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科(成都 610041);2. 湖北省丹江口第一医院放射科(丹江口 4427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AAIR 和DDDR 两种生理性起搏模式比较治疗病窦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9 年第2 期)、MEDLINE(1980 ~ 2009.6)、EMbase(1980 ~ 2009.6)、CBM(1990 ~ 2009.6),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纳入AAIR 对比DDDR 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及随机交叉试验,评价所有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 5.0 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AAIR 对比DDDR 起搏治疗病窦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6 个和随机交叉试验2 个,合计509 例患者,但研究质量均不高。Meta 分析结果显示:AAIR 起搏模式较之DDDR 起搏模式治疗不伴房室传导阻滞的病窦综合征可能更能缩小左房直径[MD=2.09,95%CI (0.22,3.97)]、左室舒张末内径[MD=3.00,95%CI(– 1.58,7.58)]和减低房颤的发生(P=0.026),改善患者生活质量(P lt;0.05),但在治疗中由于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重调或更换起搏器事件较多;对于患者的全因病死率(P=0.51)、心血管原因病死率(P=0.43)、心衰(P=0.17)、中风(P=0.32)、左室收缩末内径[MD=1.21,95%CI(– 0.85,3.28)]及左室射血分数[MD= – 2.91,95%CI(– 6.53,0.70)]的改善二者相似;未见明显副作用。
结论  AAIR 起搏模式较之DDDR起搏模式治疗病窦综合征可能更能缩小患者左房直径及左室舒张末径,减低房颤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重调或更换起搏器事件。由于纳入研究质量普遍偏低,样本量普遍偏少,尚不能确定其疗效及安全性,今后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证实。

引用本文: 汪汉,吴琳娜,崔凯,王贵华,田鹏,邓珏琳. AAI与DDD起搏模式治疗病窦综合征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 10(5): 558-563. doi: 10.7507/1672-2531.20100449 复制

  • 上一篇

    纤维蛋白原、胆红素和尿酸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 下一篇

    尼可地尔预防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无再流效果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