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北京 10001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方法  以针刺、偏头痛和预防为检索词,检索 Cochrane 图书馆(2007 年第 4 期),MEDLINE(1966 ~ 2007),EMbase(1966 ~ 2007)等英文数据库和
CBM(1978~2007), CMCC(1994~2007), CNKI(1994~2007)等中文数据库。手工检索《中国针灸》(1981~2007)等中医杂志及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诊断及纳入 / 排除标准、针刺 / 对照组干预措施、疗效评价标准及随访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12 篇随机对照研究,其中9 篇高质量研究均为国外研究, 3 篇国内研究为低质量研究,国外研究多采用偏头痛每月发作频率、天数及 SF-36/SF-12 等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国内则采用头痛指数计分作为疗效评价标准。9 篇研究有随访记录, 8 篇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
结论  目前国内尚无高质量的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报告,迄今所发表研究采用的疗效评价方法不能恰当评价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从试验设计及实施角度,今后应多借鉴国外同类研究的长处;从临床角度,针灸医师应认清偏头痛缓解期预防性治疗及急性期镇痛治疗的目的和意义的不同,设计出更科学的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试验方案。

引用本文: 张琰,刘慧林,王麟鹏. 针刺预防性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质量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08(6): 461-465. doi: 10.7507/1672-2531.20080105 复制

  • 上一篇

    哮喘患者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活性变化
  • 下一篇

    单步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的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