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东广州 510120);
  • 2. 广州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120);
  • 3. 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12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通过粪菌移植(FMT)方法在小鼠上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并对其移植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入组健康对照、慢阻肺Ⅰ-Ⅱ级和慢阻肺Ⅲ-Ⅳ级患者各 30 例并收集其粪便制作粪菌混悬液,通过灌胃方法对小鼠进行 FMT。移植后第 29 天采集全血行单个核细胞分析,对小鼠移植前后的肠道菌群进行 16S rRNA 测序分析,对模型小鼠进行初步疾病模型评价。结果 抗生素预处理后小鼠肠道的 OTU、Chao 1 和 Shannon 指数均显著下降(P<0.001),接受健康对照和慢阻肺患者 FMT 后的受体小鼠其 OTU、Chao 1 和 Shannon 指数显著升高(P<0.01 或 P<0.05)。健康对照 FMT 组、慢阻肺Ⅰ-Ⅱ FMT 组和慢阻肺Ⅲ-Ⅳ FMT 组小鼠菌群丰度在厚壁菌门、变形杆菌门和放线门中均与磷酸盐缓冲液 FMT 组小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或 P<0.01)。慢阻肺Ⅰ-Ⅱ FMT 组和慢阻肺Ⅲ-Ⅳ FMT 组小鼠外周血 CD3+、CD3+CD4+和 CD3+CD8+ 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 或 P<0.01),而 CD3CD19+ 细胞百分比下降(P<0.05)。结论 通过 FMT 可在小鼠上成功建立慢阻肺肠道菌群研究模型。

引用本文: 李乃健, 戴周丽, 陈炽勇, 张佳欢, 何芳, 李靖, 周玉民, 李冰, 冉丕鑫. 通过粪菌移植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肠道菌群研究模型及其效果评价.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1, 20(7): 465-471. doi: 10.7507/1671-6205.202104004 复制

  • 上一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30 天内急性加重再入院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下一篇

    结合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的八例鹦鹉热患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