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陈豪, 王洋. 以夜间遗尿为首发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例.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3, 22(2): 133-134. doi: 10.7507/1671-6205.202204069 复制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因“夜间不自主遗尿1个月”于2021年12月29日就诊于垫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夜间不自主遗尿,遗尿过程不知,偶尔表现为白天遗尿,伴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费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无呼吸困难,门诊以“尿失禁原因待查: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收治入院。
查体:体温36.8 ℃,脉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3/98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对称,双侧语颤无增强,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2次/min,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全腹无压痛及腹肌紧张,肝及肾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乙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C反应蛋白、血脂、凝血功能、D-二聚体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示:膀胱三角区壁厚不光滑,前列腺测值增大,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残余尿量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小于5 mL;尿动力学压力流率同步测定示:膀胱功能正常、顺应性正常,感觉功能正常,储尿期逼尿肌收缩稳定;插膀胱测压管前自由尿流率测定结果示:尿流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腰椎磁共振成像示:腰椎轻微推行性变,腰4/5、腰5/骶1椎间盘变性轻微膨出。上述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夜间遗尿原因不明确,考虑与睡眠习惯有关,特请我科会诊协助诊治。我科会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患者于1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打鼾,鼾声响亮且不规律,间歇性呼吸停顿,夜间反复憋醒及张口呼吸,入睡后出现嘴唇及双手指发绀,夜间或晨起口干,日间嗜睡,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病程中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未到医院诊治,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睡眠时夜间不自主遗尿,偶尔表现为白天遗尿,无大便失禁。既往无基础疾病;无吸烟及嗜酒,无镇静、催眠及肌肉松弛类药物使用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专科查体:体型肥胖,身高162 cm,体重93 kg,体重指数35.4 kg/m2,颈粗短,颈围42 cm,下颌短小,下颌后缩,鼻甲肥大,软腭垂肥大下垂,扁桃体及舌体肥大,咽腔狭窄。
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入睡后觉醒次数32次,睡眠效率86.9%;N1期52.3%,N2期34.5%,N3期4.3%,REM期8.8%;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65.4次/h(其中阻塞性呼吸暂停300次,低通气125次,中枢性呼吸暂停56次,混合性呼吸暂停13次),最长呼吸暂停时间197 s,氧减指数19.5次/h;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61%,最低SaO2 36%;微觉醒指数56.3次/h,打鼾指数117.2次/h;最慢心率59次/min。监测结果提示:(1)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阻塞性为主;(2)重度夜间低氧血症。最终诊断:(1)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2)重度夜间睡眠低血氧症。经整夜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模式人工压力滴定,建议治疗压力为吸气相压力 28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相压力20 cm H2O。此压力下睡眠时长为196.5 min,其中包括71.2 min仰卧位R期睡眠,残余AHI 0.6次/h,包括低通气2次,最低SaO2 93%。予以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后夜间遗尿逐渐消失,出院后5个月时随访,自诉夜间遗尿症状未再发,夜间打鼾及日间嗜睡得到显著改善。
讨论 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睡眠时反复出现上呼吸道塌陷和阻塞,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1]。男性OSAHS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0~69岁的成年人发病率最高[2]。遗尿在OSAHS各种临床表现中已逐成为一种重要的症状,并预示着重度OSAHS[3]。遗尿是儿童OSAHS的一种常见症状,但以成人夜间遗尿为首发症状者很少见,多以个案报告为主[4-6]。
本例系中年男性,以单纯夜间遗尿为主要症状,伴习惯性打鼾、肥胖体型,经辅助检查及病史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PSG示AHI 65.4次/h(其中阻塞型占60.7%),非REM期AHI明显高于REM期,夜间SaO2降低(最低36%,平均61%),睡眠期间SaO2下降、微觉醒指数及氧减指数增高与呼吸暂停发作密切相关,故诊断为重度OSAHS。同时行整夜压力滴定检查,当治疗压力调定至吸气相压力 28 cm H2O、呼气相压力 20 cm H2O时,AHI降低到0.6次/h,夜间最低SaO2增高到93%,经随访遗尿症状完全消失,因此可认为夜间遗尿由OSAHS引起。
OSAHS出现夜间遗尿的相关机制可能有: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症时,胸内负压增加,心房利钠肽分泌增多,同时精氨酸升压素减少,水钠排泄增加[7];当呼吸道受阻时引起腹内压增高,对膀胱产生直接压力致尿液排出[8];OSAHS常伴N1期、N2期睡眠时间延长及N3期、REM期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指数增高,睡眠碎片化,觉醒阈值增高,大脑无法控制充盈的尿液而发生遗尿[9-10]。本例遗尿机制可能是因为重度OSAHS合并N3期、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降低,缺乏深度睡眠,高觉醒阈值,大脑对排尿反射控制减弱而致遗尿。此外,肥胖已成为OSAH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上呼吸道周围沉积大量脂肪导致呼吸道塌陷,从而引起呼吸暂停[11-12]。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患者未完善长程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清醒及睡眠中二氧化碳分压等检查排除夜间癫痫发作及脑血管疾病,经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未随访PSG。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OSAHS是一种多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但以成人夜间遗尿为首发症状者极少,其症状无特异性。对以夜间遗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肥胖患者,伴打鼾史,鉴别诊断应考虑OSAHS,需进行详细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因“夜间不自主遗尿1个月”于2021年12月29日就诊于垫江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夜间不自主遗尿,遗尿过程不知,偶尔表现为白天遗尿,伴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排尿费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头痛、头晕,无咳嗽、咳痰,无胸痛、胸闷,无呼吸困难,门诊以“尿失禁原因待查:神经源性膀胱?膀胱过度活动?”收治入院。
查体:体温36.8 ℃,脉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143/98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胸廓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对称,双侧语颤无增强,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和胸膜摩擦音。心率72次/min,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全腹无压痛及腹肌紧张,肝及肾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乙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C反应蛋白、血脂、凝血功能、D-二聚体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检查:胸部正侧位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示:膀胱三角区壁厚不光滑,前列腺测值增大,肝胆胰脾双肾未见明显异常;残余尿量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小于5 mL;尿动力学压力流率同步测定示:膀胱功能正常、顺应性正常,感觉功能正常,储尿期逼尿肌收缩稳定;插膀胱测压管前自由尿流率测定结果示:尿流率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腰椎磁共振成像示:腰椎轻微推行性变,腰4/5、腰5/骶1椎间盘变性轻微膨出。上述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夜间遗尿原因不明确,考虑与睡眠习惯有关,特请我科会诊协助诊治。我科会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患者于10+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打鼾,鼾声响亮且不规律,间歇性呼吸停顿,夜间反复憋醒及张口呼吸,入睡后出现嘴唇及双手指发绀,夜间或晨起口干,日间嗜睡,疲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病程中上述症状逐渐加重,未到医院诊治,患者于1个月前出现睡眠时夜间不自主遗尿,偶尔表现为白天遗尿,无大便失禁。既往无基础疾病;无吸烟及嗜酒,无镇静、催眠及肌肉松弛类药物使用史。无家族性遗传病史。专科查体:体型肥胖,身高162 cm,体重93 kg,体重指数35.4 kg/m2,颈粗短,颈围42 cm,下颌短小,下颌后缩,鼻甲肥大,软腭垂肥大下垂,扁桃体及舌体肥大,咽腔狭窄。
夜间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入睡后觉醒次数32次,睡眠效率86.9%;N1期52.3%,N2期34.5%,N3期4.3%,REM期8.8%;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65.4次/h(其中阻塞性呼吸暂停300次,低通气125次,中枢性呼吸暂停56次,混合性呼吸暂停13次),最长呼吸暂停时间197 s,氧减指数19.5次/h;平均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61%,最低SaO2 36%;微觉醒指数56.3次/h,打鼾指数117.2次/h;最慢心率59次/min。监测结果提示:(1)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阻塞性为主;(2)重度夜间低氧血症。最终诊断:(1)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2)重度夜间睡眠低血氧症。经整夜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模式人工压力滴定,建议治疗压力为吸气相压力 28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相压力20 cm H2O。此压力下睡眠时长为196.5 min,其中包括71.2 min仰卧位R期睡眠,残余AHI 0.6次/h,包括低通气2次,最低SaO2 93%。予以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后夜间遗尿逐渐消失,出院后5个月时随访,自诉夜间遗尿症状未再发,夜间打鼾及日间嗜睡得到显著改善。
讨论 OSAH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睡眠时反复出现上呼吸道塌陷和阻塞,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1]。男性OSAHS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30~69岁的成年人发病率最高[2]。遗尿在OSAHS各种临床表现中已逐成为一种重要的症状,并预示着重度OSAHS[3]。遗尿是儿童OSAHS的一种常见症状,但以成人夜间遗尿为首发症状者很少见,多以个案报告为主[4-6]。
本例系中年男性,以单纯夜间遗尿为主要症状,伴习惯性打鼾、肥胖体型,经辅助检查及病史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PSG示AHI 65.4次/h(其中阻塞型占60.7%),非REM期AHI明显高于REM期,夜间SaO2降低(最低36%,平均61%),睡眠期间SaO2下降、微觉醒指数及氧减指数增高与呼吸暂停发作密切相关,故诊断为重度OSAHS。同时行整夜压力滴定检查,当治疗压力调定至吸气相压力 28 cm H2O、呼气相压力 20 cm H2O时,AHI降低到0.6次/h,夜间最低SaO2增高到93%,经随访遗尿症状完全消失,因此可认为夜间遗尿由OSAHS引起。
OSAHS出现夜间遗尿的相关机制可能有:低通气或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症时,胸内负压增加,心房利钠肽分泌增多,同时精氨酸升压素减少,水钠排泄增加[7];当呼吸道受阻时引起腹内压增高,对膀胱产生直接压力致尿液排出[8];OSAHS常伴N1期、N2期睡眠时间延长及N3期、REM期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指数增高,睡眠碎片化,觉醒阈值增高,大脑无法控制充盈的尿液而发生遗尿[9-10]。本例遗尿机制可能是因为重度OSAHS合并N3期、REM期占总睡眠时间的比例降低,缺乏深度睡眠,高觉醒阈值,大脑对排尿反射控制减弱而致遗尿。此外,肥胖已成为OSAHS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上呼吸道周围沉积大量脂肪导致呼吸道塌陷,从而引起呼吸暂停[11-12]。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患者未完善长程脑电图、头颅磁共振成像、清醒及睡眠中二氧化碳分压等检查排除夜间癫痫发作及脑血管疾病,经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后未随访PSG。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OSAHS是一种多见的睡眠呼吸疾病,但以成人夜间遗尿为首发症状者极少,其症状无特异性。对以夜间遗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肥胖患者,伴打鼾史,鉴别诊断应考虑OSAHS,需进行详细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