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丽平, 刘斌, 李学任, 彭守春. 抗氨基酰 tRNA 合成酶抗体阳性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8, 17(6): 570-576. doi: 10.7507/1671-6205.201804038 复制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临床上常见的炎性肌病,患者除皮肤及骨骼肌受累外,还可有全身多器官损害,其中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最常见。PM/DM 相关 ILD(PM/DM-ILD)的发生率为 20%~75%[1-3],若患者抗氨基酰 tRNA 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ARS)抗体(包括抗 Jo-1 抗体、抗 PL-7 抗体及抗 PL-12 抗体等)阳性,ILD 的发生率可高达 67%~100%,是 PM/DM 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4]。本研究对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明确诊断的 PM/DM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总结抗 ARS 抗体阳性的 PM/DM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收集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11 月我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诊治的 PM/DM 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 Bohan 和 Peter 关于 PM/DM 的诊断标准[5-6],或 Sontheimer[7]和 Sato 等[8]关于临床无肌病型皮肌炎(clinical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的诊断标准。39 例患者均行抗 ARS 抗体检测,将抗 ARS 抗体阴性的 PM/DM 患者作为对照组;而抗 ARS 抗体阳性患者中若抗 Jo-1 抗体阳性,则为抗 Jo-1 抗体阳性组;若抗 Jo-1 抗体以外,包括抗 PL-7、PL-12、EJ、OJ 等其他类型抗 ARS 抗体阳性,则为非抗 Jo-1 抗体阳性组。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和指标检测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记录并分析患者资料。(1)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就诊时症状和体征、确诊 ILD 的时间以及用药情况等;(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 反应蛋白、免疫全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常规和 T 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等;(3)影像学检查:患者住院期间胸部 CT 资料,主要记录肺部病灶主要病变形态(磨玻璃样影、网格影、斑片及条索状实变影、蜂窝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影像学分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重叠机化性肺炎(NSIP/OP)和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以及其他情况;(4)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
1.2.2 诊断标准
PM/DM 的诊断:符合 1975 年 Bohan 和 Peter 标准[5-6]。CADM 诊断标准为有典型的 DM 皮损表现,没有或仅有轻度肌肉受累证据(肌肉 MRI 或肌电图、肌肉活组织检查证实),血清肌酶水平正常。PM/DM-ILD 的诊断标准[9]:(1)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ILD,如感染、心功能衰竭、药物反应等;(2)症状/体征,包括干咳、活动后气促、双肺底爆裂音;(3)胸部 X 线片或肺部高分辨率 CT(high-resolution CT,HRCT)示双侧网格影、结节影、磨玻璃影、实变影、蜂窝影;(4)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者弥散功能障碍(低于预计值 80%);(5)肺活检证实。符合(1)及另 4 条中的 2 条或(5)即诊断为 PM/DM-ILD。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对于连续型变量资料,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 (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组之间两两比较以P<0.017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共诊治抗 Jo-1 抗体阳性者 14 例(35.9%),其中女 9 例,吸烟者 4 例,年龄(59.1±16.2)岁;非抗 Jo-1 抗体阳性者患者 10 例(25.6%),其中女 8 例,吸烟者 1 例,年龄(46.9±14.1)岁;对照组患者 15 例(38.5%),其中女 9 例,吸烟者 5 例,年龄(53.5±14.2)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及是否吸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2.2 实验室检查
本组患者中,共有 24 例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其中抗 Jo-1 抗体阳性者 14 例(14/39,35.9%),抗 PL-7 抗体阳性者 2 例(2/39,5.1%),抗 PL-12 抗体阳性者 6 例(6/39,15.4%),抗 EJ 抗体阳性者 2 例(2/39,5.1%),其他类型抗 ARS 抗体均阴性。除抗 ARS 抗体阳性外,本组 39 例 PM/DM 患者还存在其他类型肌炎特异性抗体阳性,其中抗 SRP 抗体阳性者 4 例(10.3%),抗 KU 抗体阳性者 4 例(10.3%)。其他免疫学检查也存在多项异常,表现在抗 MDA5 抗体、抗 Ro-52 抗体、抗核抗体(ANAs)和抗 SSA 抗体阳性者分别为 3 例(3/39,7.7%)、12 例(12/39,30.8%)、11 例(11/39,28.2%)和 4 例(4/39,10.3%)。其他常见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 反应蛋白增高、肝脏酶学异常等,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2.3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就诊时主诉均多为肺部症状(24 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较为常见,发生率在 Jo-1 抗体阳性组、非 Jo-1 抗体阳性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体征有皮肤损害、Gottron 征、雷诺现象,多数患者肺部可闻及爆裂音。三组之间技工手和肌无力的发生率总体来说有显著差异(P<0.05),与非 Jo-1 抗体阳性和抗 ARS 抗体阴性患者相比,在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尤其与抗 ARS 抗体阴性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虽然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发生技工手的概率明显高于非抗 Jo-1 抗体阳性者,但是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2.3.1 肺间质病变特点
15 例抗 ARS 抗体阴性的 PM/DM 患者中,出现 ILD 的患者有 11 例;24 例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全部合并 ILD。与抗 ARS 抗体阴性 PM/DM 相比,抗 ARS 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 ILD(P=0.017)。ILD 患者胸部 CT 表现病灶主要集中在双下肺,多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21 例),常伴条索状(14 例)、斑片状致密影(12 例),14 例呈网格状改变,2 例局部呈蜂窝状改变,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肺气肿 20 例,8 例患者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3 例患者合并胸膜积液(2 例为左侧,1 例为右侧),均行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术。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多表现为 NSIP/OP(8 例,其中 4 例经肺活检证实),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肺功能检查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障碍最为常见,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少见,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27 例(Jo-1 抗体阳性者 10 例,非 Jo-1 阳性者 8 例,对照组 9 例)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三组肺泡灌洗液均可见淋巴细胞升高(P>0.05)。结果见表 2。

2.3.2 肌肉骨骼表现
本组病例中,抗 Jo-1 抗体阳性的患者临床上多诊断为 PM,非抗 Jo-1 抗体阳性的患者临床诊断以 CADM 较为常见(P<0.017),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共有 19 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其中 12 例可见肌源性损害,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均未做肌肉活检检查。结果见表 3。

3 讨论
抗 ARS 抗体在 30%~40% 的炎性肌病患者[10]和大约 7% 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11]中可以检测到。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 10 余种不同的抗 ARS 抗体[12],除抗 Jo-1 抗体外,抗 PL-7 和抗 PL-12 抗体可在 10%~15% 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 中呈阳性,其他抗体仅在 5% 以下的患者中可见[13]。本研究中存在 4 种抗 ARS 抗体阳性,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最多。因抗 ARS 抗体相互排斥,同一患者一般不同时存在多于 2 种抗 ARS 抗体,但可与其他自身抗体同时存在。本研究中,抗 Ro-52 抗体阳性者 12 例,14 例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中有 8 例患者伴有 Ro-52 抗体阳性,提示 PM/DM 患者一旦出现 Ro-52 抗体阳性,应注意抗 Jo-1 抗体阳性的可能。抗 MDA5 抗体可在 7% 的 DM 患者中被发现,通常与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疾病有关[14]。本组病例中 3 例 MDA5 抗体阳性者均出现在抗 ARS 抗体阴性的 CADM 患者中,且均合并 ILD。可见抗 MDA5 抗体常出现于抗 ARS 抗体阴性的 PM/DM 患者中,通常呈无肌病病程,ILD 的发生率较高。
抗 ARS 抗体阳性患者一般具有发热、肌炎、ILD、雷诺现象、关节炎、技工手等共同表现,但有研究发现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的临床特征取决于表达的抗体类型[15]。本研究中共 14 例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无力、技工手出现较多,与抗 ARS 抗体阴性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7)。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在临床上多诊断为 PM,而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以 CADM 较为常见(P<0.017),肌肉受累症状少见。这可能与抗 Jo-1 抗体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参与结缔组织损伤有关[16]。我们选取的病例缺乏肌肉活检资料,因此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肉受累的病理特点需进一步研究。文献报道抗 Jo-1、PL-7、PL-12、KS、EJ 抗体阳性的 PM/DM 患者 ILD 的发生率分别为 84%、95%、84%、100%、100%[17]。我们的研究中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 ILD 的发生率为 100.0%,与之前报道相符。ILD 可发生在本病发展的任何时期,甚至可以是唯一的临床表现[4]。在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有 3 例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整个病程中缺乏典型肌炎表现,三者均以发热、咳嗽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为首发表现,后诊断为 CADM 继发 ILD。由此可见,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患者,尤其是我们的研究发现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肉受累症状较轻,极易导致误诊和治疗延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体征检査,及时行肌酶谱、肌电图、自身抗体及胸部 HRCT、肺功能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PM/DM 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表现为 NSIP 以及合并或不合并 OP,UIP 也较常见[18]。本研究发现患者胸部 CT 显示 NSIP/OP 类型最为常见,占所有病例的 42.9%(15/35),在抗 Jo-1 抗体阳性者中的比例高于抗 Jo-1 抗体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前有报道称,NSIP/OP 在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19-20]和肌炎患者[21]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这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不同[22]。由此,我们猜测当胸部 CT 表现为 NSIP/OP 时,应注意抗 ARS 抗体尤其是抗 Jo-1 抗体阳性的可能。Marie 等[23]和 Hervier 等[24]的研究指出,与抗 PL-7 和 PL-12 抗体阳性的患者相比,抗 Jo-1 抗体阳性的患者继发 ILD 的预后较好。但是他们没有描述胸部 CT 特点与抗 ARS 抗体类型之间的关系。本组病例中,我们发现患者胸部 HRCT 表现以双肺磨玻璃影为主,伴有网格状影、斑片状及条索状阴影,非抗 Jo-1 患者合并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的比例高于抗 Jo-1 组,其中最常见于抗 PL-12 抗体阳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例抗 EJ 抗体阳性患者胸部 CT 均可见双肺磨玻璃样致密影伴斑片状条索状,局部网格样改变。由于本组病例较少且活检数据有限,下一步还需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虽然目前 PM/DM-ILD 治疗方面的对照研究有限,但糖皮质激素依然是治疗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联合甲氨蝶吟、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的不同,本组病例均使用了糖皮质激素联合不同种类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硫唑嘌呤最常使用(14/35,40.0%),但由于目前选择的病例数较少,对其中一部分患者随访时间不够长,尚不能推测三组患者预后有无区别。
综上所述,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与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均易合并肺间质病变,两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似,多数患者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病变且肌炎症状不明显,临床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抗 Jo-1 抗体阳性的 PM/DM 患者临床上更容易出现肌炎、技工手,胸部 HRCT 表现为 NSIP/OP 可能对于诊断该病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除 Jo-1 抗体以外的其他抗 ARS 抗体阳性发病率低,且相关检测手段有限,因此极易导致漏诊及误诊,这可能导致其临床预后与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相比更差。当临床上出现无肌病的 DM 表现且抗 Jo-1 抗体阴性时,也要考虑非抗 Jo-1 抗体综合征的可能。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临床上常见的炎性肌病,患者除皮肤及骨骼肌受累外,还可有全身多器官损害,其中以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最常见。PM/DM 相关 ILD(PM/DM-ILD)的发生率为 20%~75%[1-3],若患者抗氨基酰 tRNA 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ARS)抗体(包括抗 Jo-1 抗体、抗 PL-7 抗体及抗 PL-12 抗体等)阳性,ILD 的发生率可高达 67%~100%,是 PM/DM 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4]。本研究对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明确诊断的 PM/DM 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总结抗 ARS 抗体阳性的 PM/DM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收集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11 月我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诊治的 PM/DM 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 Bohan 和 Peter 关于 PM/DM 的诊断标准[5-6],或 Sontheimer[7]和 Sato 等[8]关于临床无肌病型皮肌炎(clinical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的诊断标准。39 例患者均行抗 ARS 抗体检测,将抗 ARS 抗体阴性的 PM/DM 患者作为对照组;而抗 ARS 抗体阳性患者中若抗 Jo-1 抗体阳性,则为抗 Jo-1 抗体阳性组;若抗 Jo-1 抗体以外,包括抗 PL-7、PL-12、EJ、OJ 等其他类型抗 ARS 抗体阳性,则为非抗 Jo-1 抗体阳性组。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和指标检测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记录并分析患者资料。(1)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就诊时症状和体征、确诊 ILD 的时间以及用药情况等;(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沉、C 反应蛋白、免疫全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常规和 T 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等;(3)影像学检查:患者住院期间胸部 CT 资料,主要记录肺部病灶主要病变形态(磨玻璃样影、网格影、斑片及条索状实变影、蜂窝影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影像学分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重叠机化性肺炎(NSIP/OP)和寻常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以及其他情况;(4)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TLCO)。
1.2.2 诊断标准
PM/DM 的诊断:符合 1975 年 Bohan 和 Peter 标准[5-6]。CADM 诊断标准为有典型的 DM 皮损表现,没有或仅有轻度肌肉受累证据(肌肉 MRI 或肌电图、肌肉活组织检查证实),血清肌酶水平正常。PM/DM-ILD 的诊断标准[9]:(1)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ILD,如感染、心功能衰竭、药物反应等;(2)症状/体征,包括干咳、活动后气促、双肺底爆裂音;(3)胸部 X 线片或肺部高分辨率 CT(high-resolution CT,HRCT)示双侧网格影、结节影、磨玻璃影、实变影、蜂窝影;(4)肺功能检查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或者弥散功能障碍(低于预计值 80%);(5)肺活检证实。符合(1)及另 4 条中的 2 条或(5)即诊断为 PM/DM-ILD。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对于连续型变量资料,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型变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 (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三组之间两两比较以P<0.017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2014 年 9 月至 2017 年 11 月期间共诊治抗 Jo-1 抗体阳性者 14 例(35.9%),其中女 9 例,吸烟者 4 例,年龄(59.1±16.2)岁;非抗 Jo-1 抗体阳性者患者 10 例(25.6%),其中女 8 例,吸烟者 1 例,年龄(46.9±14.1)岁;对照组患者 15 例(38.5%),其中女 9 例,吸烟者 5 例,年龄(53.5±14.2)岁。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分布及是否吸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2.2 实验室检查
本组患者中,共有 24 例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其中抗 Jo-1 抗体阳性者 14 例(14/39,35.9%),抗 PL-7 抗体阳性者 2 例(2/39,5.1%),抗 PL-12 抗体阳性者 6 例(6/39,15.4%),抗 EJ 抗体阳性者 2 例(2/39,5.1%),其他类型抗 ARS 抗体均阴性。除抗 ARS 抗体阳性外,本组 39 例 PM/DM 患者还存在其他类型肌炎特异性抗体阳性,其中抗 SRP 抗体阳性者 4 例(10.3%),抗 KU 抗体阳性者 4 例(10.3%)。其他免疫学检查也存在多项异常,表现在抗 MDA5 抗体、抗 Ro-52 抗体、抗核抗体(ANAs)和抗 SSA 抗体阳性者分别为 3 例(3/39,7.7%)、12 例(12/39,30.8%)、11 例(11/39,28.2%)和 4 例(4/39,10.3%)。其他常见实验室检查异常包括外周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 反应蛋白增高、肝脏酶学异常等,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2.3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就诊时主诉均多为肺部症状(24 例),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较为常见,发生率在 Jo-1 抗体阳性组、非 Jo-1 抗体阳性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体征有皮肤损害、Gottron 征、雷诺现象,多数患者肺部可闻及爆裂音。三组之间技工手和肌无力的发生率总体来说有显著差异(P<0.05),与非 Jo-1 抗体阳性和抗 ARS 抗体阴性患者相比,在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尤其与抗 ARS 抗体阴性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虽然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发生技工手的概率明显高于非抗 Jo-1 抗体阳性者,但是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 1。
2.3.1 肺间质病变特点
15 例抗 ARS 抗体阴性的 PM/DM 患者中,出现 ILD 的患者有 11 例;24 例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全部合并 ILD。与抗 ARS 抗体阴性 PM/DM 相比,抗 ARS 抗体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 ILD(P=0.017)。ILD 患者胸部 CT 表现病灶主要集中在双下肺,多为双肺磨玻璃样改变(21 例),常伴条索状(14 例)、斑片状致密影(12 例),14 例呈网格状改变,2 例局部呈蜂窝状改变,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伴肺气肿 20 例,8 例患者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3 例患者合并胸膜积液(2 例为左侧,1 例为右侧),均行胸腔积液置管引流术。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多表现为 NSIP/OP(8 例,其中 4 例经肺活检证实),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肺功能检查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障碍最为常见,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少见,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27 例(Jo-1 抗体阳性者 10 例,非 Jo-1 阳性者 8 例,对照组 9 例)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三组肺泡灌洗液均可见淋巴细胞升高(P>0.05)。结果见表 2。

2.3.2 肌肉骨骼表现
本组病例中,抗 Jo-1 抗体阳性的患者临床上多诊断为 PM,非抗 Jo-1 抗体阳性的患者临床诊断以 CADM 较为常见(P<0.017),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共有 19 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其中 12 例可见肌源性损害,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酸激酶水平偏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均未做肌肉活检检查。结果见表 3。

3 讨论
抗 ARS 抗体在 30%~40% 的炎性肌病患者[10]和大约 7% 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11]中可以检测到。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了 10 余种不同的抗 ARS 抗体[12],除抗 Jo-1 抗体外,抗 PL-7 和抗 PL-12 抗体可在 10%~15% 的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ASS) 中呈阳性,其他抗体仅在 5% 以下的患者中可见[13]。本研究中存在 4 种抗 ARS 抗体阳性,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最多。因抗 ARS 抗体相互排斥,同一患者一般不同时存在多于 2 种抗 ARS 抗体,但可与其他自身抗体同时存在。本研究中,抗 Ro-52 抗体阳性者 12 例,14 例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中有 8 例患者伴有 Ro-52 抗体阳性,提示 PM/DM 患者一旦出现 Ro-52 抗体阳性,应注意抗 Jo-1 抗体阳性的可能。抗 MDA5 抗体可在 7% 的 DM 患者中被发现,通常与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疾病有关[14]。本组病例中 3 例 MDA5 抗体阳性者均出现在抗 ARS 抗体阴性的 CADM 患者中,且均合并 ILD。可见抗 MDA5 抗体常出现于抗 ARS 抗体阴性的 PM/DM 患者中,通常呈无肌病病程,ILD 的发生率较高。
抗 ARS 抗体阳性患者一般具有发热、肌炎、ILD、雷诺现象、关节炎、技工手等共同表现,但有研究发现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的临床特征取决于表达的抗体类型[15]。本研究中共 14 例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无力、技工手出现较多,与抗 ARS 抗体阴性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7)。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在临床上多诊断为 PM,而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以 CADM 较为常见(P<0.017),肌肉受累症状少见。这可能与抗 Jo-1 抗体介导的免疫炎症反应参与结缔组织损伤有关[16]。我们选取的病例缺乏肌肉活检资料,因此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肉受累的病理特点需进一步研究。文献报道抗 Jo-1、PL-7、PL-12、KS、EJ 抗体阳性的 PM/DM 患者 ILD 的发生率分别为 84%、95%、84%、100%、100%[17]。我们的研究中抗 ARS 抗体阳性 PM/DM 患者 ILD 的发生率为 100.0%,与之前报道相符。ILD 可发生在本病发展的任何时期,甚至可以是唯一的临床表现[4]。在本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以肺部症状为首发表现,有 3 例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整个病程中缺乏典型肌炎表现,三者均以发热、咳嗽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为首发表现,后诊断为 CADM 继发 ILD。由此可见,以呼吸道症状首发的患者,尤其是我们的研究发现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肌肉受累症状较轻,极易导致误诊和治疗延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体征检査,及时行肌酶谱、肌电图、自身抗体及胸部 HRCT、肺功能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PM/DM 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表现为 NSIP 以及合并或不合并 OP,UIP 也较常见[18]。本研究发现患者胸部 CT 显示 NSIP/OP 类型最为常见,占所有病例的 42.9%(15/35),在抗 Jo-1 抗体阳性者中的比例高于抗 Jo-1 抗体阴性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前有报道称,NSIP/OP 在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19-20]和肌炎患者[21]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这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病变不同[22]。由此,我们猜测当胸部 CT 表现为 NSIP/OP 时,应注意抗 ARS 抗体尤其是抗 Jo-1 抗体阳性的可能。Marie 等[23]和 Hervier 等[24]的研究指出,与抗 PL-7 和 PL-12 抗体阳性的患者相比,抗 Jo-1 抗体阳性的患者继发 ILD 的预后较好。但是他们没有描述胸部 CT 特点与抗 ARS 抗体类型之间的关系。本组病例中,我们发现患者胸部 HRCT 表现以双肺磨玻璃影为主,伴有网格状影、斑片状及条索状阴影,非抗 Jo-1 患者合并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的比例高于抗 Jo-1 组,其中最常见于抗 PL-12 抗体阳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例抗 EJ 抗体阳性患者胸部 CT 均可见双肺磨玻璃样致密影伴斑片状条索状,局部网格样改变。由于本组病例较少且活检数据有限,下一步还需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
虽然目前 PM/DM-ILD 治疗方面的对照研究有限,但糖皮质激素依然是治疗该病的一线治疗药物,可以联合甲氨蝶吟、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药物的反应性和耐受性的不同,本组病例均使用了糖皮质激素联合不同种类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硫唑嘌呤最常使用(14/35,40.0%),但由于目前选择的病例数较少,对其中一部分患者随访时间不够长,尚不能推测三组患者预后有无区别。
综上所述,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与非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均易合并肺间质病变,两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相似,多数患者以肺部症状为首发病变且肌炎症状不明显,临床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抗 Jo-1 抗体阳性的 PM/DM 患者临床上更容易出现肌炎、技工手,胸部 HRCT 表现为 NSIP/OP 可能对于诊断该病也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除 Jo-1 抗体以外的其他抗 ARS 抗体阳性发病率低,且相关检测手段有限,因此极易导致漏诊及误诊,这可能导致其临床预后与抗 Jo-1 抗体阳性患者相比更差。当临床上出现无肌病的 DM 表现且抗 Jo-1 抗体阴性时,也要考虑非抗 Jo-1 抗体综合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