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刘鲁亮, 郭福林, 顾博宇. 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性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5, 15(6): 633-638. doi: 10.7507/1672-2531.20150106 复制
先天性唇腭裂可分为综合征性唇腭裂(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SCL/P)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又分为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及单纯性腭裂。NSCL/P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全世界发病率为1‰~2‰,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42‰[1],且不同种族中发病率也不尽相同。目前认为,NSCL/P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的疾病,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已有研究表明,NSCL/P与妊娠期吸烟[3]、饮酒[4]、病毒感染[5]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遗传因素[6-9]也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SCL/P的发病与许多基因有关,如TGF-α、TGF-β、TGF-2、MSX1、MTHFR、IRF-6、BCL-3、SUMO-1、TBX22等。
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 (14q22-q23)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NSCL/P的候选基因之一。而538T/C是BMP-4基因中研究最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有研究结果显示,BMP-4 T538C多态性与NSCL/P的发病存在关联,但现有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且单个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说服力。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的相关性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病例-对照研究。文种限中、英文。
1.1.2 研究对象
经临床明确诊断为NSCL/P。
1.1.3 暴露因素
BMP-4基因T538C多态性。
1.1.4 结局指标
NSCL/P的发病风险。
1.1.5 排除标准
① 原始数据无法提取;② 重复发表的文献;③ 仅有摘要而未找到全文的文献;④ 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平衡)。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以及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已发表的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14年11月。此外,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包括BMP-4、polymorphism、variant、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中文检索词包括BMP-4基因、多态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以PubMed为例,其具体检索策略见框1。
框 1 PubMed检索策略
#1 polymorphism #2 variant #3 #1 OR #2 #4 BMP4 OR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5 NSCL/P OR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6 #3 AND #4 AND #5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判断,缺乏的资料尽量与作者联系予以补充。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如符合纳入标准,则进一步阅读摘要、全文,符合纳入标准后纳入。
采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题目、作者和发表时间,研究对象所属国家及其种族,总样本量,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基因型分布频数,基因分型方法及对照组H-W平衡检验结果等。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由2名评价者独立按照NOS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评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组间可比性及暴露因素的测量3个部分,共8个条目,满分为9分。其中0~4分为低质量研究,5~9分为高质量研究。
1.5 统计分析
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首先对纳入研究的对照组基因型进行H-W平衡检验,若P<0.05,则对照组基因型不符合H-W平衡。然后分别计算5种遗传模型(C vs. T、CT vs. TT、CC vs. TT、CC vs. CT+TT、CC+CT vs. TT)下的基因型分布。采用OR值及其95%CI为合并分析效应量,以α=0.05为Meta分析的检验水准。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设为α=0.1),并结合I2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如按人种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进行处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发表偏倚检测采用STATA10.0软件。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索出相关文献126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6篇文献[10-15],包括926例NSCL/P患者和1 110例对照。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见,纳入研究的NOS得分均>5分,提示纳入研究质量均较高。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C vs. 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1.14,95%CI=(0.78,1.66),P=0.51]。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在亚洲人群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OR=1.54,95%CI(1.26,1.87),P<0.001],但在拉美人群可能降低NSCL/P的发病风险[OR=0.69,95%CI(0.50,0.96),P=0.03](图 2)。

2.3.2 CT vs. 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0.75,95%CI(0.50,1.11),P=0.15]。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亚洲人群NSCL/P发病风险无关[OR=0.99,95%CI(0.65,1.52),P=0.97],但可能降低拉美人群NSCL/P的发病风险[OR=0.52,95%CI(0.40,0.68),P<0.001](表 3)。

2.3.3 CC vs. 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1.53,95%CI(0.69,3.37),P=0.29]。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在亚洲人群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OR=2.91,95%CI(1.88,4.52),P<0.001],但与拉美人群NSCL/P的发病风险无关[OR=0.55,95%CI(0.24,1.26),P=0.16](表 3)。
2.3.4 CC vs. CT+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1.80,95%CI(0.96,3.38),P=0.07]。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在亚洲人群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OR=2.99,95%CI(1.99,4.49),P<0.001],但与拉美人群NSCL/P的发病风险无关[OR=0.83,95%CI(0.45,1.54),P=0.55](表 3)。
2.3.5 CC+CT vs. 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0.90,95%CI(0.57,1.43),P=0.65]。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亚洲人群NSCL/P发病风险无关[OR=1.32,95%CI(1.00,1.74),P>0.05],但在拉美人群可能降低NSCL/P的发病风险[OR=0.52,95%CI(0.35,0.78),P=0.001](表 3)。
2.4 发表偏倚
采用Begg's漏斗图和Egger's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发表偏倚分析。以CC+CT vs. TT为例,漏斗图结果显示图形对称性较好(图 3),Egger线性回归分析结果(Egger’s test=0.458)进一步证实无明显发表偏倚。

3 讨论
BMP-4是骨形态生产蛋白家族成员,也是分泌信号分子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成员[16],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颅面部(尤其是上、下颌骨和软骨)及四肢的发育中,BMP-4都有显著表达。Foppiano等[17]在鸡胚中进行了BMP-4功能分析,研究发现,BMP-4基因对于胚胎的发育至关重要,缺乏BMP-4的鸡胚影响了面部的正常发育。Juriloff等[18]的研究发现,BMP-4缺乏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转基因小鼠出现了单纯性唇裂。此外,Line等[19]首次发现BMP-4和人类唇腭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许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MP-4对于上唇及腭部的发育尤其重要,被认为是NSCL/P发病的重要候选基因。
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是目前NSCL/P病因学研究的热点。T538C单核苷酸可影响BMP-4基因的转录、相关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BMP-4基因的表达。目前,多项研究结果表明,BMP-4基因T538C位点是导致NSCL/P发生的危险因素,然而有学者发现NSCL/P与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并无显著相关性。因而,我们对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Meta分析。
本次Meta分析对等位基因模型、杂合子模型、纯合子模型、隐形模型以及显性模型共5种基因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我们按种族的不同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亚洲人群,在等位基因模型、纯合子模型及隐形模型下,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然而,对于拉美人群,在等位基因模型、杂合子模型及显性基因模型下,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可能降低NSCL/P的发病风险。由此可见,种族是研究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易感性相关性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纳入研究数和样本量均较少,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检验效能(尤其是亚组分析)而影响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其次,各纳入研究基因分型方法不尽相同,有一项研究采用的是Taqman法,其余均为PCR-RFLP法,这可能是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的来源之一。再次,纳入研究均为已发表文献,不排除阴性结果的研究研究未发表而未纳入本Meta分析,因此可能对Meta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另外,NSCL/P的发生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的分析仅考虑了单基因,无法排除其他基因及环境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证据表明,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可能增加亚洲人群NSCL/P发病风险,但可能降低拉美人群NSCL/P发病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先天性唇腭裂可分为综合征性唇腭裂(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SCL/P)和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又分为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及单纯性腭裂。NSCL/P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全世界发病率为1‰~2‰,在我国发病率约为1.42‰[1],且不同种族中发病率也不尽相同。目前认为,NSCL/P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的疾病,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2]。已有研究表明,NSCL/P与妊娠期吸烟[3]、饮酒[4]、病毒感染[5]等因素密切相关,同时,遗传因素[6-9]也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NSCL/P的发病与许多基因有关,如TGF-α、TGF-β、TGF-2、MSX1、MTHFR、IRF-6、BCL-3、SUMO-1、TBX22等。
骨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基因,位于14号染色体 (14q22-q23)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NSCL/P的候选基因之一。而538T/C是BMP-4基因中研究最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有研究结果显示,BMP-4 T538C多态性与NSCL/P的发病存在关联,但现有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且单个研究样本量较小,缺乏说服力。因此,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的相关性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病例-对照研究。文种限中、英文。
1.1.2 研究对象
经临床明确诊断为NSCL/P。
1.1.3 暴露因素
BMP-4基因T538C多态性。
1.1.4 结局指标
NSCL/P的发病风险。
1.1.5 排除标准
① 原始数据无法提取;② 重复发表的文献;③ 仅有摘要而未找到全文的文献;④ 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不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平衡)。
1.2 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BM、CNKI、VIP以及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已发表的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14年11月。此外,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补充获取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包括BMP-4、polymorphism、variant、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中文检索词包括BMP-4基因、多态性、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SCL/P)。以PubMed为例,其具体检索策略见框1。
框 1 PubMed检索策略
#1 polymorphism #2 variant #3 #1 OR #2 #4 BMP4 OR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 #5 NSCL/P OR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6 #3 AND #4 AND #5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咨询第三方协助判断,缺乏的资料尽量与作者联系予以补充。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如符合纳入标准,则进一步阅读摘要、全文,符合纳入标准后纳入。
采用自制的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主要包括:研究题目、作者和发表时间,研究对象所属国家及其种族,总样本量,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基因型分布频数,基因分型方法及对照组H-W平衡检验结果等。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由2名评价者独立按照NOS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评价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组间可比性及暴露因素的测量3个部分,共8个条目,满分为9分。其中0~4分为低质量研究,5~9分为高质量研究。
1.5 统计分析
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首先对纳入研究的对照组基因型进行H-W平衡检验,若P<0.05,则对照组基因型不符合H-W平衡。然后分别计算5种遗传模型(C vs. T、CT vs. TT、CC vs. TT、CC vs. CT+TT、CC+CT vs. TT)下的基因型分布。采用OR值及其95%CI为合并分析效应量,以α=0.05为Meta分析的检验水准。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设为α=0.1),并结合I2定量判断异质性的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如按人种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进行处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发表偏倚检测采用STATA10.0软件。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检索出相关文献126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6篇文献[10-15],包括926例NSCL/P患者和1 110例对照。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偏倚风险评价结果见表 2。由表 2可见,纳入研究的NOS得分均>5分,提示纳入研究质量均较高。


2.3 Meta分析结果
2.3.1 C vs. 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1.14,95%CI=(0.78,1.66),P=0.51]。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在亚洲人群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OR=1.54,95%CI(1.26,1.87),P<0.001],但在拉美人群可能降低NSCL/P的发病风险[OR=0.69,95%CI(0.50,0.96),P=0.03](图 2)。

2.3.2 CT vs. 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0.75,95%CI(0.50,1.11),P=0.15]。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亚洲人群NSCL/P发病风险无关[OR=0.99,95%CI(0.65,1.52),P=0.97],但可能降低拉美人群NSCL/P的发病风险[OR=0.52,95%CI(0.40,0.68),P<0.001](表 3)。

2.3.3 CC vs. 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1.53,95%CI(0.69,3.37),P=0.29]。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在亚洲人群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OR=2.91,95%CI(1.88,4.52),P<0.001],但与拉美人群NSCL/P的发病风险无关[OR=0.55,95%CI(0.24,1.26),P=0.16](表 3)。
2.3.4 CC vs. CT+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1.80,95%CI(0.96,3.38),P=0.07]。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在亚洲人群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OR=2.99,95%CI(1.99,4.49),P<0.001],但与拉美人群NSCL/P的发病风险无关[OR=0.83,95%CI(0.45,1.54),P=0.55](表 3)。
2.3.5 CC+CT vs. TT
共纳入6个研究(926例NSCL/P患者,1 110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无相关性[OR=0.90,95%CI(0.57,1.43),P=0.65]。根据种族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亚洲人群NSCL/P发病风险无关[OR=1.32,95%CI(1.00,1.74),P>0.05],但在拉美人群可能降低NSCL/P的发病风险[OR=0.52,95%CI(0.35,0.78),P=0.001](表 3)。
2.4 发表偏倚
采用Begg's漏斗图和Egger's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发表偏倚分析。以CC+CT vs. TT为例,漏斗图结果显示图形对称性较好(图 3),Egger线性回归分析结果(Egger’s test=0.458)进一步证实无明显发表偏倚。

3 讨论
BMP-4是骨形态生产蛋白家族成员,也是分泌信号分子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成员[16],在胚胎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颅面部(尤其是上、下颌骨和软骨)及四肢的发育中,BMP-4都有显著表达。Foppiano等[17]在鸡胚中进行了BMP-4功能分析,研究发现,BMP-4基因对于胚胎的发育至关重要,缺乏BMP-4的鸡胚影响了面部的正常发育。Juriloff等[18]的研究发现,BMP-4缺乏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中,转基因小鼠出现了单纯性唇裂。此外,Line等[19]首次发现BMP-4和人类唇腭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许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BMP-4对于上唇及腭部的发育尤其重要,被认为是NSCL/P发病的重要候选基因。
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是目前NSCL/P病因学研究的热点。T538C单核苷酸可影响BMP-4基因的转录、相关蛋白的合成,从而影响BMP-4基因的表达。目前,多项研究结果表明,BMP-4基因T538C位点是导致NSCL/P发生的危险因素,然而有学者发现NSCL/P与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并无显著相关性。因而,我们对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发病风险的相关性进行了Meta分析。
本次Meta分析对等位基因模型、杂合子模型、纯合子模型、隐形模型以及显性模型共5种基因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我们按种族的不同进行了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亚洲人群,在等位基因模型、纯合子模型及隐形模型下,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可能增加NSCL/P的发病风险;然而,对于拉美人群,在等位基因模型、杂合子模型及显性基因模型下,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可能降低NSCL/P的发病风险。由此可见,种族是研究BMP-4基因T538C多态性与NSCL/P易感性相关性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纳入研究数和样本量均较少,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检验效能(尤其是亚组分析)而影响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其次,各纳入研究基因分型方法不尽相同,有一项研究采用的是Taqman法,其余均为PCR-RFLP法,这可能是Meta分析结果异质性的来源之一。再次,纳入研究均为已发表文献,不排除阴性结果的研究研究未发表而未纳入本Meta分析,因此可能对Meta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另外,NSCL/P的发生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的分析仅考虑了单基因,无法排除其他基因及环境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综上所述,现有证据表明,BMP-4基因T538C多态性可能增加亚洲人群NSCL/P发病风险,但可能降低拉美人群NSCL/P发病风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