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河北衡水 053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潴留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于无创通气(NIV)期间高浓度吸氧的安全性。 方法  纳入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56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经低吸氧浓度(FiO2<0.5)NIV治疗病情稳定后,将FiO2增加到1.0并持续40 min,观察试验前后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Glasgow评分、动脉血气分析和指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结果  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在NIV期间经高FiO2吸氧后,PaO2由(83±14)mm Hg显著增加至(165±41)mm Hg(P<0.001);SpO2由(92.4±3.1)%显著增加至(97.8±1.9)%(P<0.001);而PaCO2试验前后分别为(72±15)mm Hg和(72±14)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潮气量、呼吸频率、分钟通气量、Glasgow评分等参数亦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NIV治疗期间,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短期增加FiO2不会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引用本文: 王金荣, 高攀, 郭淑芬, 刘亚晶, 刘淑红, 高秀玲, 崔朝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通气期间高浓度吸氧对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6, 15(4): 329-332. doi: 10.7507/1671-6205.2016078 复制

  • 上一篇

    早期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及呼吸力学影响的前瞻性研究
  • 下一篇

    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