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莹珊. 国内外恶性肿瘤分布和预防的现状研究. 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9): 1290-1293.
|
2. |
蔡琳, BinhY, Donald MP, 等. 亚太若干地区恶性肿瘤流行趋势分析. 肿瘤, 2004, 24(5): 422-426.
|
3. |
张思维, 陈万青, 雷正龙, 等. 中国肿瘤登记处2004年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分析. 中国肿瘤, 2008, 17(11): 909-916.
|
4. |
张宁梅, 李德云, 高亚礼, 等. 全国第三次死因流调四川省恶性肿瘤死亡分析.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7, 23(5): 522-524.
|
5. |
陈竺.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74-108.
|
6. |
颖智. 美国十年间癌症死亡率持续下降控烟、癌症筛查及增加癌症研究投入是主要原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2): 63-64.
|
7. |
Barbara KR, Jennifer MG. Public Education and Cancer Control.Seminars in Oncology Nursing, 2005, 21(4): 286-295.
|
8. |
中国癌症基金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6年中国吸烟与健康报告. 北京: 中国癌症基金会, 2006: 1-5.
|
9. |
李瑞娜, 郝元涛. 肺癌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 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11): 1904-1905.
|
10. |
王远亮, 张伯韬. 食品污染与癌症. 中华医学与健康, 2005, 2(4): 112.
|
11. |
水田敏彦. 肝癌的化学预防. 日本医学介绍, 2006, 27(2): 58-59.
|
12. |
周敏玲, 谢大樟.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研究10年.赣南医学院学报, 1999, 19(4): 357-358.
|
13. |
张雯, 王金万. 胃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分型.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1(13): 16-17.
|
14. |
郑树, 蔡善荣. 中国人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研究. 中德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3, 2(2): 72-75.
|
15. |
郭洪亮, 赵红伟. 结直肠癌预防研究进展. 肿瘤学杂志, 2006, 12(3): 180-183.
|
16. |
梁景仁. 食管癌的发病原因及前期征兆. 医药与保健, 2008, (6): 41.
|
17. |
Anne C, Ann-Marie C, Stephen H. Reducing cancer mortality: Does health promotion works? A discussion paper. Health Education Journal, 2002, (61): 329-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