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在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50~2009)、EMbase(1974~2009)和Cochrane图书馆(2009.12),纳入有关核磁共振成像诊断VMC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QUADAS条目评价纳入文献质量,用Meta-Disc软件对其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诊断比值比(DOR)进行合并分析,并进行异质性检验,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
结果  最终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SEN合并为0.94,SPE合并为0.69,DOR合并为28.11,SROC曲线下面积(AUC)=0.871 9。
结论  现有研究证实,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有高度敏感性(94%)和中度特异性(69%),心肌炎组中试验阳性的比值是非心肌炎组中试验阳性比值的28.11倍,说明诊断判别效果好。

引用本文: 丁彬彬,张军平.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3): 273-277. doi: 10.7507/1672-2531.20110046 复制

  • 上一篇

    抗角蛋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
  • 下一篇

    中国人Resistin基因SNP-420C/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