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麻醉科(广州 51001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3期)、Cochrane协作网麻醉组专业协作组数据库、MEDLINE、EMbase、Ovid、Springer、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同时手工检索图书馆馆藏期刊,收集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5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3个RCT,共6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 血流动力学:瑞芬太尼组在诱导后、插管后5 min MAP下降,与舒芬太尼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开颅时和拔管时MAP改变及诱导后、插管后5 min、开颅时和拔管时HR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术中唤醒:两组术中唤醒时间、唤醒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 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与瑞芬太尼组相比,舒芬太尼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更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寒颤、低血压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 术后疼痛:与瑞芬太尼组相比,舒芬太尼组术后1 h、术后2 h VAS更低,术后24 h内需追加其他镇痛药物人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⑥ 药物用量:两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瑞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时,其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苏醒质量高,减少了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而两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丙泊酚用量无明显差异。

引用本文: 阳婷婷,唐轶洋,张兴安.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12): 1492-1499. doi: 10.7507/1672-2531.20130254 复制

  • 上一篇

    继发性三尖瓣反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 下一篇

    提高临床研究方案设计水平是改善临床研究总体水平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