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刘仁杰, 常双喜, 李宝珠, 张雪姣, 宋伟伟. 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1, 20(9): 656-660. doi: 10.7507/1671-6205.202004057 复制
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进展较快,甚至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1]。有效的氧疗成为治疗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尽早给予充分氧疗是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首要措施。鼻导管吸氧和文丘里面罩吸氧及无创正压通气是常用的氧疗手段,患者吸氧过程中无法充分加温和湿化,容易出现鼻咽部干燥、疼痛、甚至出血[2],降低患者耐受性;同时吸入氧流量受到限制,且吸氧浓度稳定性无法保证,无法满足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对氧气的需求。无创正压通气(NPPV)虽然简便、迅速,但效果欠佳。Thille 等[3]研究发现,使用 NPPV 失败的比率高达 50%,甚至同病死率有直接关系[4];较长时间应用患者不能耐受(鼻面部压迫甚至局部皮肤压疮、窒息感),造成通气失败。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被广泛应用于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的治疗。HFNC 通过更接近生理呼吸的鼻导管给氧以更好地适应上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对低氧性呼吸衰竭疗效较好[5],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理参数,甚至能降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发生率[6-8]。本研究通过文丘里面罩吸氧、HFNC、NPPV 对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 HFNC 在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需要吸氧的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文丘里面罩吸氧组(简称面罩组,46 例),HFNC 组(49 例),NPPV组(47 例)。纳入标准:① 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100 mm Hg≤PaO2/FiO2<300 mm Hg,1 mm Hg=0.133 kPa);② 轻度呼吸窘迫(呼吸频率>24 次/min);③ 轻度通气功能障碍(pH≥7.3)[9];④ 胸部 X 线或 CT 片提示肺部多发斑片状渗出、浸润性病变。三组患者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面罩组采用文丘里呼吸面罩氧气吸入,氧气湿化瓶进行湿化,给氧流量控制 3~5 L/min 使患者 SpO2 维持在 92% 以上。
HFNC 组采用 HFNC,初始设置温度 37 ℃,气体流量 30 L/min;滴定 FiO2 维持 SpO2 在 92% 以上,结合血气分析动态调整,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调节温度及气体流量。
NPPV 组采用 NPPV,初始参数 IPAP 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EPAP 3~5 cm H2O,FiO2 40%~60%,使患者 SpO2 维持在 92% 以上,同时用加热湿化器进行湿化,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感受性调节相应参数。
1.2.2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 2 h三组患者 SpO2、PaO2、PaO2/FiO2、PaCO2、pH、RR、HR、舒适度、耐受性程度、鼻腔干燥程度、咽喉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气管插管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行 F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观测指标
治疗前三组患者 SpO2、PaO2、PaO2/FiO2、PaCO2、pH、RR、HR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


2.2 治疗 2 h 后观测指标
治疗 2 h 后,SpO2、PaO2、PaO2/FiO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NPPV 组较面罩组改善患者 SpO2、PaO2、PaO2/FiO2 更好(P<0.05);HFNC 组与 NPPV 组改善患者 SpO2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较 NPPV 组改善患者 PaO2、PaO2/FiO2 更好(P<0.05)。PaCO2、pH、RR、HR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3。


2.3 治疗 2 h 后评价指标
治疗后 2 h ,HFNC 组与 NPPV 组间舒适度、耐受性、鼻腔干燥程度、咽喉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比 NPPV 组舒适度、耐受性好,鼻腔干燥程度、咽喉干燥程度轻,咳痰容易。HFNC 组与面罩组间鼻腔黏膜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比面罩组鼻腔黏膜干燥程度较轻、咳痰较容易。HFNC 组与面罩组间咽喉干燥程度、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14,P>0.05;F=4.179,P>0.05)。HFNC 组与面罩组、NPPV 组与面罩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NPPV 组与面罩组相比气管插管率较低。HFNC 组与 NPPV 组间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2,P>0.05),HFNC 组气管插管率与 NPPV 组相当。面罩组与 NPPV 组间耐受性、咽喉干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比 NPPV 组耐受性好、咽喉干燥程度较轻。面罩组与 NPPV 组间舒适度、鼻腔黏膜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184,P>0.05;F=0.086,P>0.05;F=6.243,P>0.05)。结果见表 4。


3 讨论
HFNC 通过鼻塞提供可自由调节并相对恒定的氧浓度(21%~100%)、温度(31~37 ℃)和充分湿化的高流量(8~70 L/min)供氧方式[10]。HFNC 可产生较低水平的持续气道正压,并具有一定的 PEEP 效应,提高呼气末肺容积,复张塌陷的肺泡,改善肺通气血流比值,在改善氧合方面更具优势[11-12],主要适应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不需要较高治疗压力的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3-17]。
HFNC 对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提高血氧饱和度和增加舒适度有明显优势[6]。Sztrymf 等[18]研究认为 HFNC 与传统面罩氧疗相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 RR,显著改善 SpO2。HFNC 在治疗过程中氧浓度稳定且不随患者呼吸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可满足患者自主呼吸的需要;氧疗过程中提供低水平气道正压,减少解剖学死腔,可开放肺泡、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吸气阻力和呼吸作功,从而降低了氧耗[6]。Roca 等[19]观察了传统面罩吸氧与 HFNC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HFNC 组患者 PaO2 更高,RR 更低,且 HFNC 组患者呼吸困难、口干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面罩组,患者感觉更舒适,耐受性更好。提示在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方面,HFNC 明显优于传统面罩吸氧。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 310 例,随机接受 HFNC、标准氧疗和 NPPV 治疗,HFNC 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13];说明 HFNC 治疗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本研究表明 HFNC 比文丘里面罩吸氧改善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症状显著(P<0.05);HFNC 改善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 SpO2与 NPPV 相当(P>0.05); HFNC 与 NPPV 相比可增加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循环血液中氧含量,增加组织氧供(P<0.05)。本研究同时发现 HFNC 比 NPPV 增加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在血液中物理溶解量更显著,可能与患者 HFNC 依从性及气道通畅性较好相关。患者舒适度、耐受性、咽喉干燥程度表现 HFNC 比 NPPV 更有优势(P<0.05);鼻腔黏膜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方面 HFNC 比文丘里面罩吸氧、NPPV 具有更好表现(P<0.05)。
与传统氧疗和 NPPV 相比,HFNC 加温湿化吸氧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 SpO2 和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19-20]。研究显示,HFNC 作为无需立即插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氧疗方式,可避免 60% 的患者行气管插管[21]。降低气管插管率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及疾病负担;IDSA/ATS 的新指南中引用了一项最近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直接病死率为 13%[21]。岳伟岗等[22]对 17 篇有关 HFNC 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面罩氧疗相比,HFNC 明显降低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率,但与 NPPV 相比无明显差异。简佳庆等[23]研究表明,HFNC 与传统氧疗可降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再插管率,HFNC 与 NPPV 相比可降低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住院天数。本研究表明,与文丘里面罩吸氧相比,HFNC 可以降低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发生率(P<0.05),HFNC 与 NPPV 在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Sotello 等[12]观察了 106 例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 HFNC 的效果,HFNC 治疗I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大部分患者氧合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少部分患者转为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Frat 等[13]的多中心研究将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及氧合指数<300 mm Hg 的患者随机分为 HFNC 组、经面罩标准氧疗组及 NPPV 组,结果发现对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应用 HFNC、标准氧疗或 NPPV 不显著影响气管插管率。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HFNC 在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是否降低气管插管率需要更大样本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治疗的舒适度影响着患者的依从性。常规氧疗方式在吸入干燥的氧气–空气混合气体时会诱发并加重口腔、鼻腔、咽喉部及呼吸道部位的干燥状态,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疼痛,同时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2]。仅通过传统湿化瓶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湿,患者的耐受性差,有 29% 的患者因重度不适放弃治疗[24]。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气道湿化不足是临床常见问题,故患者容易出现咳痰困难以及痰液黏稠等情况。传统的 NPPV 方式湿化能力有限,流量增大导致患者舒适程度降低,吸入干冷空气可能会损害纤毛运动功能,进而引起分泌物清除障碍及气道防御能力下降[25]。而 HFNC 可以提供 37 ℃、相对湿度 100%、绝对湿度 44 mg/L 的人体最适宜温湿度的气流,避免由于吸入干、冷气体造成的上呼吸道干燥等不适[26];HFNC 能够降低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鼻黏膜损伤和出血,维持气道的通畅[27];降低氧耗,避免呼吸疲劳[28-29]。就改善患者氧合、舒适性及减少呼吸做功而言,HFNC 明显优于传统氧疗[8]。国内外研究报道采用 HFNC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HFNC 采用更接近人生理的鼻导管吸氧,方便患者交流、进食且没有文丘里面罩压迫患者面部的不适感觉,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舒适度[30]。Chanques 等[24]研究对 ICU 患者采用 HFNC 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呼吸道不适症状。HFNC 可避免有创通气的并发症,高于传统氧疗的流量可对抗气道阻力,增加气道正压[11],保持气道通畅,提高肺泡顺应性。HFNC 对患者的配合程度要求较低,不会发生人机对抗、窒息等不适感,HFNC 可从生理感受、心理精神支持和环境等方面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与 NPPV 治疗相比,患者对 HFNC 依从性更好。本研究结果提示 HFNC 应用于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早期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比文丘里面罩吸氧临床疗效确切,与 NPPV 相比患者依从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 HFNC 治疗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氧合,降低气管插管率,较传统氧疗方法更加舒适、有效。HFNC 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方法,其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但如何充分且高效地应用这一治疗方法,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进展较快,甚至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而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1]。有效的氧疗成为治疗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的重要环节,尽早给予充分氧疗是纠正低氧血症,缓解呼吸困难、减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首要措施。鼻导管吸氧和文丘里面罩吸氧及无创正压通气是常用的氧疗手段,患者吸氧过程中无法充分加温和湿化,容易出现鼻咽部干燥、疼痛、甚至出血[2],降低患者耐受性;同时吸入氧流量受到限制,且吸氧浓度稳定性无法保证,无法满足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对氧气的需求。无创正压通气(NPPV)虽然简便、迅速,但效果欠佳。Thille 等[3]研究发现,使用 NPPV 失败的比率高达 50%,甚至同病死率有直接关系[4];较长时间应用患者不能耐受(鼻面部压迫甚至局部皮肤压疮、窒息感),造成通气失败。近年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被广泛应用于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的治疗。HFNC 通过更接近生理呼吸的鼻导管给氧以更好地适应上呼吸道的生理功能,对低氧性呼吸衰竭疗效较好[5],能有效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理参数,甚至能降低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发生率[6-8]。本研究通过文丘里面罩吸氧、HFNC、NPPV 对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 HFNC 在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需要吸氧的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文丘里面罩吸氧组(简称面罩组,46 例),HFNC 组(49 例),NPPV组(47 例)。纳入标准:① 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100 mm Hg≤PaO2/FiO2<300 mm Hg,1 mm Hg=0.133 kPa);② 轻度呼吸窘迫(呼吸频率>24 次/min);③ 轻度通气功能障碍(pH≥7.3)[9];④ 胸部 X 线或 CT 片提示肺部多发斑片状渗出、浸润性病变。三组患者组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1。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面罩组采用文丘里呼吸面罩氧气吸入,氧气湿化瓶进行湿化,给氧流量控制 3~5 L/min 使患者 SpO2 维持在 92% 以上。
HFNC 组采用 HFNC,初始设置温度 37 ℃,气体流量 30 L/min;滴定 FiO2 维持 SpO2 在 92% 以上,结合血气分析动态调整,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调节温度及气体流量。
NPPV 组采用 NPPV,初始参数 IPAP 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EPAP 3~5 cm H2O,FiO2 40%~60%,使患者 SpO2 维持在 92% 以上,同时用加热湿化器进行湿化,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感受性调节相应参数。
1.2.2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后 2 h三组患者 SpO2、PaO2、PaO2/FiO2、PaCO2、pH、RR、HR、舒适度、耐受性程度、鼻腔干燥程度、咽喉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气管插管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行 F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观测指标
治疗前三组患者 SpO2、PaO2、PaO2/FiO2、PaCO2、pH、RR、HR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


2.2 治疗 2 h 后观测指标
治疗 2 h 后,SpO2、PaO2、PaO2/FiO2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NPPV 组较面罩组改善患者 SpO2、PaO2、PaO2/FiO2 更好(P<0.05);HFNC 组与 NPPV 组改善患者 SpO2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较 NPPV 组改善患者 PaO2、PaO2/FiO2 更好(P<0.05)。PaCO2、pH、RR、HR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3。


2.3 治疗 2 h 后评价指标
治疗后 2 h ,HFNC 组与 NPPV 组间舒适度、耐受性、鼻腔干燥程度、咽喉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比 NPPV 组舒适度、耐受性好,鼻腔干燥程度、咽喉干燥程度轻,咳痰容易。HFNC 组与面罩组间鼻腔黏膜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比面罩组鼻腔黏膜干燥程度较轻、咳痰较容易。HFNC 组与面罩组间咽喉干燥程度、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14,P>0.05;F=4.179,P>0.05)。HFNC 组与面罩组、NPPV 组与面罩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NC 组、NPPV 组与面罩组相比气管插管率较低。HFNC 组与 NPPV 组间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2,P>0.05),HFNC 组气管插管率与 NPPV 组相当。面罩组与 NPPV 组间耐受性、咽喉干燥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罩组比 NPPV 组耐受性好、咽喉干燥程度较轻。面罩组与 NPPV 组间舒适度、鼻腔黏膜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184,P>0.05;F=0.086,P>0.05;F=6.243,P>0.05)。结果见表 4。


3 讨论
HFNC 通过鼻塞提供可自由调节并相对恒定的氧浓度(21%~100%)、温度(31~37 ℃)和充分湿化的高流量(8~70 L/min)供氧方式[10]。HFNC 可产生较低水平的持续气道正压,并具有一定的 PEEP 效应,提高呼气末肺容积,复张塌陷的肺泡,改善肺通气血流比值,在改善氧合方面更具优势[11-12],主要适应于多种病因引起的不需要较高治疗压力的Ⅰ型呼吸衰竭患者[13-17]。
HFNC 对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提高血氧饱和度和增加舒适度有明显优势[6]。Sztrymf 等[18]研究认为 HFNC 与传统面罩氧疗相比,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 RR,显著改善 SpO2。HFNC 在治疗过程中氧浓度稳定且不随患者呼吸状态的改变而变化,可满足患者自主呼吸的需要;氧疗过程中提供低水平气道正压,减少解剖学死腔,可开放肺泡、改善通气功能,减少吸气阻力和呼吸作功,从而降低了氧耗[6]。Roca 等[19]观察了传统面罩吸氧与 HFNC 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HFNC 组患者 PaO2 更高,RR 更低,且 HFNC 组患者呼吸困难、口干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面罩组,患者感觉更舒适,耐受性更好。提示在治疗Ⅰ型呼吸衰竭方面,HFNC 明显优于传统面罩吸氧。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 310 例,随机接受 HFNC、标准氧疗和 NPPV 治疗,HFNC 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13];说明 HFNC 治疗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本研究表明 HFNC 比文丘里面罩吸氧改善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症状显著(P<0.05);HFNC 改善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 SpO2与 NPPV 相当(P>0.05); HFNC 与 NPPV 相比可增加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循环血液中氧含量,增加组织氧供(P<0.05)。本研究同时发现 HFNC 比 NPPV 增加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氧在血液中物理溶解量更显著,可能与患者 HFNC 依从性及气道通畅性较好相关。患者舒适度、耐受性、咽喉干燥程度表现 HFNC 比 NPPV 更有优势(P<0.05);鼻腔黏膜干燥程度、咳痰难易程度方面 HFNC 比文丘里面罩吸氧、NPPV 具有更好表现(P<0.05)。
与传统氧疗和 NPPV 相比,HFNC 加温湿化吸氧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 SpO2 和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19-20]。研究显示,HFNC 作为无需立即插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氧疗方式,可避免 60% 的患者行气管插管[21]。降低气管插管率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及疾病负担;IDSA/ATS 的新指南中引用了一项最近的 Meta 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直接病死率为 13%[21]。岳伟岗等[22]对 17 篇有关 HFNC 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面罩氧疗相比,HFNC 明显降低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率,但与 NPPV 相比无明显差异。简佳庆等[23]研究表明,HFNC 与传统氧疗可降低拔除气管插管患者再插管率,HFNC 与 NPPV 相比可降低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住院天数。本研究表明,与文丘里面罩吸氧相比,HFNC 可以降低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发生率(P<0.05),HFNC 与 NPPV 在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Sotello 等[12]观察了 106 例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应用 HFNC 的效果,HFNC 治疗I型呼吸衰竭效果肯定,大部分患者氧合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有少部分患者转为无创通气或气管插管。Frat 等[13]的多中心研究将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及氧合指数<300 mm Hg 的患者随机分为 HFNC 组、经面罩标准氧疗组及 NPPV 组,结果发现对于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衰竭患者应用 HFNC、标准氧疗或 NPPV 不显著影响气管插管率。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HFNC 在重症肺炎Ⅰ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是否降低气管插管率需要更大样本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研究。
治疗的舒适度影响着患者的依从性。常规氧疗方式在吸入干燥的氧气–空气混合气体时会诱发并加重口腔、鼻腔、咽喉部及呼吸道部位的干燥状态,引起患者不适甚至疼痛,同时影响呼吸道分泌物排出[2]。仅通过传统湿化瓶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湿,患者的耐受性差,有 29% 的患者因重度不适放弃治疗[24]。采用文丘里面罩吸氧气道湿化不足是临床常见问题,故患者容易出现咳痰困难以及痰液黏稠等情况。传统的 NPPV 方式湿化能力有限,流量增大导致患者舒适程度降低,吸入干冷空气可能会损害纤毛运动功能,进而引起分泌物清除障碍及气道防御能力下降[25]。而 HFNC 可以提供 37 ℃、相对湿度 100%、绝对湿度 44 mg/L 的人体最适宜温湿度的气流,避免由于吸入干、冷气体造成的上呼吸道干燥等不适[26];HFNC 能够降低患者痰液的黏稠度,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鼻黏膜损伤和出血,维持气道的通畅[27];降低氧耗,避免呼吸疲劳[28-29]。就改善患者氧合、舒适性及减少呼吸做功而言,HFNC 明显优于传统氧疗[8]。国内外研究报道采用 HFNC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HFNC 采用更接近人生理的鼻导管吸氧,方便患者交流、进食且没有文丘里面罩压迫患者面部的不适感觉,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舒适度[30]。Chanques 等[24]研究对 ICU 患者采用 HFNC 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呼吸道不适症状。HFNC 可避免有创通气的并发症,高于传统氧疗的流量可对抗气道阻力,增加气道正压[11],保持气道通畅,提高肺泡顺应性。HFNC 对患者的配合程度要求较低,不会发生人机对抗、窒息等不适感,HFNC 可从生理感受、心理精神支持和环境等方面改善患者的治疗体验。与 NPPV 治疗相比,患者对 HFNC 依从性更好。本研究结果提示 HFNC 应用于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早期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比文丘里面罩吸氧临床疗效确切,与 NPPV 相比患者依从性更好。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 HFNC 治疗重症肺炎合并Ⅰ型呼吸衰竭,可以有效改善氧合,降低气管插管率,较传统氧疗方法更加舒适、有效。HFNC 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方法,其疗效和安全性值得肯定,但如何充分且高效地应用这一治疗方法,仍需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