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陈亚林, 吴成果, 李珊珊, 李心术, 谢君, 黄文利, 赖杰. 2012年重庆市碘缺乏病纵向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4, 14(9): 1044-1047. doi: 10.7507/1672-2531.20140172 复制
重庆市是碘缺乏病的病区,自1996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1],201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为掌握重庆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和病情变化的趋势以及评估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重庆市设置纵向监测点,于2012年开展监测。现将2012年重庆市碘缺乏病纵向监测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重庆市4个不同方位地区分别选择1个区县,即主城区的九龙坡区、渝西地区的大足区、渝东南地区的黔江区、渝东北地区的云阳县。每县随机抽取1所小学,随机抽取2年级、3年级、4年级各1个班,分别随机选择8岁、9岁、10岁儿童各30名,每所小学共抽取儿童90名。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及儿童尿样。每个区县再在学校附近的乡镇中,随机抽取孕妇、哺乳期妇女各20名,采集其尿样。
1.2 研究方法与指标
1.2.1 甲状腺检查
采用B超仪,对所有儿童的甲状腺按照《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3](WS 276-2007)进行B超检查,测量甲状腺叶的长(l)、宽(w)和厚(t)度(mm)。每侧叶的容积计算公式为:V(mL)=0.479 × l × w × t/1 000。甲状腺容积为两侧叶的容积之和,不包括甲状腺峡部。儿童甲状腺肿大的判断标准[3]为:8岁儿童甲状腺容积>4.5 mL,9岁儿童甲状腺容积>5.0 mL,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6.0 mL。
1.2.2 盐碘和尿碘的测定
盐碘含量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4](GB/T 13025.7-2012)。尿液碘含量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5](WS/T 107-2006)。
1.2.3 智商测定
采用中国瑞文农村和城市修订版进行测验并分别运用各自常模计算智商。智商分度标准按国内目前的分度标准:超优秀(IQ值≥130)、优秀(IQ值120~129)、中上(IQ值110~119)、中等(IQ值90~109)、中下(IQ值80~89)、边缘(IQ值70~79)、智力落后(IQ值≤69)[6]。
1.3 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7]。不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中位数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法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用盐碘含量
共调查食用盐360份,碘含量中位数为26.65 mg/kg,其中碘盐359份,合格碘盐327份,非碘盐1份。不同区县间的碘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40,P<0.01)。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非碘盐率分别为99.72%、91.09%、90.83%、0.28%。4个区县的碘盐覆盖率均>95%,黔江、九龙坡2个监测点的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90%;不同区县间的碘盐合格率(χ2=2.56,P>0.05)和合格碘盐食用率(χ2=2.09,P>0.05)无明显差异(表 1)。

2.2 甲状腺肿大率
调查的360名儿童中,有19人患有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率为5.28%。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4.44%、4.40%、5.68%、6.59%。不同区县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尿碘水平
2.3.1 儿童尿碘
共调查360份儿童尿样,尿碘中位数为238.15 µg/L。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4.50 µg/L、203.30 µg/L、228.15 µg/L、265.80 µg/L。不同区县儿童的尿碘有明显差异(H=3.76,P>0.05)。其中尿碘<100 μg/L、100~199 μg/L、200~299 μg/L、300 μg/ L以上比例分别占11.94%、25.00 %、28.89%、34.17%(表 2)。

2.3.2 孕妇尿碘
共调查82名孕妇,尿碘中位数为218.15 μg/L。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4.65 µg/L、172.05 µg/ L、170.65 µg/L、252.80 µg/L。不同区县孕妇的尿碘有明显差异(H=11.96,P<0.01)。其中尿碘<150 μg/L、150~249 μg/L、250~499 μg/L、500 μg/L以上比例分别占32.93%、24.39%、29.27%、13.41%(表 2)。
2.3.3 哺乳期妇女尿碘
共调查80名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为252.90 μg/L。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哺乳期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60.55 µg/L、414.90 µg/L、495.80 µg/L、135.40 µg/L;不同区县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有明显差异(H=17.78,P<0.01)。其中尿碘<100 μg/L、100~199 μg/L、200~299 μg/L、300 μg/L以上比例分别占13.75%、26.25%、16.25%、43.75%(表 2)。
8~10岁儿童、孕妇、哺乳妇女之间比较,其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92,P>0.05);尿碘频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1,P<0.01)(表 2)。
2.4 儿童智商
共测定儿童359名,智商均值为112.57。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儿童的智商分别为109.23、113.80、115.89、111.43分;不同区县儿童的智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19,P<0.01)。其中智商≤69的有8名,占2.23%;70~79的有5名,占1.39%;120~129的有109名,占30.36%;≥130的有22名,占6.13%。在黔江、云阳、九龙坡和大足地区,智商120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8.89%、36.26%、46.59%、34.45%,不同区县智商120分以上的儿童占比无明显差异(χ2=6.28,P>0.05)。智商80分以下占比分别为3.33%、2.20%、4.55%、4.44%,不同区县间智商80分以下的儿童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 3)。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8],且重庆市所有区县均为碘缺乏病区。1994年调查显示,重庆市儿童尿碘中位数为57.1 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3.15% [9]。本次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重庆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28%,与2011年监测结果(5.5%)[10]基本持平,明显低于1997年(17.4%)、1999年(23.8%)、2002年(14.2%)、2005年(9.9%)、2009年(6.6%)调查水平[1, 11],提示重庆市碘缺乏病病情下降明显,但仍高于全国2005年的平均水平(4.0%)[12]。
缺碘在碘缺乏病发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方法。食盐加碘能有效提高人群碘营养水平[13]。本次监测结果显示,碘盐中位数为26.65 mg/kg,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72%、90.83%。2012年合格碘盐食用率高于1997年(83.00%)、1999年(87.50%)、2002年(83.44%)、2005年(90.21%)[1],提示碘盐措施在不断加强,但仍低于2009年[9](95.59%)、2011年[10](97.0%),从监测点结果来看,黔江、九龙坡2个监测点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应引起重视。
尿碘是反映人群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人群碘营养常以尿碘水平来评价[14]。1994年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尿碘中位数为57.1 μg/L [15]。重庆市自1996年起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的策略,重庆市人群碘营养状况也不断得到改善。其1997年(303.28 μg/L)、1999年(321.40 μg/L)、2002年(238.75 μg/L)、2005年(266.65 μg/L)、2009年(247.20 μg/L)、2011年(254.1 µg/L)的尿碘水平均在200 μg/L以上[1, 10-11]。2012年重庆市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8.15 µg/L、218.15 μg/L、252.90 μg/L。根据WHO、UNICEF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推荐[16]的标准,重庆市儿童和哺乳妇女碘营养水平属于超过适宜量,孕妇属于适宜量。有关研究[17-19]提示碘补充过量会对人群产生危害,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几率增加、在碘缺乏地区由补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上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哺乳妇女有超过1/3的人群碘营养水平属于碘过量状态,说明儿童碘过量的风险较高,建议适当降低碘含量,减少碘盐食用量。孕妇缺碘将会影响胎儿的脑发育,严重者还会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死亡[20]。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孕妇尿碘水平<150 μg/L的比例达32.93%,明显高于尿碘水平超过500 μg/L的比例(13.41%),提示孕妇碘缺乏的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孕妇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如食用海产品等)增加碘摄入量,满足胎儿发育所需。
影响智商的因素较多,包括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微量元素等,其中碘元素缺乏直接影响脑发育水平[20, 21]。2012年儿童智商为112.57分,中等以上(超过110分)的比例高达63.79%,显示重庆市儿童智商水平较高,这可能与重庆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人群碘营养水平较高有关,同时以九龙坡区(115.89分)最高,这可能与当地属重庆市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等有关。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策略防治碘缺乏病[22, 23],以消除碘营养不足和过量对人群的影响。
重庆市是碘缺乏病的病区,自1996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1],2010年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为掌握重庆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和病情变化的趋势以及评估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效果,重庆市设置纵向监测点,于2012年开展监测。现将2012年重庆市碘缺乏病纵向监测点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重庆市4个不同方位地区分别选择1个区县,即主城区的九龙坡区、渝西地区的大足区、渝东南地区的黔江区、渝东北地区的云阳县。每县随机抽取1所小学,随机抽取2年级、3年级、4年级各1个班,分别随机选择8岁、9岁、10岁儿童各30名,每所小学共抽取儿童90名。采集儿童家中食用盐及儿童尿样。每个区县再在学校附近的乡镇中,随机抽取孕妇、哺乳期妇女各20名,采集其尿样。
1.2 研究方法与指标
1.2.1 甲状腺检查
采用B超仪,对所有儿童的甲状腺按照《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3](WS 276-2007)进行B超检查,测量甲状腺叶的长(l)、宽(w)和厚(t)度(mm)。每侧叶的容积计算公式为:V(mL)=0.479 × l × w × t/1 000。甲状腺容积为两侧叶的容积之和,不包括甲状腺峡部。儿童甲状腺肿大的判断标准[3]为:8岁儿童甲状腺容积>4.5 mL,9岁儿童甲状腺容积>5.0 mL,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6.0 mL。
1.2.2 盐碘和尿碘的测定
盐碘含量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4](GB/T 13025.7-2012)。尿液碘含量采用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方法[5](WS/T 107-2006)。
1.2.3 智商测定
采用中国瑞文农村和城市修订版进行测验并分别运用各自常模计算智商。智商分度标准按国内目前的分度标准:超优秀(IQ值≥130)、优秀(IQ值120~129)、中上(IQ值110~119)、中等(IQ值90~109)、中下(IQ值80~89)、边缘(IQ值70~79)、智力落后(IQ值≤69)[6]。
1.3 统计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应用SAS 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7]。不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中位数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法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食用盐碘含量
共调查食用盐360份,碘含量中位数为26.65 mg/kg,其中碘盐359份,合格碘盐327份,非碘盐1份。不同区县间的碘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40,P<0.01)。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非碘盐率分别为99.72%、91.09%、90.83%、0.28%。4个区县的碘盐覆盖率均>95%,黔江、九龙坡2个监测点的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90%;不同区县间的碘盐合格率(χ2=2.56,P>0.05)和合格碘盐食用率(χ2=2.09,P>0.05)无明显差异(表 1)。

2.2 甲状腺肿大率
调查的360名儿童中,有19人患有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肿大率为5.28%。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4.44%、4.40%、5.68%、6.59%。不同区县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尿碘水平
2.3.1 儿童尿碘
共调查360份儿童尿样,尿碘中位数为238.15 µg/L。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4.50 µg/L、203.30 µg/L、228.15 µg/L、265.80 µg/L。不同区县儿童的尿碘有明显差异(H=3.76,P>0.05)。其中尿碘<100 μg/L、100~199 μg/L、200~299 μg/L、300 μg/ L以上比例分别占11.94%、25.00 %、28.89%、34.17%(表 2)。

2.3.2 孕妇尿碘
共调查82名孕妇,尿碘中位数为218.15 μg/L。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84.65 µg/L、172.05 µg/ L、170.65 µg/L、252.80 µg/L。不同区县孕妇的尿碘有明显差异(H=11.96,P<0.01)。其中尿碘<150 μg/L、150~249 μg/L、250~499 μg/L、500 μg/L以上比例分别占32.93%、24.39%、29.27%、13.41%(表 2)。
2.3.3 哺乳期妇女尿碘
共调查80名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为252.90 μg/L。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哺乳期妇女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60.55 µg/L、414.90 µg/L、495.80 µg/L、135.40 µg/L;不同区县哺乳期妇女的尿碘有明显差异(H=17.78,P<0.01)。其中尿碘<100 μg/L、100~199 μg/L、200~299 μg/L、300 μg/L以上比例分别占13.75%、26.25%、16.25%、43.75%(表 2)。
8~10岁儿童、孕妇、哺乳妇女之间比较,其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0.92,P>0.05);尿碘频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91,P<0.01)(表 2)。
2.4 儿童智商
共测定儿童359名,智商均值为112.57。其中黔江、云阳、九龙坡、大足地区儿童的智商分别为109.23、113.80、115.89、111.43分;不同区县儿童的智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19,P<0.01)。其中智商≤69的有8名,占2.23%;70~79的有5名,占1.39%;120~129的有109名,占30.36%;≥130的有22名,占6.13%。在黔江、云阳、九龙坡和大足地区,智商120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8.89%、36.26%、46.59%、34.45%,不同区县智商120分以上的儿童占比无明显差异(χ2=6.28,P>0.05)。智商80分以下占比分别为3.33%、2.20%、4.55%、4.44%,不同区县间智商80分以下的儿童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表 3)。

3 讨论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分布广泛、病情严重的国家之一[8],且重庆市所有区县均为碘缺乏病区。1994年调查显示,重庆市儿童尿碘中位数为57.1 μg/L,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43.15% [9]。本次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重庆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28%,与2011年监测结果(5.5%)[10]基本持平,明显低于1997年(17.4%)、1999年(23.8%)、2002年(14.2%)、2005年(9.9%)、2009年(6.6%)调查水平[1, 11],提示重庆市碘缺乏病病情下降明显,但仍高于全国2005年的平均水平(4.0%)[12]。
缺碘在碘缺乏病发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最有效的方法。食盐加碘能有效提高人群碘营养水平[13]。本次监测结果显示,碘盐中位数为26.65 mg/kg,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72%、90.83%。2012年合格碘盐食用率高于1997年(83.00%)、1999年(87.50%)、2002年(83.44%)、2005年(90.21%)[1],提示碘盐措施在不断加强,但仍低于2009年[9](95.59%)、2011年[10](97.0%),从监测点结果来看,黔江、九龙坡2个监测点的合格碘盐食用率低于90%,应引起重视。
尿碘是反映人群碘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人群碘营养常以尿碘水平来评价[14]。1994年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尿碘中位数为57.1 μg/L [15]。重庆市自1996年起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的策略,重庆市人群碘营养状况也不断得到改善。其1997年(303.28 μg/L)、1999年(321.40 μg/L)、2002年(238.75 μg/L)、2005年(266.65 μg/L)、2009年(247.20 μg/L)、2011年(254.1 µg/L)的尿碘水平均在200 μg/L以上[1, 10-11]。2012年重庆市儿童、孕妇、哺乳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38.15 µg/L、218.15 μg/L、252.90 μg/L。根据WHO、UNICEF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ICCIDD)推荐[16]的标准,重庆市儿童和哺乳妇女碘营养水平属于超过适宜量,孕妇属于适宜量。有关研究[17-19]提示碘补充过量会对人群产生危害,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几率增加、在碘缺乏地区由补碘导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上升。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哺乳妇女有超过1/3的人群碘营养水平属于碘过量状态,说明儿童碘过量的风险较高,建议适当降低碘含量,减少碘盐食用量。孕妇缺碘将会影响胎儿的脑发育,严重者还会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死亡[20]。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孕妇尿碘水平<150 μg/L的比例达32.93%,明显高于尿碘水平超过500 μg/L的比例(13.41%),提示孕妇碘缺乏的风险较高。因此应加强孕妇宣传,通过多种途径(如食用海产品等)增加碘摄入量,满足胎儿发育所需。
影响智商的因素较多,包括文化背景、年龄、性别、微量元素等,其中碘元素缺乏直接影响脑发育水平[20, 21]。2012年儿童智商为112.57分,中等以上(超过110分)的比例高达63.79%,显示重庆市儿童智商水平较高,这可能与重庆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人群碘营养水平较高有关,同时以九龙坡区(115.89分)最高,这可能与当地属重庆市经济发达地区,文化生活水平较高等有关。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策略防治碘缺乏病[22, 23],以消除碘营养不足和过量对人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