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徐英, 蒋萍, 杨明金, 彭仕凤.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9, 18(4): 348-351. doi: 10.7507/1671-6205.201901044 复制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1-4]。随着病情进展,约 20% 以上的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因此,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及时评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近来多项研究指出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之一[5-7]。目前关于 RDW 能否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报道不多,故本研究探讨 RDW 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本研究选取从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0 月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经胸部高分辨 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8];(3)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诊断标准[9]:出现至少 1 种症状加重(痰量增加或脓性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增加、肺功能下降、疲劳乏力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发热、胸膜炎、咯血、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2)合并肺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继发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恶性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肺叶切除术后、长期激素治疗患者。共纳入 216 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男 106 例,女 110 例,年龄 60~94 岁。收集同期 50 例老年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男 21 例,女 29 例,年龄 60~84 岁。本研究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056),并且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病史采集
对纳入研究的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细致的病史采集,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最近 1 年住院史、最近 1 年急性加重次数,以及既往疾病史。
1.2.2 标本收集与检测
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第 1 个 24 h 内采静脉血。RDW 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采用日本 SYSMEX XN-10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类仪进行测定,正常范围分别为 11.5%~14.5%、50%~70%;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 Cobas e 601)检测,正常值为<0.05 ng/mL;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应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正常值为 1~10 mg/L。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合格的痰标本,行痰培养及药敏检查。
1.2.3 其他指标检测
肺功能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测量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研究采用统一标准的胸部 HRCT 检查,记录支气管扩张累及肺段数目;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 评分)对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进行评分,范围为 0~4 分。
1.2.4 计算支气管扩张严重度指数
支气管扩张严重度指数(bronchiectasis severity index,BSI)评分[10]由 9 个变量构成,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EV1%pred、最近 1 年住院史、最近 1 年急性加重次数、mMRC、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他细菌感染和肺 HRCT 提示累计数。评分越高,危险度分层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其中,低危组 0~4 分,中危组 5~8 分,高危组 9~26 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域值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构建方程求得,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 BSI 评分、RDW、PCT、NEU%、CRP 的水平
按 BSI 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危险度分层越高,BSI 评分越高,RDW、PCT、NEU% 和 CRP 值也越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 1。


2.2 PCT、NEU%、CRP 与 RDW 和 BSI 评分的相关性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RDW 与 PCT、NEU%、CRP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425、0.311、0.177,均 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BSI 评分与 RDW、PCT、NEU%、CRP 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425、0.394、0.650、0.578,均 P<0.05)。
2.3 RDW 阈值
以 BSI 评分作为因变量、RDW 作为自变量,通过一般线性回归构建方程:BSI 评分=1.938×RDW–18.186。将 BSI 评分 4 和 9 分别带入方程,求得 RDW 为 11.45 和 14.03,即 RDW 的阈值分别为 11.45% 和 14.03%。
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BSI 评分的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RDW、PCT、NEU%、CRP 均是 BSI 评分的影响因素,解释了 BSI 评分变异率的 52.3%(调整 R2=0.523)。结果见表 2。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 1 000 万~2 000 万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1]。支气管扩张症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易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带来社会负担及经济压力。因此,及时准确评估支气管扩张症病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目前 BSI 和 FACED 评分系统被认为均能准确反映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并且 BSI 评分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适合病房应用,但评分系统相对复杂[12]。
PCT、NEU% 和 CRP 是临床常用的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上述指标升高,升高的程度可预测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13-16]。本研究通过分析 PCT、NEU%、CRP 与 BSI 评分的相关性,证实 PCT、NEU%、CRP 均随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病情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PCT、NEU%、CRP 与 BSI 评分均呈正相关,表明 PCT、NEU%、CRP 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预测支气管扩张病情严重程度。
RDW 为反映红细胞异质性的指标。当发生细菌感染时,炎性因子致氧化应激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氧自由基等抑制红细胞成熟和增殖,从而导致红细胞异质性增加。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 RDW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性别间有差异;但是也发现 60 岁以上、不论男女性别,RDW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8]。因此,本研究均选择 60 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近来多项研究提出 RDW 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之一[5-7]。本研究发现,随着 BSI 值的升高,RDW 也升高。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RDW 与 BSI 评分、PCT、NEU% 和 CRP 的相关性,发现 RDW 与上述指标均呈正相关,即表明 RDW 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预测感染的严重程度。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RDW 与 BSI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 RDW 与 BSI 评分对评估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预测支气管扩张病情严重程度。以 BSI 评分为因变量、RDW 为自变量,一般线性回归构建方程,求得 RDW 的阈值分别为 11.45% 和 14.03%,即对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 RDW<11.45% 为病情严重程度低危;RDW 为 11.45%~14.03%,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危;RDW>14.03%,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为高危。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 RDW、PCT、NEU% 和 CRP 均是 BSI 评分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表明 RDW 可以作为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度评估的指标。
综上所述,RDW 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有关,可以预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病情严重程度。RDW 作为血常规中的一项指标,具有价廉、易获得、可行性强的特点,能作为临床医师评估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一项简单有效的参考指标。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的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1-4]。随着病情进展,约 20% 以上的患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因此,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及时评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尤为重要。近来多项研究指出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之一[5-7]。目前关于 RDW 能否作为评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报道不多,故本研究探讨 RDW 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本研究选取从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10 月由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经胸部高分辨 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确诊为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60 岁;(2)符合支气管扩张诊断标准[8];(3)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诊断标准[9]:出现至少 1 种症状加重(痰量增加或脓性痰、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增加、肺功能下降、疲劳乏力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发热、胸膜炎、咯血、需要抗菌药物治疗)。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2)合并肺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继发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恶性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肺叶切除术后、长期激素治疗患者。共纳入 216 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男 106 例,女 110 例,年龄 60~94 岁。收集同期 50 例老年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男 21 例,女 29 例,年龄 60~84 岁。本研究经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9056),并且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病史采集
对纳入研究的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细致的病史采集,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最近 1 年住院史、最近 1 年急性加重次数,以及既往疾病史。
1.2.2 标本收集与检测
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第 1 个 24 h 内采静脉血。RDW 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采用日本 SYSMEX XN-10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类仪进行测定,正常范围分别为 11.5%~14.5%、50%~70%;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罗氏 Cobas e 601)检测,正常值为<0.05 ng/mL;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应用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正常值为 1~10 mg/L。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在应用抗生素之前留取合格的痰标本,行痰培养及药敏检查。
1.2.3 其他指标检测
肺功能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测量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研究采用统一标准的胸部 HRCT 检查,记录支气管扩张累及肺段数目;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 Scale,mMRC 评分)对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进行评分,范围为 0~4 分。
1.2.4 计算支气管扩张严重度指数
支气管扩张严重度指数(bronchiectasis severity index,BSI)评分[10]由 9 个变量构成,包括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EV1%pred、最近 1 年住院史、最近 1 年急性加重次数、mMRC、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其他细菌感染和肺 HRCT 提示累计数。评分越高,危险度分层越高,提示病情越严重。其中,低危组 0~4 分,中危组 5~8 分,高危组 9~26 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域值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构建方程求得,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 BSI 评分、RDW、PCT、NEU%、CRP 的水平
按 BSI 评分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危险度分层越高,BSI 评分越高,RDW、PCT、NEU% 和 CRP 值也越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见表 1。


2.2 PCT、NEU%、CRP 与 RDW 和 BSI 评分的相关性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RDW 与 PCT、NEU%、CRP 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425、0.311、0.177,均 P<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BSI 评分与 RDW、PCT、NEU%、CRP 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 0.425、0.394、0.650、0.578,均 P<0.05)。
2.3 RDW 阈值
以 BSI 评分作为因变量、RDW 作为自变量,通过一般线性回归构建方程:BSI 评分=1.938×RDW–18.186。将 BSI 评分 4 和 9 分别带入方程,求得 RDW 为 11.45 和 14.03,即 RDW 的阈值分别为 11.45% 和 14.03%。
2.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BSI 评分的影响因素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RDW、PCT、NEU%、CRP 均是 BSI 评分的影响因素,解释了 BSI 评分变异率的 52.3%(调整 R2=0.523)。结果见表 2。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目前至少有 1 000 万~2 000 万支气管扩张症患者[11]。支气管扩张症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若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易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咯血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带来社会负担及经济压力。因此,及时准确评估支气管扩张症病情严重程度至关重要。目前 BSI 和 FACED 评分系统被认为均能准确反映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并且 BSI 评分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适合病房应用,但评分系统相对复杂[12]。
PCT、NEU% 和 CRP 是临床常用的细菌感染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机体发生炎症反应时上述指标升高,升高的程度可预测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13-16]。本研究通过分析 PCT、NEU%、CRP 与 BSI 评分的相关性,证实 PCT、NEU%、CRP 均随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病情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PCT、NEU%、CRP 与 BSI 评分均呈正相关,表明 PCT、NEU%、CRP 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预测支气管扩张病情严重程度。
RDW 为反映红细胞异质性的指标。当发生细菌感染时,炎性因子致氧化应激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氧自由基等抑制红细胞成熟和增殖,从而导致红细胞异质性增加。国内外一些研究发现 RDW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性别间有差异;但是也发现 60 岁以上、不论男女性别,RDW 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18]。因此,本研究均选择 60 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近来多项研究提出 RDW 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病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之一[5-7]。本研究发现,随着 BSI 值的升高,RDW 也升高。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 RDW 与 BSI 评分、PCT、NEU% 和 CRP 的相关性,发现 RDW 与上述指标均呈正相关,即表明 RDW 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用于预测感染的严重程度。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 RDW 与 BSI 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表明 RDW 与 BSI 评分对评估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预测支气管扩张病情严重程度。以 BSI 评分为因变量、RDW 为自变量,一般线性回归构建方程,求得 RDW 的阈值分别为 11.45% 和 14.03%,即对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 RDW<11.45% 为病情严重程度低危;RDW 为 11.45%~14.03%,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危;RDW>14.03%,提示病情严重程度为高危。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 RDW、PCT、NEU% 和 CRP 均是 BSI 评分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表明 RDW 可以作为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度评估的指标。
综上所述,RDW 与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严重程度有关,可以预测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病情严重程度。RDW 作为血常规中的一项指标,具有价廉、易获得、可行性强的特点,能作为临床医师评估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的一项简单有效的参考指标。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