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 210008);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总结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继发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预防与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50例ILD继发PC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50例ILD继发PCP的患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中位年龄64岁。48例(96%)患者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中位时间为3个月,31例(30/40,77.5%)患者在开始激素治疗半年内发生PCP;34例(68%)患者同时有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用史。所有ILD患者发生PCP前均未使用预防PCP的药物。ILD继发PCP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气喘、咳嗽加重或发热;38例(76.0%)患者实验室检验可见外周血总淋巴细胞计数<1 100个/µL,27例(54.0%)患者CD4+ T淋巴细胞<200个/µL,34例(68.0%)患者CD4+ T淋巴细胞<300个/µL,37例(74.0%)患者CD3+ T淋巴细胞计数<750个/µL,34例(68.0%)患者(1,3)-β-D葡聚糖试验>200 pg/mL,35例(70.0%)患者乳酸脱氢酶>350 U/L,41例(82.0%)患者有Ⅰ型呼吸衰竭;胸部高分辨率CT可见在原有ILD病变基础上新增磨玻璃影、实变影;36例患者通过二代测序技术检出肺孢子菌,标本主要来源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2例患者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染色镜检检出肺孢子菌;所有患者均选用复方新诺明抗肺孢子菌治疗。经治疗后29例好转出院,10例死亡,11例因治疗无效、病情恶化等原因自动出院。结论  ILD患者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容易继发致命性的PCP,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应结合患者症状、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G试验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及影像学改变来综合考虑,并在患者早期能耐受纤维支气管镜时行灌洗液二代测序以确定诊断,防止漏诊、误诊。PCP常发生于ILD患者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半年内,在随访过程中需定期监测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及CD3+ T淋巴细胞计数,及时预防PCP。

引用本文: 刘玲, 代静泓, 邱玉英. 间质性肺疾病继发肺孢子菌肺炎5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3, 22(11): 789-795. doi: 10.7507/1671-6205.202305048 复制

  • 上一篇

    肺栓塞快速反应团队(PERT)模式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策略和远期预后的影响—PERT实施一年研究结果
  • 下一篇

    新型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CPD1预防性治疗对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