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 510010);
  • 2. 解放军第458医院呼吸内科(广东广州  51060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比较气管内滴入脂多糖与腹膜腔注射脂多糖两种不同方法复制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动态变化。 方法BALB/c 小鼠麻醉后分别经气管内滴入脂多糖(5 mg/kg)和经腹膜腔内注射脂多糖(5 mg/kg)。在脂多糖处理后第 1、2、6、12、18、24、48 h 处死小鼠,通过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肺湿/干重比值和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评价呼吸系统损伤程度,ELISA 法检测血清与 BALF 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以了解全身与肺局部炎症反应程度。 结果两组脂多糖处理小鼠的 BALF 中蛋白含量、肺湿/干重比值、血清/BALF 中 TNF-α 浓度均增高。腹膜腔注射脂多糖小鼠肺湿/干重比值较气管滴入脂多糖小鼠高,其余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小鼠在脂多糖处理后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肺组织病理半定量评分均明显增高,以气管内滴入组病理损伤较显著。 结论气管内滴入脂多糖与腹腔注射脂多糖均可引起肺局部炎症与组织损伤,两种模型病理损伤程度差异较大,自身好转趋势不同,应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模型复制方法。

引用本文: 袁伟锋, 李理, 徐虹, 胡玉洁, 黄文杰. 气管内滴入与腹膜腔注射脂多糖致肺组织炎症损伤的动态变化比较.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7, 16(3): 274-279. doi: 10.7507/1671-6205.201610045 复制

  • 上一篇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吸入治疗复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报告
  • 下一篇

    埃兹蛋白在转化生长因子-β 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