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许宏涛, 陶凤蓉, 梁玉珍, 等.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7(2): 92-95.
|
2. |
魏殿军, 宋诗铎, 马全玲, 等. 泵抑制剂对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作用的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4, 28(8): 465-468.
|
3. |
吕锦, 刘瑞康, 段晓晶, 等.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基因表达与耐药表型和耐药程度的关系. 临床检验杂志, 2012, 30(7): 549-552.
|
4. |
杨茁, 刘原, 张利侠, 等. 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GyrA的变异. 临床肺科杂志, 2011, 16(2): 170-172.
|
5. |
高超, 胡明, 白华, 等. 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的抗药性和耐药性机制研究.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9(6): 38-45.
|
6. |
吴玉红, 白丽霞, 杨虹. 临床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及其aac(6’)-Ib-cr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6): 1050-1052.
|
7. |
熊薇, 孙自镛, 申正义.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其耐氟喹诺酮机制的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3): 204-206.
|
8. |
邵萍, 郭雪君, 倪培华, 等.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QRDR基因突变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9, 8(6): 539-543.
|
9. |
陈茶, 黄彬, 陈利达, 等.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质粒介导的耐环丙沙星分子机制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6): 3444-3447.
|
10. |
李学如, 贾文祥, 杨春, 等. 铜绿假单胞菌环丙沙星耐药株Ⅱ类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的研究.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3, 28(3): 155-160.
|
11. |
刘莉, 朱雯, 贾文祥, 等. 临床分离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gyrA基因单点突变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2, 22(4): 439-442.
|
12. |
叶晓林, 王沼丹, 杨晓波. 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作用的研究. 中国药业, 2010, 19(2): 20-22.
|
13. |
赵廷坤, 凌保东, 周岐新, 等.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关系研究. 中国药房, 2006, 17(20): 1531-1533.
|
14. |
宋世平, 黄春基, 张中奎, 等.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gyrA基因突变与喹诺酮类耐药关系研究. 临床检验杂志, 2003, 21(1): 12-14.
|
15. |
吴利先, 王国富, 卓超, 等.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及其耐氟喹诺酮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4): 371-373.
|
16. |
谭艳, 方治平, 宋晓红. 耐氟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gyrA及parC基因突变研究.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20(8): 932-935.
|
17. |
邱红, 胡礼仪, 彭涛, 等. gyrA和parC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机制研究.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8): 831-833.
|
18. |
蒋月婷, 黄松音, 吴爱武, 等. 耐喹诺酮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热带医学杂志, 2010, 7(7): 780-784.
|
19. |
吴爱武, 蒋月婷, 卢启君. CIP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两种分子耐药机制关系的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 20(2): 131-134.
|
20. |
Lee JK, Lee YS, Park YK, et al. Alterations in the GyrA and GyrB subunits of topoisomerase and the ParC and ParE subunits of topoisomerase in ciprofloxacin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t J Antimicrob Agents, 2005, 25(4): 290-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