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乌鲁木齐?830011);2.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MICU(乌鲁木齐?83001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成都?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术后经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08年第9期)、Cochrane协作网麻醉组专业协作组数据库、MEDLINE(1966~2008.9)、EMbase(1966~2008.9)、PubMed(1966~2008.9)、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2008.9)、CNKI;手工检索《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及国内外相关会议论文,收集术后经静脉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随机和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Meta分析采用RevMan 4.2.8软件。
结果  共纳入13个研究,包括5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2、4、8、12及24 h几个时点,其镇痛、镇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两组血浆芬太尼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静脉自控镇痛和经硬膜外自控镇痛均能得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经静脉自控镇痛避免了硬膜外穿刺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还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减少医疗费用等优点。因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病例数较少,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设计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引用本文: 雷钟,刘亚华,段惠洁,吴泰相. 经静脉与硬膜外两种自控镇痛方式效果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09(8): 880-886. doi: 10.7507/1672-2531.20090155 复制

  • 上一篇

    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下一篇

    帕瑞昔布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