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国妇联.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中国妇运, 2008, (6): 35-37.
|
2. |
张帆, 刘琴, 赵勇, 等. 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8): 849-857.
|
3. |
叶曼, 张静平, 贺达仁.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 27(6): 67-69.
|
4. |
李佳, 冯丽婷.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118-121.
|
5. |
骆鹏程, 李永鑫.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郑州: 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51.
|
6. |
任彩霞, 张丽锦.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银川: 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43.
|
7. |
李永鑫, 骆鹏程, 聂光辉. 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9(6): 127-130.
|
8. |
李志凯.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4): 440-442.
|
9. |
朱丹.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 2009, (2): 8-13.
|
10. |
雷芳, 贾艳杰, 徐黎玲, 等. 不同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教育测量与评价, 2009: 39-44.
|
11. |
魏晨.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 《社会工作》学术版2, 2006, (11): 27-30.
|
12. |
谢玉兰, 陈旭. 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重庆: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73.
|
13. |
叶曼, 张静平. 湖南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长沙: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86.
|
14. |
吴文春, 陈洵, 温桂生, 等. 潮汕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10): 1220-1222.
|
15. |
刘霞, 胡心怡, 申继亮. 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8-23.
|
16. |
刘霞, 武岳, 申继亮, 等. 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4): 325-327.
|
17. |
纪中霞, 陈水平.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基础教育, 2008, (10): 49-52.
|
18. |
冯宇, 马思放, 阳婧, 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以广西马山县为例. 世纪桥, 2009, (8): 103-104.
|
19. |
梁建华.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0(1): 4-7.
|
20. |
胡心怡, 刘霞, 申继亮, 等. 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5): 501-503.
|
21. |
赵景欣, 刘霞.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和反社会行为: 日常积极事件的保护作用.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6): 634-640.
|
22. |
赵景欣, 王焕红, 王世风. 压力性生活事件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反社会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0, (2): 1-6.
|
23. |
龙艳.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柳州师专学报, 2008, 23(4): 78-81.
|
24. |
杜明翠, 刘维璐, 刘晶晶,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湖北省襄樊市为例.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 25(3): 41-44.
|
25. |
刘志强, 张皓. 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 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1-76.
|
26. |
李松.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环境、心理健康及学业成绩的分析.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9): 182-185.
|
27. |
杨勤, 龚正涛.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8(5): 385-389.
|
28. |
兰燕灵, 李艳, 唐秀娟, 等. 农村留守儿童个性、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09, 25(8): 901-903.
|
29. |
卫利珍. 亲子沟通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今日南国, 2009, (145): 218-221.
|
30. |
吴泽华, 曹伟华, 喻洁.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 法制与社会, 2008, (9): 260-261.
|
31. |
邓绍宏. 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教苑, 2010(11): 24-25.
|
32. |
刘裔涛, 刘书铭. 四川省古蔺县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调查.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 (1): 127-128.
|
33. |
赵洁, 林艳艳, 曹光海.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的相关性.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46(10): 1012-1015.
|
34. |
殷晓旺, 李江华, 肖湘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教育学术月刊, 2010, (6): 23-29.
|
35. |
胡会丽, 陈旭. 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 重庆: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1-61.
|
36. |
刘正奎, 高文斌, 王婷, 等.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 15(2): 177-182.
|
37. |
曾瑾, 陈希宁. 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 成都: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93.
|
38. |
崔丽娟.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上海教育科研, 2009, (4): 36-39.
|
39. |
张顺, 王良锋, 孙业桓, 等. 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3): 441-443.
|
40. |
刘红. 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4): 15-18.
|
41. |
王良锋, 张顺, 孙业桓, 等.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7): 639-640.
|
42. |
孟爱玉. 不同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道德成长的影响.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3(2): 111-112.
|
43. |
杨娅娟, 陶芳标, 万宇辉. 安徽留守儿童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3): 321-324.
|
44. |
王文军, 张璟, 李晶, 等. 济宁市留守中学生行为发育及影响因素研究. 公共卫生, 2010, 33(5): 350-352.
|
45. |
王刚平, 颉瑞, 裴根祥, 等. 天水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1): 112-114.
|
46. |
胡昆, 丁海燕, 孟红.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8): 994-997.
|
47. |
成彦. 农村留守家庭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影响. 社会福利, 2007, (2): 35-37.
|
48. |
王鑫, 郭强. 贵州省某山区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 27(4): 210-213.
|
49. |
许树艳. 小学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班级环境的关系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008: 1-51.
|
50. |
申海燕, 景智友, 姜楠, 等. 留守儿童社交焦虑及社会适应调查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大众科技, 2010, (1): 148-151.
|
51. |
赵红, 罗建国, 李作为, 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 精神医学杂志, 2007, 20(1): 11-13.
|
52. |
张建育, 贺小华.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关系.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8): 932-933.
|
53. |
于鸿雁. 留守儿童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8(3): 6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