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以那他珠单抗为例探讨美国和英国对高风险新药的管理办法和实施效果,为我国创新药物及高风险上市药物的风险监测和管理提供借鉴。
方法 检索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英国药物与保健产品监督署(MHRA)官方网站。纳入那他珠单抗上市、撤市及其风险管理以及药物上市、撤市、审评及审批途径等信息。
结果 ① 那他珠单抗于2004 年11 月在尚未结束临床试验时经FDA 快速通道审批上市,2005 年因发生3 例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撤市;后于2006 年6 月在“风险最小化计划”下重新上市。② 该药2006 年4 月于严密监测下在欧洲上市,英国至今未见PML 报道。③为了加速疑难危重病创新治疗药物的研发,FDA 采取了3项特殊政策支持:快速通道、优先审查和加速审批。2002 ~ 2009 年经快速通道审批上市的化学药及生物制剂分别达45% 和74%。④ 英国MHRA 药物监管内容包括:黄卡方案、黑三角标识、药物缺陷报告中心和药物分析资料下载。其自报及监测系统较为完善,因而能在现有条件下完成对高风险药物的严密监测,实现风险最小化。
结论 ① FDA 对高风险药物的风险最小化计划行之有效,对不可替代的创新药物研发、上市起到了政策保障作用。② MHRA 将高风险上市药物的风险监测与管理整合到行之有效的上市后药物监测计划中并实行分级管理,也取得了风险最小化效果。③ 我国创新药物和高风险上市药物的再评价应借鉴国际化学药物尤其是生物制剂再评价和政策制定及管理运行经验,结合具体药物特点,循证制定各种评价指标和标准,不断建立和完善创新药物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为创新药物和高风险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政策和管理保障。
引用本文: 李幼平,李媛媛,王莉. 从那他珠单抗上市、撤市看美国和英国新药风险管理经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 10(7): 811-816. doi: 10.7507/1672-2531.20100498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