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洁 1 , 李幼平 2 , 苏林 3 , 李冰 3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610041);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成都?610041);3. 四川省卫生厅(成都?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评估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第一年的工作绩效,以期总结灾后重建玉树模式,为国内外极端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0年4月14日玉树震后1年内国家及卫生部下发的各种文件、信息通报、工作报告等,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卫生部、青海省政府、新华网等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和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与玉树地震相关文献,采用回顾性分析等方法,描述总结震后重建任务和效果。
结果 ?① 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面临施工时间短、气候高寒缺氧、运输能力差、建筑资源缺乏、经济基础落后、后勤保障能力弱和重建成本高等特殊困难。② 灾后重建绩效显著:2010年共开工建设5大类项目298个,完成投资50.1亿元,完成城乡居民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市政公共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重要突破,快速实施了各项事关民生的项目,基本完成对口异地教育。
结论 ?作为7级以上地震震后同海拔高度规模最大的灾后重建工作,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借鉴汶川经验,并立足玉树特点和条件,克服了高原高寒缺氧的困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模式,向全世界展示了玉树重建速度和质量,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引用本文: 姜洁,李幼平,苏林,李冰. 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第一年的工作绩效评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4): 372-376. doi: 10.7507/1672-2531.20110064 复制

  • 上一篇

    玉树地震外来卫生应急人员急性高原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下一篇

    玉树地震卫生应急指挥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