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已被多国广泛用于诊断小肠疾病,为将CE纳入我国医保目录、加大向基层医院示范推广力度,政府急需高质量证据帮助决策。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全球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为政府卫生政策制定者提供当前可得的最佳决策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8期)、PubMed、EMbase、INAHTA、VIP、CBM、CNKI和WanFang Data。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然后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 最终共纳入32个研究,其中卫生技术评估(HTA)、系统评价(SR)/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RCT)、指南和经济学研究分别为4、11、2、5和10个。其结果均显示,CE检出率高于其他多项相关传统技术,主要不良事件为胶囊滞留(0.7%~3.0%),与指南推荐一致。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技术相比,CE作为首选可明显降低潜在成本,且门诊患者潜在成本降低最显著。 结论 ① CE诊断小肠疾病优势明显且较安全,比同类技术更能降低潜在成本。但使用存在一定局限性,仍需高质量证据证实。②建议政府在批准医院引进CE时,需综合考虑当地疾病负担、临床需求、支付能力和人员配套等因素。同时须强调进一步规范化培训操作医师,减少因医务人员个人技术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

引用本文: 李向莲, 沈建通, 李幼平, 唐承薇, 李萃萃, 喻佳洁, 王应强, 杨宗霞, 师成虎, 孙鑫, 黄丽彬, 代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快速卫生技术评估课题组. 胶囊内镜诊断小肠疾病的卫生技术评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 14(5): 541-553. doi: 10.7507/1672-2531.20140093 复制

  • 上一篇

    达芬奇手术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快速评估
  • 下一篇

    基于CT灌注诊断结果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比较经济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