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艳, 郭雄, 王波. 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中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的表达.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2, 21(6): 436-438.
|
2. |
王世捷, 郭雄, 张增铁, 等. 大骨节病儿童及成人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特征的比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 27(6): 561-566.
|
3. |
孙正明, 凌鸣, 刘淼, 等. 大骨节病和骨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白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比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9(1): 5-8.
|
4. |
张娟. 甘肃省地方病办公室通报: 甘肃地方病现症患者约113万. 兰州晚报. http://www.tsrb.com.cn/gs/2010-10/29/content_63772.htm.
|
5. |
李顺江, 李巍, 胡霞, 等. 西藏土壤-植物-动物(人)系统中硒含量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生态学杂志, 2008, 27(12): 2167-2170.
|
6. |
赵少华, 宇万太, 张璐. 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营养调控及分异成因. 生态学杂志, 2005, 24(10): 1197-1203.
|
7. |
王五一, 李日邦, 谭见安. 我国21世纪环境、健康与发展研究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1(1): 11-15.
|
8. |
朱建明, 郑宝山, 毛大均. 渔塘坝微地域硒分布的景观地球化学研究. 地球化学, 2000, 29(1): 43-49.
|
9. |
李日邦, 谭见安, 王五一. 提高食物链硒通量防治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示范研究. 地理学报, 1999, 54(2): 154-158.
|
10. |
王五一, 李永华, 雒昆利. 大巴山区土壤中硒、氟的地球化学特征. 地理研究, 2003, 22(2): 174-178.
|
11. |
侯少范, 王五一, 李日邦. 大骨节病病情下降与环境因素的定位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1994, 14(2): 198-205.
|
12. |
白偲, 吕社民, 许援朝, 等. 大骨节病活跃严重病区和邻近非病区儿童尿硒与尿羟脯氨酸关系研究.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9, 6(2): 25-27.
|
13. |
丁德修, 郭雄, 于志道, 等. 大骨节病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 1994, 15(01): 95-96.
|
14. |
丁德修, 张矢远. 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1991, 12(1): 14-18.
|
15. |
关金阳, 赵玉华, 李芳生. 内蒙古大骨节病患儿红细胞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尿中cAMP的分析研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8, 3(6): 353-354.
|
16. |
郭雄, 张矢远, 莫东旭. 低硒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作用.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3, 8(2): 82-84.
|
17. |
侯少范, 朱振源. 我国大骨节病区人群硒营养状态的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82, 1(2): 84-89.
|
18. |
侯少范, 朱振源, 谭见安. 人体发育过程中硒的动态及其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地理学报, 1984, 39(1): 75-85.
|
19. |
姬昂, 郭煜, 冯子刚, 等. 对大骨节病病人指甲硒含量与发硒含量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1, 6(6): 327-328.
|
20. |
姜熙罗, 安汝国, 刘案英, 等. 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区小麦不饱和脂肪酸及硒含量的测定.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0, 5(5): 263-265.
|
21. |
姜祯善, 陈永祥, 王三祥, 等. 山西省硒的地理分布与大骨节病关系的探讨.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89, 8(1): 42-45.
|
22. |
康龙丽, 赵锋仓, 杨凤英, 等. 西藏大骨节病患者血清Se与几种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 23(6): 531-532.
|
23. |
李芳生, 关金阳, 邹黎明, 等. 缺硒病组织早期老化机制的研究与推迟老化(长寿)的可能.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7, 12(4): 198-203.
|
24. |
李继云, 任尚学, 陈代中, 等. 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89, 8(3): 129-133.
|
25. |
李顺江, 杨林生, 王五一, 等. 西藏大骨节病地区儿童发硒与病情分布的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25(1): 70-72.
|
26. |
李斯纯, 莫晓燕, 张矢远, 等. 大骨节病区儿童尿羟脯氨酸、氨基多糖排泄量与尿硒关系的分析. 地方病通报, 1992, 7(2): 73-76.
|
27. |
李小迎, 郭雄, 王立新, 等. 成人大骨节病血清透明质酸、肿瘤坏死因子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和硒含量检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7): 941-944.
|
28. |
刘芳胜, 马茂忠, 雷彩英, 等. 2002~2003年甘肃省天水市大骨节病调查报告. 地方病通报, 2007, 22(1): 47-49.
|
29. |
鲁格兰, 金敏, 雷淑月. 兰州市榆中县小儿骨关节病与微量元素及相关生物活性物质的临床研究.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4, 21(4): 8-12.
|
30. |
吕社民, 白偲, 王治伦, 等. 大骨节病病区儿童硒的肾脏血浆廓清率研究初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991, 12(2): 137-139.
|
31. |
吕社民, 白偲, 张矢远, 等. 大骨节病区学龄儿童尿硒和肌酐指数及其关系初探. 地方病通报, 1990, 5(3): 81-84.
|
32. |
吕社民, 白偲, 张矢远, 等. 不同年龄段大骨节病患儿和非患儿硒状态对比分析——兼论尿肌酐和尿羟脯氨酸的变化.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1, 6(5): 257-259.
|
33. |
莫晓燕, 李斯纯, 张矢远, 等. 大骨节病患儿尿氨基多糖组分和二糖谱研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4, 9(4): 197-199.
|
34. |
莫晓燕, 张矢远, 薛文岚. 大骨节病患儿与非患儿血中硒和巯基关系的对比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5, 14(3): 150-152.
|
35. |
莎日, 孙天志, 伊力奇, 等. 大骨节病区外环境21种元素水平与病区活跃指数的相关分析. 地方病通报, 1992, 7(7): 80-84.
|
36. |
史晓薇, 吕爱莉, 任峰玲, 等. 15个短串联重复序列位点与大骨节病传递不平衡分析及与低硒暴露的交互作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1(4): 567-571.
|
37. |
孙杰, 车卫锋, 韩炜, 等. 宝鸡地区大骨节病重病区病情下降与内外环境中硒水平的调查. 地方病通病, 1992, 7(4): 16-18.
|
38. |
王洪艳, 陈昭. 大骨节病与发中微量元素硒含量关系的配对研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8, 23(1): 59-60.
|
39. |
王治伦, 郭汝宁, 陈静宏, 等. 大骨节病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sIL-2R的检测意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3, 22(3): 214-216.
|
40. |
熊咏民, 毕华银, 西安医科大学地方性骨病研究所. 大骨节病、克山病共存区及特异病区血硒及有关生化指标的测定.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8, 5(10): 18-21.
|
41. |
熊咏民, 王治伦, 代晓霞, 等. 人微小病毒B19及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25(1): 45-47.
|
42. |
徐伯楠, 石磊, 庞志刚. 大骨节病区及非病区粮硒含量测定. 工企医刊, 1998, 11(3): 84.
|
43. |
徐吉敏, 吴梅兰, 程建华, 等. 碘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地方病学通报, 1999, 14(4): 36-40.
|
44. |
徐晓燕, 苏日, 莎日. 鄂伦春旗大骨节病区居民饮水硒测定分析. 内蒙古预防医学, 1998, 23(2): 70.
|
45. |
殷秀云, 徐昕, 张卫星, 等. 克山病及大骨节病患者与其对照人群的发硒水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 18(1): 26-27.
|
46. |
于红阳, 邢慧娴, 杨改霞, 等. 河南省大骨节病、克山病病区硒碘盐中硒浓度标准及范围探讨.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1, 12(5): 260-262.
|
47. |
张培毅, 宋鸿斌, 谭武红, 等. 硒对大骨节病病区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1, 22(5): 411-414.
|
48. |
张培毅, 徐光禄. 克山病和大骨节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硒水平的对比研究. 地方病通报, 1995, 10(1): 1-3.
|
49. |
张培毅, 杨虞勋, 徐光禄, 等. 大骨节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血硒水平的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3, 12(5): 270-271.
|
50. |
赵志军, 李强, 吴海坤, 等. 青海省大骨节病区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硒、碘营养调查分析. 青海医药杂志, 2005, 35(8): 62-63.
|
51. |
周余来, 姜熙罗, 安汝国, 等. 大骨节病病区主食粮中VE 及SE含量的研究.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4, 9(2): 79-80.
|
52. |
朱文郁, 李日邦, 杨林生, 等. 陕西安康大骨节病与生态环境硒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5, 14(3): 191-193.
|
53. |
次央, 央宗, 巴桑卓玛, 等. 西藏大骨节病区藏族居民血清指标检测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13, 29(1): 122-125.
|
54. |
何锦, 安永会, 贾小丰, 等. 阿坝州饮水中硒和氟元素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 地下水, 2012, (2): 9-10.
|
55. |
孟凡刚, 李强, 付莹, 等. 2009 年青海省兴海县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及影响因素调查.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12, 31(4): 426-429.
|
56. |
唐新, 周宗科, 沈彬, 等. 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硒和氟的检测分析. 华西医学, 2013, (2): 221-223.
|
57. |
范中学. 外环境低硒与大骨节病.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5, 22(6): 64.
|
58. |
李强, 赵志军.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情回顾分析.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29(6): 675-677.
|
59. |
吴箐, 仇荣亮. 生态环境中硒素循环及其调控.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35(S1): 245-250.
|
60. |
周祥赓. 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概述. 地方病通报, 1991, 6(2): 128-131.
|
61. |
王治伦, 张建军, 吕社民, 等. 高硒机井水预防大骨节病的效果观察.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89, 4(5): 278-279.
|
62. |
赵培粤, 张守恭, 于东平. 石灰岩层深井水防治大骨节病效果观察. 甘肃医药, 1985, 4(2): 6.
|
63. |
Hu Z, Li X, Qu X, et al. Intron 3 16 bp duplication polymorphism of TP53 contributes to cancer susceptibility: a meta-analysis. Carcinogenesis, 2010, 31(4): 643-647.
|
64. |
郭雄.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9(5): 481-488.
|
65. |
张双玫, 徐丽娟. 硒与人体健康和疾病. 工企医刊, 1998, 11(4): 88.
|
66. |
陈静宏, 王治伦. 低硒条件下T-2毒素中毒与大骨节病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10, 29(5): 589-590.
|
67. |
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永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文集.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