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药剂科(成都 610041);2.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雷美替胺治疗成人慢性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CENTRAL、PubMed、EMbase、ISI、CNKI、CBMdisc、VIP和WanFang Data,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11月,纳入有关雷美替胺治疗成人慢性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文献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5个RCT,共计1 7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 疗效:治疗1周后在持续睡眠潜伏期[MD=18.36,95%CI(11.55,25.18),P lt;0.000 01]、总睡眠时间[MD= –15.47,95%CI(–22.50,–8.43),P lt;0.000 1]、睡眠效率[MD= –3.39,95%CI(–5.32,–1.46),P=0.000 6]、睡眠质量[MD=0.14,95%CI(0.03,0.25),P=0.01],以及治疗1个月后在持续睡眠潜伏期[MD=13.02,95%CI(6.01,20.03),P=0.000 3]方面雷美替胺均优于安慰剂,而在治疗1个月后的入睡后觉醒时间[MD= –8.79,95%CI(–17.24,–0.35),P=0.04]上效果差于安慰剂,但在其他指标上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 安全性:两组仅在女性体内催乳素浓度[MD=5.50,95%CI(2.02,8.98),P=0.002]和男性体内游离睾酮浓度[MD=15.30,95%CI(0.62,29.98),P=0.04]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其他激素水平、反跳性失眠、停药综合征、次日残留效应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雷美替胺治疗成人慢性失眠1周后效果显著,1个月后疗效不明显。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嗜睡、男性游离睾酮浓度和女性催乳素浓度升高。

引用本文: 周俊翔,吴逢波,唐尧. 雷美替胺治疗成人慢性失眠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3): 314-319. doi: 10.7507/1672-2531.20120051 复制

  • 上一篇

    全球门诊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的系统评价
  • 下一篇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成人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