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1 , 成拾明 2 , 周霞 2 , 许玲 2
  • 1.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十堰 442000);2.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十堰 442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虹膜定位波前引导的LASIK(IR+WG LASIK)与标准LASIK比较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2期)、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纳入IR+WG LASIK与标准LASIK治疗近视散光的随机和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2月,文种限中、英文。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3 903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标准LASIK组比较,IR+WG LASIK组术后裸眼视力≥1.0的患者比例更高[RR=1.03,95%CI(1.01,1.05),P=0.002],术后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的患者比例更高[RR=1.75,95%CI(1.49,2.16),P lt;0.000 01];术后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增加值[WMD= –0.16,95%CI(–0.21,–0.11),P lt;0.000 01]、术后球差RMS增加值[WMD= –0.05,95%CI(–0.11,0.00),P=0.07]及术后慧差RMS增加值[WMD= –0.15,95%CI(–0.23,–0.07),P=0.000 2]均更小,残余散光更小[WMD=0.14,95%CI(0.10,0.18),P lt;0.000 01],眩光症状发生率更低[RR=0.27,95%CI(0.15,0.50),P lt;0.000 1],患者主观满意度更高[RR=1.08,95%CI(1.04,1.13),P=0.000 3]。
结论  IR+WG LASIK较标准LASIK可更有效降低散光、降低术后高阶像差RMS及慧差RMS的增加量,获取更好的视觉质量(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但其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证实。

引用本文: 李岩,成拾明,周霞,许玲. 虹膜定位波前引导的LASIK与标准LASIK比较治疗近视散光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3): 358-364. doi: 10.7507/1672-2531.20130061 复制

  • 上一篇

    化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 下一篇

    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根尖周病变疗效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