预组 RVSP、mPAP、RVHI、WT% 得到显著改善(P<0.01),肺小动脉周围炎症评分降低(P<0.05);与后期干预组比较,早期干预组 mPAP、RVSP 改善更明显(P<0.05),WT% 下降更显著(P<0.01),而 RVHI、肺小动脉周围炎症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辛伐他汀早期及后期干预均可改善 MCT 诱导 PAH 大鼠 RVSP、mPAP 及 WT% 的恶化,早期干预较后期干预效果更显著。

引用本文: 丁永杰, 张本炎, 李敏. 辛伐他汀早期与后期干预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研究.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7, 16(1): 64-70. doi: 10.7507/1671-6205.201606049 复制

  • 上一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小板 MKK3磷酸化水平变化初探
  • 下一篇

    重症肺炎患者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IL-6 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